首先,先表達對死者的哀悼與惋惜,但如果妳看過三毛別羆事件,恐怕妳就不會將這兩者混為壹談了,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三毛別羆事件,其可怕程度,在我看來最起碼幾十倍於此次的棕熊咬死牧民事件。
差異壹,熊的大小
此次襲擊牧民的棕熊,大概身高也就在兩米到兩米五之間,論身形並不能算作十分巨大。而在三毛別羆事件當中,當時吃掉村中7個婦女和孩子,咬傷3人的棕熊卻高達三米以上。思考壹下,兩米五與三米開外的區別吧,對於熊來說,身高帶來的差距更多體現在身形上,如果將兩米的棕熊比作是瘦弱的成年人,那麽三米開外的棕熊就是相撲選手的體格。這種身形上帶來的視覺沖擊感,會讓人陷入極大的恐懼。
換句話說,如果電影、電視劇裏的反派,都是拇指般大小,哪怕他們最終成功了,人類也不會經歷多大的恐慌,但如果反派擁有恐怖的體型,那麽就很容易讓人們產生恐懼。
差異二,破壞性的區別
進入帳篷,叼走牧民後咬死雖然想想也讓人不寒而栗,但相比較於三毛別羆事件當中所發生的畫面,的確是小巫見大巫了。如果妳小時候看過奧特曼的話,那麽妳完全可以將三毛別羆事件中的棕熊看作是縮小版的怪獸,它不僅是叼走人那麽簡單,盡管20世紀初期的日本還有建設瓦磚房的實力,但村子裏也是有各種如鐵鍬。木棒之類的具有攻擊力的器具,再加上房子本身也有壹定的防禦功能,即便這樣,都有7人在此次事件中喪生,3人重傷,其破壞力被體現的淋漓盡致,而人類,天生就會對具有極大破壞力的事物感到恐懼。
差異三,?咬死?與?吃?的區別
如果妳仔細看了相關新聞,女子被叼走咬死後,在找到屍體時,盡管身上有大面積的咬傷,但這裏的形容詞是?啃咬?。而在三毛別羆事件當中,當時的用詞是?吃?,想象壹下畫面吧,?啃咬?和?吃?有多大區別呢?簡單來說,?啃咬?或許會讓身體因被咬而缺少很多部分,但?吃?或許只會因為某些部位不好消化而被吐出來。這兩者之間的差異,所帶來的視覺沖擊力毫無疑問是致命的。
當然,盡管沒有三毛別羆事件令人感到恐怖,但我們要明確壹個客觀事實,那就是三毛別羆事件發生在壹百多年前,而此次棕熊事件發生在2020年的5月14日,在這壹百多年的發展過程中,人類已經被武裝的十分強大。所以,兩者所代表的的含義也有所不同。
對於前者,我們只是了解了壹個歷史事件,而對於後者,我們則會扼腕嘆息,同時,也希望後者帶來的警示,能夠讓此類事件不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