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例背景
很長壹段時間以來,許多學生埋首在象牙塔中,對社會、人生的關註不夠,對傳統文化的積澱不熟引起了不少有識之士的憂慮。而對於我們這些壹線教師而言,從學生的作文中,最能看出學生的文化素養。環顧四周,高壹學生分不清司馬光與司馬遷;高二的學生讓韓愈去跟王安石做政敵;高三的學生作文時除了李白杜甫蘇軾之外再也舉不出其他的例子?這都不是個別現象。當學生不以不了解民族傳統文化而慚愧,而以說不上幾個紅透半邊天的韓國歌手的名字為羞恥時,我們作為壹個語文教育工作者,又豈能熟視無睹、坐視不管呢?眾多優秀古典文學作品的無人問津,誠信、謙恭、孝順等傳統文化思想的精髓漸漸被人們拋棄,?美麗的漢語?正在學生的口中、筆下變得越來越蒼白乏味,諸如此類現象,無不值得我們深思:為什麽會這樣?我們該做些什麽?恰巧本學期的課文中選錄了李密的《陳情表》,我於是抓住這個機會,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們展開了對於古代?孝道?的討論。
授課時間:2007年3月
授課地點:101多媒體教室
授課班級:高二(9)班
課型:組內公開課
〖教學過程〗
壹、導語
師:蘇軾曾說過:?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我們在初中學習了以忠情感人的《出師表》,今天我們壹起來學習另壹篇以孝情動人的文章?《陳情表》。
二、知識回顧
師:在上課前,我們先回顧壹下昨天學過的課文內容,檢測壹下課文中字詞的掌握情況。(指名學生解釋屏幕顯示的劃線詞語,對個別難理解的詞語,聯系語境啟發提示)
臣以險釁 夙遭閔兇 終鮮兄弟 門衰祚薄 期功強近 煢煢孑立 除臣洗馬 猥以微賤 責臣逋慢 劉病日篤 猶蒙矜育 寵命優渥 日薄西山 更相為命 臣之辛苦 生當隕首
三、由課文標題展開思考
師:李密他這是在向誰陳情?為什麽要陳情?
生1:向當時的皇帝。皇帝想讓他出來做官,可是他祖母有病要他照顧。
生2:他不想做官,就寫這篇文章來推辭。
師:?他祖母有病要他照顧?是理由,但是,李密真的?不想做官?嗎?我們讀過課文,他以前做過官沒有?那時他祖母就沒有年老體弱,宿疾纏身嗎?
生1:做過官,我查過資料,他以前是蜀漢政權的外交人才,很受重用,他對劉禪的看法很好,想輔佐他成就壹番事業。
生2:課文中提到壹句?夙嬰疾病?,可以想象老人的身體總是不會太好的。
師:看來,李密不是不想做官,而是?
生:暫時不能去做官。
師:晉朝剛剛建立,李密對蜀漢則是念念於懷,更何況司馬氏是以屠殺篡奪取得天下,朝廷內部矛盾重重,晉武帝為人又陰險多疑。李密以壹亡國之臣,對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顧慮,而暫存觀望之心了。所以李密?辭不就職?,不是不想做官,而是此時此刻不宜做官。
師:下面,我們看看李密?陳?的什麽?情?
生1:他陳的是當時他的真實情況:幼年多病,父死母嫁,祖母撫養他。
生2:而且祖母現在病得很重,離不開他。
師:這個理由大家覺得充分嗎?
生:充分啊,事業晚壹點再追求也可以,但人死了就不能復生了,妳不是跟我們說過?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嗎?
師:說得很好,不過我們也要記住古代封建社會的另壹條?真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如果李密眼裏只有自己和祖母,因為這個理由就不去就職,晉武帝不發火嗎?他還應該陳述哪些方面的情,讓晉武帝不發火又不懷疑他,同意他的請求呢?
生:對朝廷忠心,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師:說得好!李密不僅陳孝情,還必須陳忠情,只有這樣,才能夠打動皇帝。下面,我們看李密是如何?陳?情?的。
四、課文內容梳理
1、學生朗讀全文,整體感知課文。
2、教師質疑,要求學生用文中相關內容回答,變相檢測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情況。
師: 生:
(1)祖母年齡多大?生活能否自理? 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夙嬰疾病,常在床蓐
(2)祖母由孫子侍奉,父親何在?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3)兒媳何在? 行年四歲,舅奪母誌
(4)可有伯伯叔叔? 既無叔伯
(5)有無兄弟姐妹? 終鮮兄弟。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6)其他親戚能否幫忙?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7)家中有無能幹的仆人? 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8)既然李密自幼無父無母,那他如何長大? 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
(9)祖母撫養他容易否? 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師:這是壹個很悲慘的故事,但作者用的是非常精煉的文字來敘說的。中間很多的內容是需要靠我們的想象去補充、去填空的。妳想想那個?孤弱?而可憐的孩子,沒爹沒娘的',在幾乎絕望了的情況下,被老祖母撫養了,就這祖孫倆,度過了多少?零丁孤苦?的歲月!?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啊!這八個字中有多少內涵。妳用想象去填補那?零丁孤苦?的細節吧!孩子摔倒了,祖母要去攙扶;孩子餓了、病了,哇哇哭喊著,上哪兒去覓食尋藥啊?還有旁人的冷眼,旁人的欺侮,老祖母靠著壹種什麽樣的力量來獨立支撐著?這是壹個多麽艱難的家啊!壹個完全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孩子,之所以能夠平安成長,是因為祖母的呵護,大家可以從第三段找到壹句話,概括這壹意思。
生:?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
師:我們可以想象,當作者回憶身世,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他內心湧動著的是怎樣的辛酸悲淒之情。我們再把這壹段齊讀壹遍,請大家體會李密的心情,讀出那種淒苦悲涼的意境來。
小結:第壹段:孤苦之情。從縱橫兩方面分兩個小層次:
身世淒苦,祖母撫養恩深似海;人丁衰微,作者盡孝責無旁貸。
3、請壹位同學讀第二段,其他同學準備對誦讀的情況進行點評。
學生點評:讀得流暢,有節奏感,但是欠缺感情,對感情的體會還不十分到位。
師:肯定點評意見,並請同學們討論這壹段的感情
生1:前面提到朝廷給他封的官,從孝廉、秀才、郎中壹直到洗馬,可以說是步步高升,不管李密內心想不想要,但對這樣的破格提拔,他都應該表示感謝的,文中也說了,?非臣隕首所能上報?嘛,所以我認為,這壹部分應當表現他的感激之情。
生2:後半部分就完全不同了,李密說他不想做官,惹惱了皇帝,於是又是下詔書,又是讓郡縣、州司上門逼迫。讀這壹段文字時,我覺得所有的這些事情都是在很短的時間內連接發生的,皇帝這麽苦苦相逼,李密的日子想必很不好過。
師:本段有壹句關鍵語句,?泄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們來找到它。
生:?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師:?進?難在哪裏,?退?,難在何處?
生:進,去入朝為官,就無以報答祖母養育之恩;退,堅持不肯奉詔,便不能回報朝廷知遇之情。李密處於壹種忠孝兩難的境地。
師:大家分析得很好。這壹段表現的情感不是平直的,前壹部分急迫焦灼,後壹部分輾轉兩難。誦讀時要張弛有度,把握情感的焦急與沈重。
學生再次誦讀,體會作者情感。
小結:第二段:兩難之情
4、請壹位同學誦讀第三段。
師:肯定學生感情的充沛飽滿。
師:第三段的感情其實也就是承接上文而來的,我們可以用壹個詞來概括壹下?
生:感激。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感激祖母撫養孤弱之恩。
師:正是這兩種感恩之情,讓作者陷入了前文所說的狼狽之境,兩難之情。但是,李密雖然明言自己陷入了忠孝難以兩全的狼狽境地,而暗中卻置武帝於兩難選擇之中。大家能看出來嗎?
生:他是采用了?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辦法。晉武帝號稱?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那麽李密的這種情況更是?特為尤甚?,更應當受到?矜育?。而今我要盡孝,妳苦苦相逼,讓我出仕,甚至不惜殺戮,使我不能盡孝,豈不與妳的治國之道相違背嗎?
師:情以動人,理以喻人。如果李密僅僅想用情來打動晉武帝的話,也許晉武帝會稍動惻隱之心,而這種惻隱之心很快就會從搞政治的陰險多疑的晉武帝心中溜走。妳盡孝但不能不盡忠啊?自古說?忠孝不能兩全?,舍孝而全忠嘛!李密用以陳情的第二手就是 ?喻之以孝道之大義?,為什麽李密從?孝?的角度來說理呢?因為晉武帝治國標榜的是?以孝治天下?。 在這裏提出壹個終養祖母的?理論依據?,使之既合情合理又合法。
小結:第三段:感恩之情。情理兼具,打動武帝。
師:祖母情深似海,聖上恩重如山;在這樣壹個左右為難的境地裏,李密是被動的,言辭稍有不慎,不僅達不到陳情的目的,還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那麽,李密最後提出解決盡孝與盡忠兩者矛盾的辦法是什麽?他是怎樣提出這個辦法的?
生1:祖母九十六歲了,活不了多久了。
生2:祖母病得很重,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生3: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
生4:先養祖母,然後再去就職。
師:很好,同學們回答非常正確。如果李密不出來做官,就有?不事二君?的嫌疑,不事二君就意味著對晉武帝不滿,這就極其危險了,作者以列數字作對比的方式,?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這個對比很直觀,也很有說服力。李密很巧妙地解決了擺在眼前的矛盾,即先盡孝,後盡忠。。等我把祖母劉養老送終之後,再向您盡忠,合情合理,這樣晉武帝也就無話可說了。(顯示):
盡忠日長,盡孝日短:先盡孝後盡忠。
師:到此為止,李密的?情?算是陳完了。那麽他的願望能否實現呢?請看練習二中《古文觀止》上的壹段話。(顯示)
?歷敘情事,俱從天真寫出,無壹字虛言駕飾。晉武帝覽表,嘉其誠款,賜奴婢二人,使郡縣供祖母奉膳。至性之言,自爾悲惻動人。?
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李密的這壹次真情告白宣告成功。大家從這段文字中找找看,李密成功的奧秘在哪裏。(真、誠)關於真情實感,對於作文的意義,教師稍作展開。
[多媒體] 修辭立其誠
?劉勰
不精不誠,不能感人。故強悲者不哀,強親者不和。
?莊子
所以古人評說:?沛然從肺腑中流出殊不見斧鑿痕。?(《冷齋夜話》引李格非語)更有評說:?此段寫盡慈孝,使人讀之欲涕。?(《古文觀止》批註)
結束語
《陳情表》的動人之處就在於它陳孝情情真意切,從本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李密對他的祖母的壹片拳拳摯愛。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十五六歲的青少年更多關註的永遠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愛情,最易忽略的卻常常是親情、孝情。希望李密對祖母的烏鳥深情能讓我們有所感悟,有所行動,為親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卻真誠的回報。
課堂反思
壹堂好課的標準是什麽?新課標的理念如何滲透在文言文教學中?傳統教學方法的長處如何發揮?這是擺在每壹個老師面前的問題。這些難題在這壹堂課中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其優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采用?以讀為經,以悟為緯,讀悟結合?的方法,打破傳統的逐字逐詞逐句牽引,而後串講文意的教學模式,還給學生獨立思考、發揮想象的空間。文言文教學,很適合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誦讀法來培養學生的文言語感,誦讀是達成對話的壹種有效途徑,學生在誦讀中自創情境,與文本言語碰撞、交流,是教師最願意看到的。本文是壹篇情滿筆端,措辭懇切的至情美文。文章委婉得體,悲惻動人。作者無論是訴自己的孤苦之情和自己與祖母相依為命的深厚親情,還是述自己對朝廷恩遇的感激之情和對晉武帝的忠敬之心,都十分感人。這個特性,決定了它是最適宜用誦讀法進行教學的課文。在整堂課中,齊讀、抽讀交替出現,邊讀邊議,議後再讀,學生們就在壹次次的討論與誦讀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縮短了與作者心靈上的距離。真正深入到了李密的內心世界,理解了當時他進退兩難的境遇,感受到了祖孫二人相依為命的深情。除此之外,整個課堂的設計還強調了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全程參與。給學生創建邊讀邊悟的機會。在文言文學習中,朗讀可增強閱讀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通過朗讀指導,引導學生認真地品味語言,不斷地揣摩,許多字、詞甚至句子的含義就會迎刃而解。學生從中感悟,得到熏陶,形成語感。讀出了文章的感情和氣勢,表現出文章中抑揚頓挫、跌宕起伏的節奏感,起到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其次,本堂課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發掘學生潛在的能力,培養他們的自主思維和創新思維的能力。對於學生難以弄懂的問題,教者安排了壹些質疑環節,啟發學生***同探討。有基礎知識方面的,有理解方面的,數量不是太多,但有深度,質疑問難中,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探討。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也不是由教師壹人直接作答,而是引導學生或者鼓勵學生去分析。學生在閱讀時只猜測文章大概意思,不註重字詞落實,對作者寫作意圖、感情等方面往往片面地推測或斷章取義。但學生喜歡反駁與己不同的意見,樂意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他們是辯論會的辯手,討論會的論者,在教學中設置壹些適量的質疑問難,以引起他們的討論或爭辯。教師則是辯論會的主席,鼓勵學生的獨立見解,在重點、難點之處,適時點撥指導,加以正確的引導,恰當地梳理問題,可使他們加深對字詞的印象和對文意的理解,從辯到悟的過程中獲得認知能力的提高。師生***同討論,互相補充。課堂氣氛顯得比較熱烈了。教師在整節課中,只作向導、顧問,乃至夥伴的角色。這種設計,教與學的雙方不是以老師和學生的身份出現,而是互相激發思維和情感的壹個個的人。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使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壹個參與者、合作者,體現出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
課堂評價
這堂課的教學設計有四大看點:
如教者自我評述中所說的那樣,力圖達到壹種理想境界,激活學生的思維和情感,讓他們樂意自由地發表見解、質疑討論、參與學習。而教師則在壹旁巧妙地穿針引線,當好顧問。
這個顧問的含金量也是要高壹些的,還須能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教者引導點撥的語言較能展現語文學習的魅力,對學生產生強大的引力,讓學生深切地喜歡上語文老師,繼而喜歡上語文課。
教者敢於設置師生互動這個環節,既能培養學生主動求索的能力,又能將教者自己置於招架學生問難的境地中遊刃有余,完成師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使傳統文化中?孝?的人文內涵得到彰顯。
語言的工具性、基礎性也得到落實。以檢測字、詞、句的形式鞏固上節課的學習內容;在多種形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