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水稻於哪年發明?
在國際上,美國農學家瓊斯於1926年首先提出了水稻具有雜種優勢的理論。首次成功的實現是由美國人Henry Beache在1963年於印度尼西亞完成的,Henry Beache也被學術界稱為雜交水稻之父,並由此獲得1996年的世界糧食獎。日本學者則在1917年就發現了野生不育系,1958年~日本東北大學勝尾清育成了“藤板5號”不育系,發現中國的紅芒野生稻能導致藤板5號產 生雄性不育提出遠系雜交提升水稻產量。1966年日本琉球大學新城長友以欽蘇拉包羅為母本與臺中65雜交~育成BT型不育胞質臺中65A~並將該雜交組合後代的部分可育株經自交穩定選出了BT型不育系的同質恢復系~於1968年實現粳型,粳稻:矮稈、葉窄、色深和米粒短,雜交稻三系配套。1972年以顏龍安為首的江西農科院雜交水稻攻關小組最早育出野敗秈型不育系“珍汕97A”和“二九矮4號A”;1982-2003年,以“珍汕97”不育系配組的雜交稻累計推廣種植18.744億畝,占全國種植雜交稻總面積的47.59%。1973年又育成中國第壹個雜交水稻汕優2號,實現三系配套,並大面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