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有家長說孩子不是讀書的料,其實這只是給孩子和自己不努力找個借口,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與生俱來的?讀書的料?,那些認為有人天生成績好的觀點,其實是謬論。
工作10幾年,我基本上沒有見過依靠天賦就能學好的,尤其是在中國這樣的考試制度下,僅憑天賦不可能成績很好,套用壹句流行語:妳努力的程度,遠遠沒到拼天賦的時候。
很多人誤把後天的培養,當成了天賦,比如有些人到了高中說誰誰有學習數學的天賦,誰誰 有學習英語的天賦,殊不知這些都是前期大量積累和培養的結果。成績好的學生,有這些原因,而這些原因都和天賦關系不大,主要源於後天的培養。
第壹、有良好的家庭培養
家庭對壹個孩子的學習太重要了,甚至可以說超過學校和老師的作用,中國的高考狀元,多數出自教師或者公務員家庭,也充分說明這壹點。中國那麽多?神童?,很多人都認為是天賦,但是實際上只是他們比別人努力得更早而已,2歲的孩子,妳還對他溺愛時,別人已經開始教孩子認字或者數數了,比如?神童?張炘煬,2歲半就認識1000多字,是因為他爸爸每天拿著木棍,走到哪在地上寫到哪,才有了這樣的結果;?神童?田曉菲4歲就能寫詩,這是因為她父親本身就是山大高材生,文學工作者。這種例子,數不勝數。
第二、有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心
今年高考,山東的?大胡子哥?火了,在壹片哀嚎聲中,他的數學竟然考了滿分,如此優秀的數學成績,靠的是他對數學的濃厚興趣,早在初壹的時候,他就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做數學題,在他看來是遊戲,是享受,沒有燒腦,沒有痛苦,於是在初二時,他自習完初中數學教材,初三時他開始自學高三教材,中考結束,他已經學完了高中數學課程。沒有興趣,很難學好,別人認為枯燥的數學題,他做題卻感覺和吃好吃的壹樣快樂。
前兩天聊天時,提到鄰居家壹個孩子學習很好,他在五六歲時,看到別人開挖掘機工作,就壹直盯著看,問他為什麽看,他說看看學會了,長大了也開挖掘機。因為有這種好奇心和興趣,他在學習上也非常優秀。
第三、有目標,有追求,有榜樣
在農村,大學生經常?成窩出?,有人說是祖墳的問題,其實不然。壹個農民家庭,父母沒有文化,家裏三個孩子,兩個大學生,壹個初中沒畢業。老大因為幹農活多,小小年紀被當成勞動力使用,所以討厭幹農活,所以努力學習改變命運。老二和老大年齡接近,處處以老大為榜樣,老大會的他很快就會了,所以成績也非常好。老三和兩個哥哥年齡差距大,他沒經歷過老大的痛苦,也沒有受到兩個哥哥學習的影響,所以變得貪玩,不愛學習,最後沒考上高中。
第四、有意誌力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認為:那些學習好的學生,往往都是老實巴交的孩子,那些活潑的孩子,註意力容易被別的東西吸引,比如老師的穿著打扮,老師對某個學生的態度等。
學習不是壹件輕松快樂的時期,他要求學生要沈下心,耐得住寂寞,所以那些學習好的學生,往往看上去比較老實,實際上是他們的意誌力很強。
數學卷陳景潤被稱為?癡人怪人?,也被譽為?哥德巴赫猜想第壹人?;在壹間6平方米小屋裏,耗去6麻袋草稿紙,他攻克了世界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心無旁騖、癡迷研究,他曾說?時間是個常數,花掉壹天等於浪費24小時。?
再聰明的人,沒有意誌力,也不會取得成功,而意誌力的培養,也和後天的因素有關。
所以,這些被往往被看作是天賦的東西,實際上多數都是後天的培養,因此過度強調天賦,其實就是為了給失敗和懶惰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