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療法是中國古醫學療法中的壹大特色。
中醫三寶:壹碗湯、 壹根針、 灸療。
灸療法是中醫學中最古老的療法之壹。關於灸療法的起源,雖然還缺少確實可靠的資料來印證,但是目前多數學者認為,這壹療法的出現不會晚於原始社會。根據近代考古學研究證明,早在北京猿人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懂得用火,灸,《說文解字》釋為“灼也”,即是以火燒灼之意。先人們在用火過程中,可能因偶爾不慎灼傷,結果卻使身體另外壹部分的病痛得到意外的減輕或痊愈,多次的重復體驗,於是便主動地以燒灼之法來治療壹些病痛,逐漸產生了灸療法。灸療法的文獻記載,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壹九七三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足臂十壹脈灸經》、《陰陽十壹脈灸經》,既是關於經脈的專著,又是記載灸法的最早的醫學典籍。內所提到的各種經脈病癥,均采取灸療其所屬經脈之法。並發現,其中壹些病癥甚至可以“久(灸)幾(既)息則病已矣”(《陰陽十壹脈灸經》甲本)。同時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亦提到灸法和熨法。
我國歷史上第壹部灸法專著是三國時期曹翕(曹操之子)所撰寫的《曹氏灸方》,***有七卷,惜已亡佚。敦煌卷子本中的殘卷《新集備急灸經》,則至遲是在唐·威通二年(公元682年)依照刊本抄錄的,不僅證實該書成書年代甚早,也表明我國早期刊本中就有灸治的專書。另有唐·崔知悌之《骨蒸病灸方》壹卷,記載專病灸治經驗,原書雖已失佚,但尚收存於《外臺秘要》及《蘇沈良方》之中。至宋代灸法專著更不斷出現,如《黃帝明堂灸經》三卷、聞人耆年之《備急灸法》壹卷,西方子《明堂灸經》八卷以及莊綽《灸膏肓俞穴法》壹卷等。這些專著在不同時代,從不同角度記載和總結了古代醫家灸法經驗。
在晉唐至宋代的壹些重要醫學著作和針灸書籍中,灸法都被作為重要的內容被載入。晉·葛洪之《肘後備急方》,大量收集了當時及前人治之有效而又簡便易行的灸方。全書***109條針灸醫方,灸方就占94條之多。除繼承《內經》及《針灸甲乙經》的直接灸法外,首創隔物灸法,包括隔鹽炎、隔蒜灸、川椒灸等。另外尚應用蠟灸,以瓦甑代替灸器及燒艾於管中薰灸等。晉隋時期醫家陳延之,是提倡灸法的先驅之壹,所撰《小品方》(現已亡佚)是我國古代壹本重要方書,對灸法也多有論述。他指出“夫針術須師乃行,其灸則凡人便施。為師解經者,針灸隨手而行;非師所解文者,但依圖詳文由可灸;野間無圖不解文者,但逐病所在便灸之,皆良法”,表明灸法簡便有效易於推廣。從散在於其它醫籍的近三十則陳氏的灸方中,可以看出,他主張取穴少而精,強調灸前刺去惡血,用灸壯數多達50~100 壯,也有用隨年壯。特別是關於灸禁問題,認為《內經》禁灸十八處並非絕對,並提出直接灸要“避其面目四肢顯露處,以瘡瘢為害耳”等。其中不少觀點,至今仍然可取。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其著作《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之中,也載述了大量灸療內容,在灸法上,又增加多種隔物灸法,如隔豆豉餅灸,隔泥餅灸,隔附片灸及隔商陸餅灸等。在灸療範圍上有較大的擴展,首先增加灸療防病的內容,如《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指出:“凡人吳蜀地遊官,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厲溫瘧毒氣不能著人也。”其次,灸治的病種較前代有所增加,特別是在熱證用灸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如熱毒蘊結之癰腫,以灸法使“火氣流行”令其潰散;另如對黃疸、淋癥等溫熱病及消渴、失精失血之陰虛內熱病癥等,均用灸法取效。這顯然是對《傷寒論》某些偏頗提法的糾正,也是對灸療法的補充和完善。同時代的王燾,更是重灸輕針,提出灸為“醫之大術,宜深體之,要中之要,無過此術”(《外臺秘要·中風及諸風方壹十四首》),在《外臺秘要》壹書中,針灸治療部分,幾乎都用灸方。這種棄針重灸的觀點,當然屬於偏見,但是可證明當時對灸法的重視。
宋代著名針灸家王執中撰《針灸資生經》壹書,亦以灸法為主,並記載了灸勞法、灸痔法、灸腸風、灸發背、膏肓俞灸法、小兒胎疝灸等灸治之法。書中還收錄不少本人或其親屬的灸療治驗,如“予嘗患溏利,壹夕灸三七壯,則次日不如廁,連數夕灸,則數日不如廁”(《針灸資生經·第三》)。另外,王執中對灸感流註也作了較深入的觀察:“他日心疼甚,急灸中管(脘)數壯,覺小腹兩邊有冷氣自下而上,至灸處即散”(《針灸資生經·第四》)。宋代的《太平聖惠方》、《普濟本事方》以及《聖濟總錄》等重要醫方書中,亦多收載有灸療內容。如許叔微強調陰毒、陰證、陽微最宜用灸的觀點,創隔巴豆、黃連灸法,方法是“用津唾和成膏,填入臍心,以艾灸其上,腹中有聲,其病去矣”(《普濟本事方·卷九》)。由於燒灼灸法較為疼痛,使人臨醫畏灸,南宋·竇材在其所撰之《扁鵲心書》中,首載了“睡聖散”,服後施灸,“即昏不知痛”(《扁鵲心書·卷上》)。
在唐宋時期,隨著灸法的專門化,出現了以施行灸法為業的灸師。如唐·韓愈的《譴瘧鬼》詩雲:“灸師施艾炷,酷若獵火圍”(《昌黎先生集·卷七》),生動地按期繪了大炷艾灼的場面。宋·張杲《醫說》中,也曾有灸師之稱。除灸師專門掌握施灸技術外,鑒於當時盛行灸法,非醫者對灸法也加以應用。《南史·齊本記》載,有人自北方學得灸術,因治有效驗,迅速推廣,壹時間都中大為盛行,被稱之為聖火,甚至詔禁不止。《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也提到:“吳蜀多行灸法。 ”表明此法在民間中已頗為普及。另外,宋“太宗病亟,帝(指宋太祖)往視之,親為灼艾”。宋·蘇東坡寫有《灼艾帖》,李唐畫有《灸艾圖》,更證實了灸療在唐宋之際流傳之廣。
“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灸之”——孫思邈 “灸法亦與地並重,而其要在審穴,審得其穴,立可起死回生”—— 吳亦鼎《神灸經綸》
“凡人吳蜀地遊官,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厲溫瘧毒氣不能著人也。”——《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
“人於無病時,長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不得長生,益可得百年壽。”——《扁鵲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