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聖人孔子
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首創私人辦學的教育家。孔子主張“有教無類”,他說:“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不管壹個人的出身如何,只要交上束修,都可以做他的學生。他的弟子中有不少人出身於“0”、“鄙家”。
孔子教育目的是培養為統治階級服務的知識分子,他說:“學也,祿在其中矣。”認為學生學習是為了“幹祿”。他把“文行忠信”作為教育的主要內容,把生產知識和勞動技能排斥在教學之外。孔子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逐步形成壹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他主張治學先要立人。他重視溫習的作用,主張“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
提倡“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老實態度。在教學中註重啟發、誘導、有的放矢,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註意因材施教,根據不同的對象確定不同的教育內容,在言教的同時也註重身教,要求自己“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亞聖孟子
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學派的代表人物;名軻,字子輿,魯國鄒(今山東鄒縣東南)人。被認為孔子學說的繼承者,有“亞聖”之稱。
孟子壹生的言行由他與其弟子萬章、公孫醜等成《孟子》壹書。全書***7篇,261章,約3萬5千字。書中集中地記述了孟子遊說各國諸侯及有關學術問題的回答與論爭,反映了孟子的政治、哲學、倫理諸方面的思想。
特別是記載了孟子的教育活動和主張,包括教育的作用、目的,道德教育的內容與方法,教與學的方法等。南宋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並列,合稱“四書”,成為封建社會的重要教材,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3、書聖王羲之
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壹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壹家,影響深遠。
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李誌敏評價:“王羲之的書法既表現以老莊哲學為基礎的簡淡玄遠,又表現以儒家的中庸之道為基礎的沖和。”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壹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藝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高度。究其成因,與王羲之信奉道教,書籍、道合壹有很大的關系。土生土長的道教,很早就產生。
4、愛國詩人辛棄疾
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墻鎮四鳳閘村)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南歸之後,辛棄疾再也沒有機會奔赴彊場,為國盡忠。既然英雄沒有用武之地,他被迫將手中的利劍換成了軟筆。
英雄情結壹直在他心中熊熊燃燒,讓他不能自己。不管在何處為官,他都不停地給朝廷上書,在各種微信群嘮叨收復中原那些事兒。
他也壹直在準備上前線,在當湖南安撫使的時候,盡管這個職務跟軍隊壹點沾不上邊,他還是創辦了2500人的“飛虎軍”,當他披上鎧甲,似乎又回到了熱血的少年時代。事實上,隨著光陰飛逝,他已不再年輕,白發眾生。無奈郁悶之時,他開始寫詞。
宋朝已經有了蘇軾、柳永、李清照這三位巨咖,寫詞,純屬自尋死路。可是,勇武的辛棄疾,硬是在無路之處,砸開壹條大道。就如後人對他的評價,“人中之傑,詞中之龍”。他自由揮灑,大大擴展了詞的題材範圍。
5、兵家至聖孫武
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至於孫武到底是戰後歸隱了,還是在淮澨之戰中陣亡了,史無明文,大可見仁見智。
這場吳楚戰爭,終以吳國先勝後敗而結束。幾十年後,越滅吳,又過了上百年,楚滅越,將原吳國疆土盡數納入版圖,而自那以後,江東子弟,皆以楚人自居,助項羽破釜沈舟,竟滅強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