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各民族中,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由於“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故將茶作為”壹日不可或缺”的生存必需品。但藏族所居的地區,素不產茶,而產茶區主要集中在四川雲南壹帶。為了將川、滇的茶葉運入藏區,同時將藏區的土特產輸入祖國內地,於是,壹條條以茶葉貿易為主的交通線,在藏、漢、回民族商販、背夫、腳戶、馬幫的披荊斬棘下,被開辟出來。它像壹條條綠色的飄帶,橫亙於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與雲貴高原的甘、青、陜、川、滇之間,蜿蜓曲折於世界屋脊之上。穿過崇山峻嶺、峽江長河,越過皚皚雪原,茫茫草地,像壹條剪不斷的紐帶,把內地與廣袤的藏區相連接,似壹座跨越時空的金橋,把漢、回、藏等民族的兄弟情誼傳送。由於唐代以來這種貿易關系主要是以內地之茶與藏區之馬交換的形式進行,故歷史上稱之為“茶馬互市”,或“茶馬貿易”,伴隨這壹貿易而開通的商道被稱為“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上的背夫、腳戶
說起茶馬古道,人們自然會想起紅紅火火,赫赫有名的川藏、滇藏茶馬古道,似乎茶馬古道遠離西北,是西南地區的事,和西北地區沒有任何關系。
但是,當妳翻開歷史,中國最早的茶馬古道和其主要分布地不在大西南的雲、貴、川,而在中國的大西北。在陜西、甘肅、青海境內高山平原和叢林草莽荒野上,綿延盤旋著壹條條神秘的古道,這就是中國著名的文化經濟傳播交流古道壹壹茶馬古道,也叫陜甘青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馬幫
據考古調查顯示,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陜西、甘肅和青海之間就存在著壹定的文化聯系,以甘肅為中心的馬家窯文化與陜西的仰韶文化和青海的宗日文化存在著壹定的傳承關系,著名的齊家文化在陜西、青海境內也有廣泛分布,分布於青海民和的青銅時代喇家進址,這些分布眾多的文化遺跡,充分說明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陜西、甘肅與青海之間,就已經存在著壹條比較暢通的文化傳播路線和交通路線,為以後的絲綢之路南道唐蕃古道和陜甘青茶馬古道的形成和發展莫定了基礎。到了漢代,據《資治通鑒》記載,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都是在臨津渡(今積石縣大河家)渡過黃河入湟中,進入西域,到了隋代,據《隋書)載,大業五年(609年)三月,隋場帝楊廣在裴矩等陪同下,親率大軍,隨帶大批文武官員,從長安出發,經扶風、臨洮,過河州,從臨津渡(今積石山縣大河家)渡過黃河,到西平,圍獵拔延山(青海化隆縣),入長寧谷,過星嶺到浩門川(大通河谷),將吐谷渾王伏允包圍起來,破其都城伏城,降其眾10萬余。
茶馬古道地圖
再到唐朝,吐蕃與唐朝通婚以後,雙方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關系變得更加密切,直接推動了唐蕃古道這條交通路線的最終形成。元代,為發展西藏與內地之間的交通,元政府在藏區大興驛站,建立了大約19處驛站,從而使陜甘青與西藏間的茶馬大道大大延伸,為明清時期的茶馬互市奠定了基礎。明代是西北地區茶馬互市空前繁榮的時期,明初,為了撫慰西北邊外的吐蕃為主的少數民族,明朝廷以茶葉為武器,在西北邊地執行“茶馬互市”政策,即將陜西紫陽、漢中茶區的茶葉和四川等地的茶葉,運到秦州、河州、岷州、西寧等地,互換邊外少數民族的馬匹,使“戎人得茶,不得為害,中國得馬,是為我利”,率先“立茶馬司於陜西等處,聽西番納馬易茶”。茶馬互市上升為控扼藩夷、安邦保國的國策,明朝廷制定政策、法令制約茶馬互市。《明史食貨誌》說“用茶易馬,固番民氣,且以強中國”,以是,明政府制定了關於藏區用茶的生產、銷售、販運、稅收、價格、質量、監察等壹系列法規和制度,抑制茶商投機倒把。茶馬互市形成之後歷經千年為中國文化經濟的交流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茶馬古道馬幫
作用壹、為中原王朝提供了大量優良的馬匹,提高了中原王朝軍隊的戰鬥力,尤其對元、明、清三朝的軍隊戰鬥力的提升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作用二、茶、鹽、絲綢等內地物資傳輸到藏區的同時也將大量的漢族、苗族、回族的文化帶到了藏區,而藏區的佛教文化也傳入到了漢地使得中國西北、西南邊陲地區與中原文化越來越融合,最終在元朝時與甘肅武威的白塔寺達成涼州之盟,藏區歸屬於中原王朝。
茶馬古道馬幫
總之,現在已經衰落的茶馬古道在中國歷史上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其中的故事仍需要現代人進壹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