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 武夷山 武當山 青城山
茅山 崆峒山 終南山 合皂山
齊雲山 嶗山 龍虎山 廬山
羅浮山
嵩山又名嵩高山,為五嶽中的中嶽。在河南省登封縣境內,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組成。道教稱嵩山為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六洞天。
嵩山道跡甚多,最早有周靈王太子晉,被道人浮丘公接上嵩山。今太室山東有浮丘峰,西有子晉峰。漢之張陵,魏之左慈,晉之鮑靚,相繼入嵩山修道。至北魏,道士寇謙之隱居嵩山七載,感太上老君親臨嵩山,授以天師之位,賜以《雲中音誦新科之戒》二十卷,令其宣此「新科」,清整道教。隋唐是嵩山道教的興盛時期,有大批著名道士居此修道,如上清派宗師潘師正、司馬承禎、李含光等均曾隱於嵩山。宋元時,又有道士許昌齡、賀蘭棲真、喬誌高等入住嵩山。明清以後,嵩山道教漸趨式微。
北魏時,嵩山已建嵩嶽廟。隋唐時,先後建有嵩陽觀、隆唐觀、太壹觀等宮觀。宋元間,又增建紫虛觀、天封觀、承天宮、長春庵等宮觀。明清以後,除中嶽廟屢經重修外,其他宮觀大都傾圮。
中嶽廟位於太室南麓黃蓋峰下。原稱「太室祠」,創建於秦代。現在的建築為清代乾隆時重修,占地達十余萬平方米。沿中軸線從南向北,由低而高,依次為中華門、遙參亭、中天閣、配天作鎮坊、崇聖門、化三門、峻極門、嵩高峻極坊、中嶽大殿、寢宮、禦書樓,***有十壹進。廟的東路和西路,還分別建有太尉宮、火神宮、祖師宮、小樓宮、神州宮和龍王殿等單獨構成的小院落。
中嶽廟的正殿為中嶽大殿,又名峻極殿。大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重檐廡殿頂,上覆黃色琉璃瓦,椽飛鬥拱,梁枋天花,皆用清代最尊貴的和璽彩畫。殿內正中神龕內為高五米的中嶽大帝塑像,兩旁為鎮殿將軍方弼、方相塑像。
中嶽廟內的名勝、文物眾多。崇聖門後的東亭為古神庫亭,神庫四周站立著四個神態威武、高達2.5米以上的巨大鐵人。據說,這四個鐵人就是宋代抗擊金兵的四位道人。在化三門後的四角亭內,有北魏所刻《中嶽嵩高靈廟碑》,字體介於隸楷之間,筆力沈靜古拙,風格高渾雄大,是研究魏體書法的珍貴文物。在峻極門北的走廊內有著名的《五嶽真形圖碑》。
嵩山南麓,尚有中嶽行宮數個,現存之黃蓋亭,即為其中之壹。登臨亭臺,中嶽廟全景盡收眼底,更見其道院的幽美、清靜,風光宜人。
名號與敕封嵩山神的封號。古時,嵩山名為「外方」,夏商時稱「崇高」。《國語?周語》稱禹之父鯀為「崇伯鯀」,「崇高」之名蓋緣於此。據東漢班固《白虎通》言:「中嶽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西周時稱「嶽山」,周平王遷都洛陽後,定嵩山為「中嶽」,五代以後稱「中嶽嵩山」。因位居「天下之中」而受到歷代帝王的青睞。西元前110年,漢武帝封禪嵩山,並令嵩山腳下三百余戶人家設置壹個崇高縣,免除他們的賦稅徭役,讓他們專門祭祀中嶽神靈。崇高就是嵩高,因古時候祟、嵩相通。崇高縣就是今天登封的前身。武則天在掌權的四十多年中,曾多次來嵩山封禪。如684年,武則天獨掌大權後,立即赴中嶽嵩山封禪。垂拱四年(688年),武則天改嵩山為神嶽,封嵩山神為「天中王」。695年,武則天在嵩山峻極峰築「登封壇」。第二年,即萬歲登封元年(696年),女皇武則天在「登封壇」上,封「神嶽天中王」為「神嶽天中皇帝」,奉嵩山為五嶽之首,並親往嵩山封禪、封嶽神。接著,武則天下詔令改年號為「萬歲登封」。為了紀念這壹系列的盛大典禮,武則天把嵩陽縣改為登封縣,把陽城縣改為告成縣,以表示「登嵩封嶽大功告成」之意。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四卷,第163至166頁。 《中國道教》編輯部編:《洞天勝境》(北京:中國道教協會,1987年),第125至129頁。 耿直:《氣勢雄偉的中嶽廟》,載《中國道教》1993年第4期,第36至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