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戰時北洋除了兩艘(定遠、鎮遠)7000噸的大艦以外,剩下的什麽來遠,致遠,靖遠……等等都是壹兩千噸的小型軍艦。北洋水師的戰鬥力是圍繞鎮遠和定遠展開的,遺憾的是鎮遠和定遠的主炮炮彈嚴重不足。反觀日本4000多噸的軍艦就達11艘之多。再加上炮彈威力,航速,速射炮等等方面的差距,失敗是必然的。因為雙方根本就不是壹個級別的艦隊。
北洋水師沒有速射炮,都是加農炮,上彈時間長,射擊距離比日本艦船遠,在加上清政府不給北洋水師足夠的軍費,所以用的是比較差的煤,這就導致航速達不到原本的航速,就是說速度跟不上去。所以正確的戰術是邊打邊退,以遠距離射擊為主,不應該平行對射。
日本軍艦大多有側身炮,而北洋水師軍艦只有艦頭炮與艦尾炮,這就不是壹點點吃虧了。在海上波濤洶湧,艦身起伏不定,光憑艦首炮的點射很難命中,而側身炮是齊射,命中率要高得多。
裝備是壹方面,人員的戰鬥意識,高層的戰鬥絕心,裝備的代差,主要是當時日本都有。海戰輸,陸戰輸。
? ?
北洋水師在成立時確實占盡了優勢,當時主戰派確實在清庭中占有壹定優勢,裝備和人才培養上我們對海軍投入了很多,當時的北洋艦隊是世界第七、亞洲第壹,而且我們的海軍人才我敢說世界第壹,為什麽呢?壹是當時的海戰還不是陸海空協同作戰,我們沿海人員廣闊,會水和駕馭小船的漁民也很多。不需要現在高精尖技術人才駕馭導彈、潛艇等,只需要六分儀和兩邊三角尺、指南針就夠了。
但是事在人為,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我們應該吸取教訓。
壹是人才的使用。北洋艦隊的海員配置和我們現在的社會配置相近,北洋艦隊海員配置劃分太多,有旗人和漢人,旗人軍官比漢人軍官自然而然的高了壹個級別,水兵更完,有正式水兵和水勇。作為社會壹些不重要的部門可以馬馬虎虎,但是艦艇上只有那麽多戰鬥位置,同工不同酬就導致無法發揮崗位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漢人軍官怎麽幹也幹不過旗人軍官,水勇的技術再好也享受不到水兵的待遇,這就導致了大家怎麽會愛崗敬業?怎麽會熟練掌握戰鬥技術?
二是人才使用的延伸壹,沒有了愛崗敬業的大氛圍。就出現了在船上隨意的曬衣物等軍心渙散的事件發生,東鄉平八郎登上定遠號之後竟然發現了壹個不可思議的現象,在定遠號上清朝的水兵們正在兩個主炮的炮管上晾曬衣服。主力艦上的主炮象征著這艘戰艦的戰鬥力,而對於出訪日本的主力艦定遠號來說定遠號上的主力炮更是象征了大清的海軍實力。而定遠號上的水兵卻對主炮沒有絲毫的敬意,東鄉平八郎看到這番景象頓時寬下心來了。
三是事在人為。清廷後期將海軍軍費用作比如慈禧太後的壽辰等非軍務活動方面。更加讓我們的海軍如摧枯拉朽般崩潰了。
歷史給了我們太多的警示。
? ?
中日都在變法圖強,中國的洋務運動也搞得有聲有色,這壹場賭上國運的戰爭都有贏得實力。結果種種原因堆在壹起,清朝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