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遊戲電競 - 培養優秀孩子 重在人格塑造

培養優秀孩子 重在人格塑造

培養出優秀的兒女,幾乎是全天下父母的***同心願。然而“優秀”的標準到底是什麽?前段時間,湖南留守女孩鐘芳蓉以全省文科第4名的優異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系的新聞引起熱議,也再次引發人們對於“優秀”標準的思考。

可以肯定的壹點是,這個標準不是單壹的,絕不僅是成績優異考上名牌大學,或是大學畢業後找到壹份高薪工作……如同鐘芳蓉的專業選擇,在壹些世人眼裏也許不夠明智,有點兒浪費她的“優秀”,但這樣的選擇恰恰讓我們看到了鐘芳蓉身上的優秀品質:清晰的人生目標,獨立的思考能力,高尚的理想追求。優異的學業成績固然重要,但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是孩子壹生發展更為重要的基石。

先明確培養孩子的目標才不會失去方向

對於壹代代父母來說,培養優秀的孩子是個永恒的命題。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更是萬千父母孜孜以求的教育目標。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名列前茅出類拔萃,於是不少父母因為擔心孩子不夠優秀而深感焦慮,心裏卻又並不清楚所謂“優秀”的標準是什麽,也不清楚到底要將孩子培養成什麽樣的人。

學校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們總是苦口婆心地強調:請父母先接納自己的孩子是普通人,再根據孩子的特長和愛好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給予孩子足夠的成長空間。這個建議是中肯的,但卻是很多父母難以接受的。如果自家孩子跑慢壹點兒泯然眾人,那將來怎麽在競爭中取勝呢?

曾經引起熱議的“北大媽媽付費群”事件,就是父母深層焦慮的具體體現。壹名北大學生的媽媽,建立了壹個“家庭教育收費群”,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加入該群的每個家庭每年收費9980元,不提供任何繳費憑證,不承諾教育效果,中途退群也不退費。即使有這樣的“霸王條款”,僅僅因為“可能幫助孩子考入北大”的誘惑,仍吸引了千余名家長圍觀咨詢。

今年因為疫情防控導致的居家學習模式進壹步放大了這種焦慮。不少父母突然變得無所適從,疫情期間離開了學校這個教育的“主戰場”,如何才能保證孩子不掉隊或保持優勢呢?父母們又陷入新的焦慮和迷茫中。

學業成績不是衡量優秀的唯壹標準

學業成績是不是衡量優秀的唯壹標準?孩子的全面發展是否比單壹的學業成績好更重要?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需要做些什麽能讓孩子成為壹個有健全人格的真正優秀的人?很多父母可能都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幾個問題。

時下不少父母簡單地將家庭教育定位為學校教育的延伸,甚至是學校智力教育的延伸,即以孩子的智力發展、學習成績作為最重要的教育訴求。父母往往以過來人的經驗與視角認為:學業成績優異=優秀=未來人生坦途,只要抓好孩子的學習,未來便可無憂。

為了達到這樣的教育目的,不少父母希望克隆“別人家孩子”的成才之路,幫助自家孩子達到同樣的優秀層次。每年高考、中考結束後,壹些成績優異的學生很快成為被采訪的熱門對象。有些良好的學習習慣或方法是有***性的,的確值得推廣和學習,但父母也要看到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特點與不同個性,別人的經驗不壹定適合自己的孩子,優秀人才的培養過程也不是同壹標準的生產線。

學業成績當然也是體現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之壹,但絕不是唯壹的標準。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如何變得優秀”應該是壹道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去考量的多選題,而不是父母心中只有唯壹答案的單選題。家長應該將自己的教育角色定位為能夠為孩子的優秀增磚添瓦的賦能型家長,而不是用單壹的“優秀”標準禁錮孩子發展的負能型家長。

允許孩子追尋自己心中的“優秀之路”

父母往往容易受到外在的、世俗的評價標準的影響,恨不能用壹個叫作“優秀”的模子來套自家孩子,甚至以此來綁架孩子的理想,而不考慮孩子自身的特點和追求。如果壹個孩子從小就有自己的人生目標,並能為了目標不懈努力,像鐘芳蓉壹樣,面對世界的喧囂和浮躁,沒有選擇壹條急功近利的道路,而是堅守自己的理想和初心,這何嘗不是另外壹種意義上的優秀呢?

電影《無問西東》裏有壹句臺詞令人印象深刻:“願妳在迷茫時,堅信妳的珍貴,愛妳所愛,行妳所行,聽從妳心……”父母應鼓勵孩子遵循自己的內心,追尋人生的理想,勇敢 探索 適合自己的道路。壹個優秀孩子的養成絕不是偶然的,背後的確需要父母和家庭的支持與托舉,這種支持不僅是努力給孩子提供實現理想的條件,還有很重要的壹點是尊重孩子的理想和選擇,如此才能讓孩子真正活出人生的精彩。

對於鐘芳蓉來說,她不幸的地方是作為留守兒童,從小缺少父母的陪伴,但她幸運的地方是父母盡自己所能給了她最大的支持。鐘芳蓉的父母因為生活所迫,壹直在外打工,但他們向來尊重女兒的想法,也支持她作出的決定。為了讓女兒有更好的學習環境,他們傾盡全力供女兒就讀寄宿制高中,讓她能見識更廣闊的世界。家庭雖然貧困,但從未成為鐘芳蓉的羈絆與阻礙,而是用默默的關心和付出成為她堅強的後盾。

在鐘芳蓉因為高考誌願被大眾熱議甚至質疑時,她的父母也始終站在女兒壹方,表達對她的理解與支持。父親對女兒所做選擇的評價是,“她把金錢看得比較淡,我也認為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會更開心”;媽媽在接受采訪時也說“她有權利去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充分體現了對女兒的尊重和理解。

在父母眼中,即使女兒選擇了壹個未來並不賺錢的冷門專業,也許不能給家庭帶來大的物質上的回報,但並不影響女兒在他們心中的優秀,他們也從來沒有給孩子額外的壓力。鐘芳蓉在鏡頭前接受采訪時,說到父母經常安慰她的四個字“盡力就好”,這個冷靜低調的女孩忍不住哽咽失聲,因為她從這簡單樸實的四個字裏體會到了父母對自己的愛和接納。

願更多的孩子都能擁有這樣善解人意的父母,不是將孩子作為攀比和滿足自己虛榮心的工具,不用外在的評價和單壹的標準去束縛孩子的成長,而是著眼於正確引導與培養孩子的價值觀,著眼於發現並欣賞孩子身上的優點,著眼於尊重孩子的獨特個性和內心想法,著眼於幫助孩子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理想。如能有幸擁有這樣的父母,孩子即使不能達到世俗意義上的“優秀”標準,但也必然能成為壹個 健康 、快樂、有幸福感的人。

(作者單位:山東師範大學師大報社)

《中國教育報》2020年10月22日第9版

作者:鄭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