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西夏字體方整,筆畫繁雜,用點、橫、豎、撇、拐、拐鉤等組字。楷書多用於雕版,篆書散見於金石,行草常用於手寫。絕大多數為會意合成字和音意合成字,形似與漢字的會意字和形聲字;象形字和指事字極少。
西夏時期使用範疇較廣。曾大量用於《天盛年改新定律令》乃至西夏文學、歷史、醫學等編著。西夏字典有《文海》、《音同》和西夏文和漢文雙語版本的《番漢合時掌中珠》。同時運用於官方函牘和鐫刻、署印、牌匾、貨幣,而且還將壹些漢文書籍和三千余卷佛經翻譯成了西夏文。
註意:
西夏國滅亡距今已有千年,可是其國內的文字卻都流傳下來,它們不僅能夠成為後世考古學家們破譯西夏古國的證據,而且還能成為書法家們重要的練習模板。
據統計稱,目前流傳下來的完整西夏文字***有6000多個,它們統壹被稱作是死文字,畢竟西夏國已經滅亡,其文化與文字的傳承便隨之中斷。書法家們擅長漢字書法,這無疑是公認的,可讀者們可能並不知道,其實為數不少的書法家都曾練習過西夏文字書法,並成為了寫這種文字的高手。西夏文字書法為何會如此備受青睞?原因正是在於其字體中壹個非常多的筆畫撇。
凡是愛好書法者都知道,在書寫文字時,往往撇的筆畫最特殊,它不僅美觀大方,而且極其容易書寫,可謂是萬金油般的筆畫。華夏文字中,撇這種比劃並不多,可是西夏文卻不同,撇是這種文字最多的壹種比劃,故此,西夏文可以讓書法家更容易成功,更容易寫出漂亮的文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