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遊戲電競 - 莫紮特的資料

莫紮特的資料

莫紮特,mò zhā tè,W. A.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奧地利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

1756年1月27日生於薩爾茨堡,1791年12月5日卒於維也納,享年35歲。

奧地利音樂家莫紮特的智商:165

童年往事

莫紮特出生在壹位宮廷樂師的家庭。3歲起顯露音樂才能,4歲跟父親學習鋼琴,5歲作曲,6歲又隨父親學小提琴,8歲創作了壹批奏鳴曲和交響曲,11歲寫了第1部歌劇。他僅僅活了35歲。繁重的創作、演出和貧困的生活損害了他的健康,使他過早地離開了人世,他的音樂作品成為世界音樂寶庫的珍貴遺產。

關於他神童的往事,有三件:

第壹件是他爸教他姐姐瑪麗安娜彈練習曲時,他在旁邊玩。

他姐姐怎麽也彈不好,所以只能不停地挨打,不斷地挨打,手都打腫了,3歲的莫紮特看不過去了,就爬上去替姐姐彈,結果順利地彈了出來,他爸驚呆了。

由於莫紮特無師自通自學成材的天分,成功導致他姐姐從此對鋼琴徹底散失信心,改為往家庭主婦的方向努力。

並且他彈另壹首曲子時,那曲子音階比較長,莫紮特太小,手不夠長,總來不及收回來,於是他聰明地用雙手分別控制了高音部分和低音部分。中間的那個音節用他的鼻子來完成。

另壹件就是他6歲時進宮給王室表演鋼琴時,女王瑪麗·特雷西婭看他彈得好又很可愛,就把他抱到大腿上,問他要什麽獎勵,他掙紮地從女王的懷裏跳下來,撲過去強吻了女王的7歲的小女兒瑪麗·安托內特公主(也就是後來法國的斷頭王後),於是把女王逗樂了。從此受到王室的寵幸。

莫紮特被公認為音樂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顯露出了在音樂方面的非凡天賦和卓絕才能。從莫紮特的童年中,妳能看到壹個孩子對待音樂的積極心態,對藝術事業的執著追求。雖然不能人人皆為天才,但對廣大孩子來說,“神童莫紮特”絕對是具有傳奇色彩、又值得學習的好榜樣。

小時候,莫紮特常常走到鋼琴前面,按著琴鍵細聽,並努力彈出他曾經聽到過的音樂。壹次,莫紮特的父親和朋友壹起回家,看到4歲的莫紮特正坐在桌旁寫東西。父親問他在幹什麽,莫紮特說他正在寫鋼琴協奏曲。父親把五線譜紙拿過來壹看,激動得流出了眼淚,他對朋友說:“妳看,他寫的這些又正確又富有意義啊!”天資加上勤奮和用心,這就是神童莫紮特!

藝術生涯

(1762~1773)1762年,6歲的莫紮特在父親的帶領下到慕尼黑、維也納、普雷斯堡作了壹次試驗性的巡回演出,獲得成功。

1763年6月~1773年3月,他們先後到德國、比利時、法國、英國、荷蘭、意大利等國作為期10年的旅行演出均獲成功。這些旅行演出對莫紮特的藝術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他有機會接觸到歐洲當代最先進的音樂藝術——意大利歌劇、法國歌劇、德國的器樂,又結識了作曲家J.C.巴赫G.B.馬蒂尼、G.B.薩馬蒂尼等,跟他們學習作曲技術,這使他以後能夠成為他那個時代在創作上風格最為廣泛的壹位作曲家。少年莫紮特在旅行演出中壹方面熏染了貴族上流社會的風尚禮儀和華麗的藝術風格,另方面因處於市民音樂家的低下地位,也養成了清高自傲、蔑視權貴的性格。而帶有商業性質的繁重的演出任務,又摧殘了他的健康。

方仲永的悲劇並沒有發生在他身上,可見他爸爸的造神運動完成得比較好,是我國那個仲永的爸爸太蠢了。

這壹時期,莫紮特在倫敦出版了6首哈普西科德和小提琴(或長笛)的奏鳴曲,寫作了3首交響曲和歌劇《虛偽的善意》(1768)、《巴斯蒂安與巴斯蒂娜》(1768)、《本都國王米特裏達特》(1770)、《盧齊奧·西拉》(1772)等作品。有些作品反映了他受J.C.巴赫的影響。這壹時期的作品已經顯示莫紮特創作體裁的廣泛性和他對歌劇創作的興趣。

成熟時期(1774~1781)1773年底,莫紮特返回薩爾茨堡,在父親的輔導下,彌補被中斷了的音樂與文化的學習,同時利用旅行中獲得的知識與素材,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包括歌劇《假園丁》(1775)和《牧人王》(1775)。

這時已經成人的莫紮特,對自己卑微的奴仆地位感到不滿。為了爭取人身與創作的自由,他經過激烈的鬥爭,終於在1777年9月獲得大主教的同意,又跟母親進行了兩年的旅行演出。為了另謀職位,以便永遠離開薩爾茨堡,他先後在慕尼黑和曼海姆教學、演出,進壹步加深了對不平等制度的認識和體會。在曼海姆時,他得到壹些市民音樂家的幫助與同情,並接觸到當時歐洲重要的曼海姆樂派,聽到第壹流管弦樂隊的演奏。1778年5月,他回到巴黎,由於母親病逝,加上未能謀到職位,不得不在1779年1月返回薩爾茨堡。

這壹時期,莫紮特在曼海姆創作了2首長笛協奏曲1首雙簧管協奏曲、7首鋼琴小提琴奏鳴曲、3首鋼琴奏鳴曲,這些作品反映了曼海姆樂派的影響。在巴黎,他還寫了《巴黎》交響曲、交響協奏曲、管弦樂序曲、長笛和豎琴協奏曲、長笛弦樂四重奏、4首鋼琴變奏曲、4首鋼琴奏鳴曲等。第2次途經曼海姆時,寫了壹些宗教音樂3部交響曲、小提琴中提琴的交響協奏曲、小夜曲、嬉遊曲、兩架鋼琴的協奏曲、3首風琴協奏曲等。1780年完成了歌劇《伊多梅紐》的創作。

這壹時期莫紮特的作品,在內容上反映了當時狂飆運動思潮的影響,在形式上出現了新的要素,如奏毒鳴曲式第1樂章的呈示部,出現了與第1主題相對比的第2(或更多的)主題在再現部中,常常改換主題出現的次序,有時對主題材料也進行了不同於呈示部的處理,在第1、2樂章間,有了強烈的力度對比等等。這些手法,增強了他的音樂作品的戲劇性,使古典奏鳴曲式進壹步形成。

維也納時期(1781~1791)莫紮特再也無法忍受大主教的淩辱,毅然向大主教提出了辭職,到維也納謀生。他是奧地利歷史上第壹個有勇氣和決心擺脫宮廷和教會,維護個人尊嚴的作曲家。但是以後他雖然名義上是壹位自由作曲家,實際上仍然無力抗爭封建社會對他的壓迫。生活的磨難對他的思想和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維也納的10年,成為他創作中最重要的10年。1781年,他和大主教決裂後,寫出了著名的歌劇《後宮誘逃》。該劇於1782年7月首演,獲得很大成功。1782年,他在沒有征得父親的同意的情況下,同壹位曼海姆音樂家的女兒康施坦絲·韋伯結了婚。莫紮特和當時正在維也納的J海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向海頓學習了四重奏和交響曲創作的經驗,並寫了6首弦樂四重奏贈送給海頓。1784年,他參加了“***濟會”(也叫兄弟會,是拿破倫在埃及創建的,宣言自由平等,兄弟之愛),是維也納第八支部的成員。他熱心地參加了這個帶有資產階級啟蒙思想色彩的秘密宗教團體的活動,對它所宣揚的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有強烈***鳴,並在這種思想的啟示下寫出了許多作品。

他對王權的掙紮與抵抗終於有了壹些成果,其中壹個就是他的初戀情人瑪麗·安托內特在***濟會思想的帶領下被法國被起義的暴民拖出去斬首了。

1785年,壹度倒閉了的維也納民族劇院恢復,莫紮特有了從事歌劇創作的機會。他寫了壹部滑稽戲《劇院經理》(1786年演出)。1786年完成並上演了《費加羅的婚姻》,該劇的影響很大,甚至在布拉格也家喻戶曉。1787年《唐璜》完成並得到演出。 在維也納,莫紮特發現了J.S.巴赫的作品。他對巴赫的復調技法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和研究。這對他後期的創作起了重要影響。(巴赫曾經被推薦送去做閹伶,但由於沒足夠的錢交手術費,改往鋼琴的領域發展了。)

1789年4月,貧困中的莫紮特,由他的學生卡爾·利希諾夫斯基公爵帶領,到柏林,德累斯頓,萊比錫等地演出。雖然轟動壹時,卻未能解脫他的經濟困境。1790年1月,他的歌劇《女人心》上演。2月,皇帝去世,莫紮特向繼任皇帝利奧波德二世請求接任宮廷樂長L.霍夫曼的職位,得到同意,但未實現。1791年,他寫了歌劇《蒂托的仁慈》,未獲成功。同年9月寫了最後壹部歌劇《魔笛》,並在重病中寫作大型宗教音樂作品《安魂曲》,未能全部完成,便與世長辭了。死後被葬在維也納貧民公墓的壹個不知名的地方。

創作

莫紮特的短暫壹生寫出了大量的音樂作品,體裁形式涉及到各個領域,留下了許多不朽的傑作。

歌劇:

莫紮特的主要創作領域是歌劇。他壹生的36年中,有25年在從事歌劇創作,***寫了20余部。其中《費加羅的婚姻》、《唐璜》和《魔笛》最具代表性。

《費加羅的婚姻》取材於當時在奧地利被禁演的P.A.C.de博馬舍的話劇,歌劇腳本由意大利詩人L.達·蓬泰改編,1786年首演。改編後的腳本雖然削弱了原劇對封建社會的抨擊,增添了抒情性的描寫,但仍不失原作的批判精神而且揭露和諷刺了以伯爵為代表的封建貴族的虛偽和驕奢淫逸的生活,頌揚了以費加羅、蘇珊娜為代表的“第三等級”人民正直、機智、勇敢的品質,表現了同封建主義鬥爭必勝的樂觀主義精神。莫紮特這部歌劇的主要貢獻是沒有沿用當時流行的意大利趣歌劇的滑稽誇張、和雜耍式的手法,而著重描繪了人物的性格,進行了心理刻劃,增強了歌劇的抒情性,並在劇中發揮了重唱的技巧和表現力。

《唐璜》的腳本也自達·蓬泰改編。1787年首演。它取材於西班牙壹個有名的民間傳說。當時,該傳說有各種版本廣泛流傳於歐洲各國,並已有話劇、歌劇、芭蕾等藝術形式,莫紮特和達·蓬泰選用了G.貝爾塔蒂的歌劇腳本《石客記》(意大利作曲家G.加紮尼加作曲),在劇情和人物方面作了較大的改動。通過貴族唐璜這個矛盾的人物及其欺騙、損害婦女行為的可鄙下場,揭露了封建貴族的腐爛生活,同時又肯定了主人翁蔑視封建禮教,追求幸福的壹面。這是壹部具有倫理道德意義的歌劇,反映了18世紀80年代末開始的德奧知識界對道德倫理問題的興趣和關心。它是莫紮特在意大利趣歌劇的基礎上發展歌劇式戲劇的重要作品。在處理這部歌劇的音樂時,莫紮特加強了對人物的心理刻劃,使人物的形象更為復雜、真實,同時運用戲劇化的重唱,增強歌劇的矛盾沖突。

《魔笛》是莫紮特1791年逝世前幾個月寫完和演出的最後壹部歌劇。其腳本是由莫紮特的老朋友熱心於德國民族歌劇的壹座小劇院經理E.希卡內德提議並編寫的。歌劇取材於維蘭德的神話《露露》。通過主人公為追求理想而進行艱苦鬥爭,最後取得勝利的故事,歌頌了光明必將戰勝黑暗的思想。這部歌劇所反映的思想,和莫紮特追求啟蒙主義和對“***濟會”的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有密切的關系。其中幾個主要角色可能隱喻了當時社會現實中的人物。例如大祭司薩拉斯特羅使人聯想到前不久去世的***濟會首腦、莫紮特的朋友博恩。莫紮特采用了典型的新教眾贊歌式的音樂塑造,使他的音樂具有莊嚴、崇高的性質;反面角色夜後,則可能是影射瑪麗亞·特蕾西亞(她在位期間曾鎮壓***濟會),這個角色需自技巧較高的花腔女高音扮演,其音樂表演難度較大而沒有內在的感情,劇中的英雄塔米諾王子可能是比喻同情***濟會的約瑟夫二世,他的音樂優美動人,采用的是正歌劇中的抒情詠嘆調,帕米娜是人民高尚精神的象征,音樂十分優美,半人半鳥的幻奇性人物帕帕蓋諾及其妻子是勞動人民的化身,他們的音樂帶有鮮明的德奧民間風格。這部歌劇是莫紮特在德國及奧地利歌唱劇和神話劇的基礎上,發展德國民族童話歌劇的代表作,它標誌著18世紀德奧小歌劇發展告壹段落,並為後來德國的浪漫主義歌劇的產生打下了基礎,成為後者的先驅。

交響曲

莫紮特壹***寫了約50部交響曲,其中41部有編號,並象其他器樂作品壹樣可以分為若幹組。交響曲大部分是早年受各種不同音樂風格影響寫成的,因而帶有模仿不同風格的痕跡。其中可以看到J.C.巴赫,G.C.瓦根賽爾M.G.莫恩,特別是海頓以及以J.斯塔米茨為代表的曼海姆樂派等風格的影響。

莫紮特最有代表性的交響曲有7部。其中《第三十壹交響曲》(《巴黎》)是為當時歐洲最傑出的交響樂團之壹的巴黎交響樂團譜寫的,具有巴黎的音樂風格和豐富的音響,《第三十五交響曲》(《哈夫納》)實際上是壹首小夜曲,《第三十八交響曲》(《布拉格》)常被人們稱作“沒有小步舞曲的交響曲”,它只有3個樂章,不再是對意大利交響曲的風格模仿,而是壹部地道的維也納交響曲,《第三十六交響曲》(《林茨》)反映了莫紮特受海頓交響曲創作的影響。

莫紮特的最後3部交響曲——降E大調、g小調和C大調交響曲是他最優秀的交響樂作品。它們都寫於1788年6~8月的6個星期之內。人們通常將它們劃歸為壹個組,但三者之間各有其特點:降E大調《第三十九交響曲》明朗愉快,充滿了詩意;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富有戲劇性,有海頓式的樂觀主義情緒,但在技法上又完全不同於海頓,被稱為莫紮特的“英雄”交響曲;C大調《第四十壹交響曲》(通常被稱為《朱庇特》)宏偉豪邁,樂觀向上,預示了L.van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的出現。

莫紮特的交響曲(尤其最後3首),是貝多芬之前的全部交響曲創作的最高成就。他的突出貢獻在於重視各樂章之間以及樂章中的主題之間的對比性。

協奏曲

是除歌劇以外,莫紮特在音樂創作上貢獻最為突出的體裁之壹。他壹生寫了50余部各種獨奏樂器與樂隊的協奏曲。這些作品在巴羅克協奏曲的基礎上,確立了18世紀古典主義協奏曲的結構原則:3個樂章對比並置的套曲結構(第1樂章奏鳴曲式,第2樂章是類似詠嘆調式的抒情樂章,第3樂章具有舞蹈性或通俗性格);雙呈示部,獨奏樂器有技巧性的華彩段等。同時加強了獨奏樂器的地位,強調了它不同於協奏樂隊的音樂性格。由於莫紮特的這些成就,使協奏曲不再片面表現技巧,而使之具有與交響曲同樣深刻的意義。莫紮特成為近代協奏曲形式的創始人。

在莫紮特的協奏曲中,鋼琴協奏曲占有突出的地位。***寫了27部,其中代表作有d小調、c小調、A大調等。此外,還有7首小提琴協奏曲,其中G大調、A大調、D大調的3首比較突出。在管樂協奏曲方面,《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也很突出。其他是4首圓號協奏曲,1首《長笛豎琴協奏曲》等。

奏鳴曲套曲

莫紮特寫了17部鋼琴奏鳴曲、6部小提琴奏鳴曲和35部鋼琴小提琴奏鳴曲等,對古典奏鳴曲套曲的發展有壹定的貢獻,確立了維也納古典樂派3個樂章的奏鳴曲套曲形式。在鋼琴奏鳴曲方面,他完成了從哈普西科德風格到鋼琴風格的過渡。在他80年代的鋼琴奏鳴曲中,已使鋼琴的效果和音域得到了發揮,如《A大調鋼琴奏鳴曲》(1783)《c小調奏鳴曲》(1785)等。前者體現了他的生活風俗性的特點,後者顯示了尖銳的對比並置與戲劇性的力量,預示了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誕生。莫紮特的鋼琴小提琴奏鳴曲,從意大利A.科雷利G.B.薩馬蒂尼等人的影響中逐步解放出來,形成了自己獨立的風格。從1778年開始,莫紮特就將鋼琴和小提琴兩件樂器擺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如降E大調(1781)、降B大調(1784)、降E大調(1785)、A大調(1787)等幾首都較成功。

室內樂

在莫紮特寫作的23首弦樂四重奏中,最好的是獻給海頓的6首(1773),它們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莫紮特的思想和風格——真摯親切、明快開朗的性格和樂觀主義的精神狀態。與海頓、貝多芬不同的是莫紮特的天才不是表現在四重奏方面,而表現在五重奏上。其中最為突出的是《C大調弦樂五重奏》(1787)和《g小調弦樂五重奏》(1787)。前者在曲式結構、主題處理等方面有創新,後者是壹部悲劇性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憂慮與思考。此外,《A大調單簧管五重奏》和幾首中提琴五重奏也被譽為他的代表作。

宗教音樂

由於職務的關系,宗教音樂在莫紮特的作品中占有很大部分。其中以他臨終前創作的《追思曲》最有代表性。這部作品註入了作者對整個人生的深刻感受,表現了他作為市民音樂家壹生所遭受到剝削、屈辱冷遇、貧困的痛苦和他對光明歡樂始終不渝的追求與向往。莫紮特寫了樂曲的大部分,剩下的由他的學生F.X.敘斯邁爾忠實地按照他的計劃和風格予以完成,並於1793年12月以瓦爾澤格伯爵作曲的名義演出。

莫紮特這部《安魂曲》使用的是傳統的《安魂曲》形式,用的是拉丁文歌詞,非常真摯、動人。莫紮特壹生直到窮極潦倒之時,在他的音樂中也壹直沒有痛苦,而只有純凈的歡樂。這部臨終前的作品仍是如此,只有那種在天國的光芒照耀著他的感覺。

安魂曲的結構:

ⅠIntroitus 進堂詠

Ⅱ Kyrie 垂憐經

Ⅲ Sequenz 繼抒詠

1. Dies irae 末日經

2. Tuba mirum 神奇號聲

3. Rex tremendae 赫赫君王

4. Recordare 求妳垂憐

5. Confutatis 受判之徒

6. Lacrimosa 愛憐頌

IV Offertorium 奉獻經

1. Domine Jesu 聖主耶穌

2. Hostias 犧牲祈禱

V Sanctus 聖哉經

Ⅵ Benedictus 迎主曲

Ⅶ Agnus Dei 羔羊贊

Ⅷ Communio 領主曲

其它

除上述各種體裁外,莫紮特還寫了大量的嬉遊曲小夜曲、舞曲等。在這些風俗性的作品中,莫紮特采用了民間音樂的因素。反映了他和民間音樂的聯系,它們大都具有輕松活潑的特點。其中《G大調弦樂小夜曲》影響較大,它既包含了清新、生動活潑的情緒,又具有寬廣、純樸的抒情性。 總的說來,莫紮特的創作成就遍及各個音樂領域。它們反映了18世紀末,處在被壓迫地位的德奧知識分子擺脫封建專制主義的羈絆,對美好社會和光明、正義人的尊嚴的追求。他的音樂風格具有誠摯、細膩、通俗優雅、輕靈、流麗的特征,大都充滿了樂觀主義的情緒,反映了上升時期的德奧資產階級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在維也納後期的創作中,也出現了悲劇性、戲劇性的風格,對社會矛盾的反映更趨深刻。

辭世

莫紮特去世後,屍骨安葬在聖馬克斯墓地。 地址:St. Marx Friedhof, Leberstrasse 6-8, 1110 Wien。

他的墓碑於壹八九壹年從聖馬克思墓地移到了中央陵園名人墓地32A的第55號墓穴,莫紮特的壹座大理石紀念像創作於壹八九六年,如今這座塑像坐落在城堡花園,是遊客們樂於觀光的地方。

作品列表

Wolfgang Amadeus Mozart(沃爾夫岡·阿瑪迪烏斯·莫紮特 1756-1791) 列表

交響曲:

第1交響曲,降E大調,K16(伯姆指揮柏林愛樂)

第2交響曲,(疑作)(Naxos,沃德指揮北方室內管弦樂團)

第4交響曲,D大調,K.19(伯姆指揮柏林愛樂)

第5交響曲,降B大調,K.22(伯姆指揮柏林愛樂)

第6交響曲,F大調,K43(1767)

第7交響曲,D大調,K45(1768)

第8交響曲,F大調,K48(1768)

第9交響曲,C大調,K73(1771)

第10交響曲,G大調,K74(1770)

第11交響曲,D大調,K84(1770)

第12交響曲,G大調,K110(1771)

第13交響曲,F大調,K112(1771)

第14交響曲,A大調,K114(1771)

第15交響曲,G大調,K124(1772)

第16交響曲,C大調,K128(1772)

第17交響曲,G大調,K129(1772)

第18交響曲,F大調,K130(1772)

第19交響曲,降E大調,K132(1772)

第20交響曲,D大調,K133(1772)

第21交響曲,A大調,K134(1772)

第22交響曲,C大調,K162(1773)

第23交響曲,D大調,K181(1773)

第24交響曲,降B大調,K182(1773)

第25交響曲,g小調,K168

全曲(伯恩斯坦指揮維也納愛樂)

第壹樂章(馬裏納指揮聖馬丁樂團)

第26交響曲,降E大調,《塔莫斯》序曲,K184(1773)

第27交響曲,G大調,K199(1773)

第28交響曲,C大調,K200(1773)

第29交響曲,A大調,K201(1774)(Otmar Suitner指揮Staatskapelle Dresden)

第30交響曲,D大調,K202(1774)

第31交響曲《巴黎》,D大調,K297(1778)

第32交響曲,G大調,可能是歌劇《紮伊德》“Zaide”,K344序曲 (1779)(馬格指揮倫敦交響樂團)

第33交響曲,降B大調,K319(1779)

卡克萊伯指揮巴伐利亞國立管弦樂團DVD版

約胡姆指揮班貝格交響樂團

第34交響曲,C大調,K338(1780)

哈農庫特指揮阿姆斯特丹音樂會堂樂團

第35交響曲《哈夫納》,D大調,K385

第二樂章,哈農庫特指揮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

第36交響曲《林茨》,C大調,K425

第壹樂章,哈農庫特指揮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

全曲(克萊伯版)

第37交響曲,G大調,K444,(1783)(僅作引子,其余為M.海頓所作,在海頓的作品編號中為MH334,1783年完成)(暫無)

第38交響曲《布拉格》,D大調,K504

全曲(克倫貝勒指揮柏林戰時廣播交響樂團)

全曲(伯姆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

第39交響曲,降E大調,K543

第三樂章(演奏者不詳)

第三樂章(朱裏尼/柏林愛樂)

全曲(伯姆指揮柏林愛樂)

第40交響曲,g小調,K550

第壹樂章(旺德指揮北德廣播交響樂團)

第壹樂章(伯姆指揮維也納愛樂)

第壹樂章(伯姆指揮柏林愛樂)

第壹樂章(托斯卡尼尼指揮NBC交響樂團)

第二樂章(伯姆指揮柏林愛樂)

第三樂章(伯姆指揮柏林愛樂)

第四樂章(伯姆指揮柏林愛樂)

四合壹版(富特文革勒+瓦爾特+卡拉揚+老克萊伯)(維也納愛樂+哥倫比亞交響+柏林愛樂+倫敦愛樂)

第41號交響曲《朱庇特》,C大調,K551

第壹樂章(伯姆指揮柏林愛樂)

第壹樂章(伯恩斯坦指揮維也納愛樂)

全曲(伯姆指揮柏林愛樂)

全曲(伯恩斯坦指揮紐約愛樂樂團)

全曲(史科瓦澤夫斯基指揮日本讀賣交響樂團)

第43號交響曲,KV76

全曲(格拉夫指揮薩爾茨堡莫紮特管弦樂團)

其他管弦樂作品:

遣興曲 K63,第五樂章(NAXOS,內拉特指揮薩爾茨堡室內樂團)

遣興曲 K99,第七樂章(NAXOS,內拉特指揮薩爾茨堡室內樂團)

第2號嬉遊曲之1,D大調,K131(NAXOS內塔指揮伊斯特羅波利坦樂團)

第2號嬉遊曲之2,D大調,K136(山度·威格指揮薩爾茲堡莫紮特管弦樂團演奏)

第2號嬉遊曲之3,降B大調,K137(山度·威格指揮薩爾茲堡莫紮特管弦樂團演奏)

第2號嬉遊曲之4,F大調,K138 第3樂章(庫普曼指揮阿姆斯特丹巴洛克樂團)

第2號嬉遊曲之4,F大調,K138(山度·威格指揮Camerata Salzburg樂團)

第11號嬉遊曲 K251,第三樂章,稍快的快板(聖馬丁室內合奏團)

第12號嬉遊曲 K252,第三樂章,波蘭舞曲(霍利格爾管樂合奏團)

第14號嬉遊曲 K270,第二樂章,小行板(霍利格爾管樂合奏團)

第15號嬉遊曲 K287,第四樂章(聖馬丁室內合奏團)

第16號嬉遊曲 K289,第壹樂章(荷蘭管樂合奏團)

第17嬉遊曲K334,第三樂章,小步舞曲(聖馬丁室內合奏團)

第17嬉遊曲K334,第三樂章,小步舞曲(演奏者不詳)

第1號小夜曲,D大調,K100,第六樂章(博斯科夫斯基指揮維也納莫紮特合奏團演奏)

第3號小夜曲,D大調,K185,第二樂章(NAXOS,內拉特指揮薩爾茨堡室內樂團)

第3號小夜曲,D大調,K185,第六樂章(馬裏納指揮聖馬丁室內樂團)

第4號小夜曲,D大調,K203,第八樂章(NAXOS,內拉特指揮薩爾茨堡室內樂團)

D大調進行曲K215和第5號小夜曲,D大調,K204第壹樂章(馬裏納指揮聖馬丁樂團)

第6號小夜曲,D大調,K239,“月下小夜曲”(Serenata Notturna)

第壹樂章:進行曲(伯姆指揮柏林愛樂)

全曲(SandorVegh指揮薩爾茨堡莫紮特音樂學院樂團)

第7號小夜曲,D大調,K250,“哈夫納小夜曲”

第四樂章:回旋曲(伯姆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

第9號小夜曲,D大調,K320

全曲(伯姆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

第六樂章,小步舞曲(伯姆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

第10號小夜曲,降B大調,K361

第三樂章(NAXOS,德國管樂家重奏團)

第七樂章(NAXOS,德國管樂家重奏團)

全曲(伯姆指揮柏林愛樂管樂團)

全曲(富特文革勒指揮維也納演奏家樂團)

第11小夜曲,降E大調,K375(芝加哥交響樂團/ 莫斯科愛樂)

第12小夜曲,C小調,K388(邁耶爾管樂合奏團)

第13號小夜曲,《G大調弦樂小夜曲》(K525)

第壹樂章(瓦爾特指揮哥倫比亞交響樂團,CBS報紙版)

第壹樂章(Traunfellner指揮維也納室內愛樂樂隊)

第四樂章:(伯姆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

全曲(馬裏納指揮聖馬丁樂團EMI-LD版)

全曲(馬裏納指揮聖馬丁樂團PhlipsCD版)

第壹樂章(室內樂團版,馬裏納指揮聖馬丁室內樂團)

音樂玩笑(F大調,K522)

(菲拉德指揮菲拉德室內管弦樂團)

(奧菲斯室內樂團)

德國舞曲,K605,第3首“雪橇”(博斯科夫斯基指揮維也納莫紮特合奏團)

德國舞曲 K586 No.5(Johannes Wildner指揮Capella Istropolitana)NAXOS8.550412

英雄科堡之勝利(K587)

(奧菲斯室內樂團)

Promenade en Traineau(裏德/慕尼黑藝術家管弦樂團)

(馬裏納指揮聖馬丁室內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