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遊戲電競 - 全人之美深度語文20190121怎樣解讀詩歌——幹國祥

全人之美深度語文20190121怎樣解讀詩歌——幹國祥

運城國際曹曉麗:

張老師,您說,《早發白帝城》怎麽學,我就想起了我的孩子四年級上的李白課程,這裏邊就有《早發白帝城》。李白課程是以人生為主線,把李白詩歌嵌入到了李白的人生脈絡裏,而《早發白帝城》這首詩是寫於李白被流放夜郎,到白帝城時,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時,在驚喜交加,乘舟東下時所寫。如果不涉及到李白的生平,單講這首詩的快樂,未免輕浮,但是如果硬把李白人生壹段加來作為背景,又顯得生硬。可是在講完前邊李白的少年天才、仗劍出遊等等之後,落到李白的晚年再講這首詩,壹顆巨星隕落的悲傷,而悲中呈現出來的李白的依舊樂觀自信,大概才更立體真實。帶給孩子的感覺也會更深刻壹些。@河南鄲城張鵬

幹國祥:

李白的快意與我何幹?

曹曉麗:

詩歌本來是有生命感的,缺少生命的現場,單講詩歌,又有何意義呢?

幹國祥:

若這首詩好,難道源於李白的經歷好?

那麽《獨坐敬亭山》又好在何處呢?

如果有真解人,不知李白何人,讀這首詩,會覺得好不?

趙國祥:

單經歷好不足為好詩,好詩大約是擊中心靈,引發妳***鳴的詩。

幹國祥:

那麽他認為好在何處?是否壹定需要壹個“背景知識”才能說出好?好的是背景還是詩歌?

曹曉麗:

不知李白何人,讀《早發白帝城》和《獨坐敬亭山》也會覺得好。但是,加入李白其人,又會加入更豐富的感受。

幹國祥:

添了什麽?說得出來麽?

趙國祥:

我有時常常忽略背景,嘗試從文本入手解詩,也未見得效果差。

情感、思想的生動性和真實性

曹曉麗:

如果沒有背景,就是壹味地輕快。如果添加背景,李白落魄而忽被赦免的悲哀可見,但他依舊保持的樂觀自信與此形成反差,李白的性格就更鮮明了。另外,生平是條線,每壹首詩都掛在這條脈絡上,每壹首詩都是被滋養的,並非零散壹地。

趙國祥:

文本自有千鈞力,解透文本何須知其人?但若知其人,再解文本,不自覺地就忽略了讀者自己,這樣也壹定好嗎?

幹國祥:

我們讀的是詩歌,不是詩人的故事

習慣於標簽

趙國祥:

有必要知人論世,但不建議壹味如此,其實沒有哪個老師會單純只解背景,背景只是壹個進文本的線索條件吧?

運城嶽曉蓉:

哦,我們所謂的背景或許並不是背景

所謂背景,大多是後人添的

幹國祥:

或者就是——那故事從哪裏來?可靠麽?

許多背景都是人為添造的,子虛烏有

為詩歌造故事

曹曉麗:

那我們怎麽才能確定背後的故事不可靠呢?

幹國祥:

《楓橋夜泊》的背景故事是什麽?

曹曉麗:

如果每壹個背景都需要去質疑的話,那我們相信什麽?

幹國祥:

故事是故事,只是故事,不是解詩的道路,只是前人如此理解的線索——他們這樣理解和編撰。

每壹個故事都是人們的前理解。

這是壹個事實,但不是詩歌的事實。

它僅僅表明,有人曾這樣理解詩歌。

幹國祥:

詩是語言的遊戲,既在自身內部遊戲,又和其它文本遊戲——理解它的遊戲就是理解詩歌。

所謂賦比興,意象意境符碼,都是遊戲的可見痕跡,解讀套路。

運城國際王富超:

讀詩應該把自己帶進去走壹遍,為何會這麽寫?為什麽用這個詞?先興發感動,再談其他,如果興發感動不是靈光壹閃,感覺就是這個道理。有必要帶入背景的話,也是壹種佐證。

曹曉麗:

把李白的壹首首語言遊戲進行解碼以後,就是李白了嗎?

我能不能這樣理解,如果作為李白課程,要把李白的人生講出歷程,要從詩歌本身去讀,而不是從外部背景去讀?

幹國祥:

李白課程和分析壹首詩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理解詩歌是壹種專業素養。

標簽法只會讓我們越來越喪失獨立分析詩歌的能力。

王富超:

對,應該是這麽讀。李白課程學的也不是李白的人生經歷,而是他的生命感。

幹國祥:

分析這首詩倒需要地理的知識,而不是歷史的知識,抓住地理上的特征,抓住“還”這個古怪矛盾的詞語,詩意幾乎就勃然而出了。

曹曉麗:

然後呢?

幹國祥:

比較閱讀,年輕李白《望天門山》,“孤帆壹片日邊來”。

兩處風景的同異,兩個詩人的同異。

兩種詩情的同異。

假如作者都是李白,為什麽這裏說“還”?

曹曉麗:

假如作者是李白?

幹國祥:

那裏明明說自己順流而下從遠方瀟灑而來啊,這是為什麽順流而下卻是“還”?

對啊,先匿名閱讀《早發白帝城》。

王富超:

還,重生。來,自信。

幹國祥:

不是李白、不知李白又如何?

那麽詩人是不是李白麽?依據地理學等,不難作出猜測。

江陵沒有千裏,壹日不可歸去……

詩歌不是實景,而是利用了景色的特征,宣泄出自己過於充沛的感情。

至於發生了什麽,俺暫時不知道。

王富超:

重生之喜悅,好比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

曹曉麗:

喜悅千種,先判定重生,還是我們加入了前有。等著分析出來。

幹國祥:

反正詩人高興得像個神經病。

所有類似場景,此詩都可以表達。

所有背景僅僅是壹種佐證,不是具足之證。

甚至有時候背景故事是完全杜撰的,那麽理解就極容易被誤導。

所有信息都是有用的,就是需要合理地使用,作者背景當然是可以利用的信息,但利用不當就錯了。比如,被貶未必就壹定郁悶啊。

張鵬:

幹老師的意思可能是,並不是不要作者,而是欣賞壹首詩,要剝離作者(故事)的遮蔽,還原到詩的語言本身。作者也是讀者,是詩的原生讀者。

幹國祥:

我以前說“懸置作者”,懸置是暫時擱置,嘗試用自己的眼去看,自己的嘴去讀,自己的心去感受。再各種印證。

因為有這個習慣,我讀出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和《獨坐敬亭山》就和歷史背景完全不同,我不同程度做了還原。

少年做李白課程,不妨借李白感受詩歌。

中學做詩歌鑒賞,就不能這樣了。

成年做學術研究,正要“別具只眼”!

幹國祥:

(壹)我給小學生上《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預習題

背景補充:

張若虛的生卒年不詳,唐朝詩人,和賀知章同壹年代,略早於李白等。沒有個人傳記,他的事跡略見於《舊唐書·賀知章傳》。據文史學家程千帆先生考證,今存的所有唐代詩選裏,都沒有他的詩作。在從唐代到明代的二十多種詩話中也沒有壹個字提到張若虛和《春江花月夜》。

最早收錄《春江花月夜》這首詩的,是宋朝人郭茂倩的《樂府詩集》,壹***收錄《春江花月夜》同題詩五家七首。直到清朝的王闿運才給了此詩極高的評價,他在《湘綺樓說詩》:“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李賀商隱挹其鮮潤,宋詞、元詩蓋其支流,宮體之巨瀾也。”

而當代詩人聞壹多在《宮體詩的自贖》裏對此詩作了前所未有的贊美:

在這種詩面前,壹切的贊嘆是饒舌,幾乎是褻瀆。

更敻絕的宇宙意識!壹個更深沈、更寥廓、更寧靜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前面,作者只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詩人與“永恒”猝然相遇,壹見如故……

……有的是強烈的宇宙意識、被宇宙意識升華過的純潔的愛情,又由愛情輻射出來的同情心,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張若虛的功績是無從估計的。

預習關鍵:

1.用藝術的方法反復朗誦此詩,熟讀成誦,能夠表演朗誦。

2.結合註釋和翻譯,理解這首詩的字面意思,想像並感受這首詩的意境。

預習思考:

1.古詩詞很講究押韻,這首詩依據所押的韻,可以用為九段,請分別找出每壹段的韻腳,圈出押韻的字。

2.《春江花月夜》是樂府詩歌,這個題目不是張若虛起的,而是舊有的。這種詩歌要求作者把“春、江、花、月、夜”五個題材寫進同壹首詩。請分析本詩的每壹段是分別針對哪個(哪幾個)題材來寫的?沒有直接寫這五個題材的段落又在寫什麽?

3.妳認為第壹段的景色是從誰的視角來寫的?這時候,他站在什麽地方?

4.哪些段落是寫“扁舟子”的?哪些段落是寫“相思女(明月樓)”的?

5.妳覺得扁舟子為什麽要離開愛人去“漂泊”?妳覺得他應該去遠方漂泊嗎?《小王子》中的小王子為什麽要離開玫瑰花去漂泊?妳覺得他應該去其它星球漂泊嗎?

6.妳認為扁舟子壹開始就在思念愛人嗎?或者他在想什麽?

7.這首詩如果只能從壹個人的視角來看,那麽究竟是扁舟子在相思女的夢裏,還是相思女在扁舟子的夢裏?

8.讀過繪本《活了壹百萬次的貓》嗎?故事的前半部分的關鍵詞是什麽?故事後半部分的關鍵詞是什麽?

9.妳喜歡扁舟子還是喜歡相思女?(妳若長大了傾向於做哪壹類)?

以上題目均沒有標題答案,關鍵是要結合自己的感受來思考。

(二)

5

初步感受了“扁舟子”和“相思女”眼中不同的月,幹老師帶領學生繼續再往上走壹走:“他們兩個人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說,扁舟子他要追求什麽?”

“永恒。”

“而相思女要追求什麽?”

“思念。”

“思念?思念愛人算追尋什麽?”幹老師引導他們把詞語概括得更準確些。

“愛情。”同學們修正。

“我用另壹個詞來表達,壹個是永恒,壹個是溫暖。漫漫的宇宙之中,壹個是追問,永恒在哪裏,壹個說我此刻我需要壹種溫暖,壹種溫情。這是他們的不同。”

此時,“追尋永恒”和“追尋溫暖”這兩組詞語就分別出現在大屏幕上“扁舟子”和“相思女”對應的位置。

“非常有趣,我們看到這個字冒出來了,這是什麽字?”

學生認不出“亙”的甲骨文字,幹老師就帶著學生壹邊分析壹邊講道:“亙,其實是古代的恒。中間是個什麽字?中間就是個‘月’字,上面壹橫表示天空,下面表示大地,大江、河流,中間表示月亮,原來講的就是‘江天壹色無纖塵’,‘何處春江無月明’湧出來的那種感覺。原來他在追求壹種永恒,恰巧就跟古人的‘恒’字壹致,就是用天地間的明月來代表永恒。這就是扁舟子的想法和造永恒的恒字的倉頡們的想法,他們的想法是壹樣的,要追求永恒。可是,相思女呢,我們用另壹個漢字來表示,這個甲骨文字,考考大家,猜猜是什麽字?”

同樣,對於這個甲骨文的“心”字,學生也是猜測紛紛——火……

“心字啊。我追尋的是壹顆心。這個還有奧秘呢,我們先把它放下。”

“我們發現,兩個追尋是不壹樣的,我們可以把扁舟子的叫男性視角,那麽相思女的就叫什麽啊?”

“女性視角。”

“妳覺得哪個視角好?”

當學生老好人地說“都好”的時候,幹老師讓他們舉手表決,結果大部分男生選擇了男性視角,大部分女生選擇了女性視角。

壹個男生選擇了女性視角。幹老師請他來說他的想法。結果他說他還沒想好。

壹個女生站起來說:“我比較喜歡相思女,因為她對愛情比較忠貞。”

跟她同樣想法的還有幾個女生,她們的說法都是:“我也覺得她對愛情很專壹,壹直等待,她都不會嫁給別人。”“因為相思女,時時刻刻都關註著扁舟子。”

幹老師又請喜歡男性視角的同學說壹說,第壹個男生挺豪放,他開口就說:“因為男人,就應該出去闖壹闖。”他的話引來壹陣笑聲。而第二個男生贏得壹群老師粉絲,因為他說“我喜歡扁舟子,因為我也想在漂泊中找到人生的價值找到人生的意義。”

馬上,“哇”,壹群老師驚呼,並為這個有誌少年鼓掌。

但幹老師的用意還不在讓學生這樣憑著自己的經驗與情緒去說,他要給學生帶來更深的思考挑戰,他給學生帶來了關於這首詩的新的信息:“妳們知道這首詩在沈寂了壹千年之久之後,突然被人們愛上了,說它是妙不可言,那麽人們是因為什麽而喜歡它的呢?詩人們又是因為什麽而愛上它的呢?妳們猜壹猜。是因為男性視角這壹部分呢,還是因為女性視角這壹部分呢?”

學生眾說紛紜,兩種意見都有。

“那我們來驗證壹下,這是聞壹多,很有名的詩人、美學家,人們對這首詩歌的熱愛很多是因為他的原因,他對這首詩歌是這樣評價的,來,我們來齊讀壹下。”

這時候,大屏幕上除了聞壹多的壹張相片,還有就是被聞壹多稱頌的那幾句詩,作為背景——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以及聞壹多先生的評價:

更敻絕的宇宙意識!壹個更深沈、更寥廓、更寧靜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前面,作者只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

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男性視角還是女性視角?”學生讀完後,幹老師問。

“男性視角。”學生意見很統壹。

“有壹個人意見跟他不壹樣,”ppt換了壹頁,是哲學家李澤厚先生對這首詩的評價摘錄,幹老師讀給大家聽:

其實,這詩是有憧憬和悲傷的,但它是壹種少年時代的憧憬和悲傷,壹種“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的憧憬和悲傷。

它顯示的是,少年時代在初次人生展望中所感到的那種輕煙般的莫名惆悵和哀愁。春花春月,流水悠悠,面對無窮宇宙,深深感到自已青春的短促和生命的有限。

它是走向成熟期的青少年時代對人生、宇宙的初醒覺的“自我意識”:對自身存在的深切感受和珍視,對這種存在的有限性的無可奈何的感傷、惆悵和留戀。

讀完這壹段評價,幹老師看著學生的神情,說:“大家似懂非懂,但是我們可以知道,他是贊同男性視角還是女性視角?”

“女性視角。”壹些同學這樣回應。

“妳們都錯了,妳看,我再讀壹遍,‘面對無窮宇宙,深深感到自已青春的短促和生命的有限。它是走向成熟期的青少年時代對人生、宇宙的初醒覺的“自我意識”:對自身存在的深切感受和珍視,對這種存在的有限性的無可奈何的感傷、惆悵和留戀。’誰在發出我的生命短暫,宇宙永恒?誰在這麽說?”

“是扁舟子。”這壹次學生確定了。

“聞壹多先生和李澤厚先生,兩個人意見相反,可是他們喜歡的都是哪個?”

“扁舟子。”

“都是扁舟子的男性視角,”與此同時,大屏幕上全詩過渡段及下面相思女部分的詩句全都被淡化,只留下了詩歌的上半部分——扁舟子的男性視角部分,非常醒目,幹老師接著說,“美學家們都這麽說,可是對這首詩本身而言,它哪壹個問題更重要?”此時,詩句中相思女的女性視角部分再壹次清晰顯現出來。

“都重要。”學生說。

6

“都重要,我們讀過壹個故事,我們來印證壹下。”

大屏幕上,ppt翻到新的壹頁,天,居然出現了《活了壹百萬次的貓》的繪本插圖及封面,兩個問題赫然入目:

故事的前半部分的關鍵是什麽?

故事的後半部分的關鍵是什麽?

幹老師先問第壹個問題,學生嘰裏呱啦講述故事情節,被幹老師打斷,他要求學生用壹個關鍵詞概括。

壹個男生說:“關鍵詞應該是意義。”

“意義?那故事的後半部分不是意義了嗎?”幹老師追問。男生坐下思考。

另壹個男生說:“我認為應該是空虛。”

又壹個女生說:“我覺得前半部分的關鍵詞應該是活的價值。”

幾個學生的回答,讓幹老師發現了他們的理解都還不到,所以他說:“我再把這個故事簡單復述壹遍,有壹只貓,活了壹百萬次,它先是國王的貓,國王對它很好,然後它不高興,死了,化為小偷的貓,小偷的貓不高興,又死了,小女孩的貓不高興,又死了,老太太的貓不高興,又死了……最後成了壹只野貓,它高興了,請問,關鍵詞是什麽?”

“自由。”學生壹下子就說出來了。

“自由。故事就這麽講的。所以前半部分的關鍵詞是什麽?”幹老師再次確認。

“自由。”

“所以生命首先第壹重要的是什麽?”

“自由。”

“但是有了自由就結束了嗎?還需要什麽?”

有壹個學生站起說了什麽,臺下的我沒聽清,但臺上的師生都笑起來。

幹老師表示贊成,並說:“當它遇到壹只白貓的時候,就可以這樣——我既保存著我的自由,我也可以獻出我的自由,所以比永恒不死更重要的是……

“自由!”

“和自由同樣的重要的是……”

“愛!”

“愛情是其中壹種,還有朋友的愛,師生的愛,母子之間的愛,愛是人與人之間意義的來源,意義就來自於愛。”

但幹老師的比較閱讀還沒有結束,他居然又拿出了第二個故事,哇,這次居然是《小王子》。

幹老師問:“小王子為什麽要離開他的星球和玫瑰(家和愛人)?”

壹個女生說:“我覺得應該是那時候的花很驕傲,讓小王子感覺不到花對他的愛,所以就離開了。”

另壹個男生發表不同意見:“我覺得是小王子壹直活在花的世界裏,他沒有自己的自由,他想找自己的自由,所以就離開了他的星球。”

蒼南實驗壹小的孩子們讀書真是挺多,又有壹個男生起來說:“我覺得小王子離開他的玫瑰,是因為他對他和玫瑰之間的愛情產生了懷疑,覺得玫瑰花並沒有愛自己,然後他決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怎麽樣的。”

“嗯,壹個生命要到廣闊的世界去,是吧?去漂流,去尋找。那麽他最後領悟了什麽,而要回到自己的星球,回到玫瑰身邊?”幹老師問出了《小王子》的第二個問題。

“他懂得了,愛是最重要的。”壹個學生回答。

“也就是說,茫茫宇宙,最重要的是什麽?”

“愛。”學生***識。

“是愛。我已經在外邊尋找,對,我的自由對我很重要,可是,我原來有過的那個東西,我承諾過的那個東西——是什麽?”

“愛。”

“是愛,對吧,友情、愛情很重要,所以我要回去,無論如何要回去。”《小王子》這樣整理回顧後,幹老師接著說,“可以印證壹下,原來這首詩我們可以從小王子和玫瑰的角度來理解,妳看,這個扁舟子就是小王子,他不知道什麽原因就要離開他的相思女,到廣闊的天地去尋找,去思考永恒的問題,去尋找生命的意義。相思女就像玫瑰花,她不關心宇宙最後要走向哪裏,她只關心我的生命以及我愛的人,當他們兩者結合起來,這就有意義了。”

到現在,學生對《春江花月夜》這首詩深層意思的理解就基本完成了,幹老師又回到了整首詩的結構分析上。大屏幕上也再次根據老師的總結,依次出現相應的部分。

“好,剛才我們做了這首詩的結構分析,現在我們來看壹下,妳看,這部分寫的是扁舟子,男性視角——追求無限宇宙中之永恒,而這部分從相思女女性視角角度,她是追尋著短暫人生中之溫暖。那麽還有最後壹段,最後壹段又是什麽呢?中間壹段作用是承上啟下,最後壹段是什麽呢?”

“總結。”學生很朗利。

“對,把整首詩收合起來,是從扁舟子的眼光來收合的,我們來讀壹下。”

斜月沈沈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學生讀完後,幹老師問:“最後歸結到壹個字,哪個字?”

“愛。”壹個學生說。

“詩句裏有‘愛’字嗎?”

“情”。幹老師壹追問,學生壹下子就精準了。

“情,落月搖情滿江樹。壹個情把整首詩收合了。妳看,春江花月夜五種景,兩個視角,相思女的視角和扁舟子的視角,而兩個人最後的壹個關節點連接點在哪裏?在情上,這就是這首詩。”

到此為止,對於整首詩的文本細讀完全結束。但幹老師的講課還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