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含光”兩字連用時,則有“含弘光大”之意,如華色含光,所以,我們現在可以將“含光”理解為包容、寬大、兼容之意。
說到含光門,它是隋唐長安城皇城南墻偏西壹處城門,唐末長安城改建後,從五代到宋,含光門也還使用過。元代,含光門被封填進城墻中,到了上世紀80年代,隨著唐代含光門遺址的發掘,含光門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
那麽“含光”二字究竟是什麽意思呢?據西安唐含光門遺址博物館工作人員的考證,“含”字在古漢語中意為包容、寬容;“光”則有明亮、寬廣、深遠之意。而在中國古代,“含光”兩字連用時,則有“含弘光大”之意,如華色含光,所以,我們現在可以將“含光”理解為包容、寬大、兼容之意。
唐皇城禮儀之門、行政之門
追溯含光門的歷史,已經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公元582年,隋開皇二年,經過宇文愷、賀婁子幹兩位設計師的周密設計,壹座有84平方公裏的城市,破土動工了。作為大興城皇城壹側的含光門,大致也是在這個時期被修建起來的。
從現在西安唐含光門遺址博物館保存的唐含光門遺址來看,其夯土保存達8米以上,也就是說,隋唐的含光門門洞,最起碼身高8米。三個門道的尺寸清晰,東、西兩門道的寬度分均5.3米,中間門道寬度為5.5米,含光門進深處長度為19.6米。考古發現證明,含光門內兩側都有砌磚,有過梁式門道,門上有門樓。含光門遺址博物館工作人員說:“唐代的城門樓建築體量都很大,比現在西安城墻上的箭樓要大很多。”
含光門內還有能登上門樓的馬道,在門西側,緊貼城墻。通過考古發掘,研究人員還揭開了含光門昔日“行路”歷史。中門道作為權貴門道,利用率低,所以幾乎沒有維修過,基本上保留著大唐初期砌門的材料與形制,大氣精致;東、西門道多次維修,基本上保留著晚唐時期粗糙的磚砌形制。每個門道砌磚上都抹有白灰墻皮。門道上車轍還在。每個門道中部的石質門檻還存留著。門道過梁和門樓的柱礎等都完好保留著。
含光門作為隋唐長安城皇城南墻壹道重要的城門,連接著外郭城和當時的政府工作區。隋唐兩代許多皇帝、文武官員、外國使節都曾經從這裏通過。
在唐代,含光門是壹個無人不知的地方。含光門內連接著含光門大街,大街向北直通皇帝所在的宮城。含光門的東北角,也就是含光門大街的東邊,就是鴻臚寺和鴻臚客館,鴻臚寺是當時專門負責管理外交、民族事務的機構,鴻臚客館則有些相當於今天的釣魚臺國賓館,唐代所有的外事接待活動都要經過含光門街。試想,開放包容的大唐王朝,常常會迎來來自世界各地,膚色、語言各不相同的使節,將他們進入皇城的必經之門命名為“含光門”,這便體現了唐代的包容、兼容之氣。
唐代經濟繁榮、國力昌盛,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望,當時和唐朝通使、交好的國家有70多個,主要有朝鮮、日本;東南亞的天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泥婆羅(尼泊爾)、獅子國(斯裏蘭卡)等;中亞、西亞、歐非諸國如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佛林(東羅馬)等。唐德宗時,壹次外國使者入唐而不能返回,四千多人就住在鴻臚寺旁,膳食、供養均由鴻臚寺負責;皇帝還敕批建立“秦寺”(即清真寺),便於他們禮拜。
這些國家的使節、商賈、貴族、學者、藝術家和僧侶,經常入唐貿易和訪問。隋唐含光門還與西市隔街相望。當年各國的官員、絲綢客商就是通過含光門,進入西市,然後再西行到達中亞和西亞。可以說,含光門是絲綢之路在長安城的壹個重要節點。
隋唐含光門內的西北邊,是隋唐長安的社稷壇。社稷壇也稱大社、太社、是歷代帝王祭祀土神與谷神的祭壇所在,是王朝政權的標誌和代稱。
迄今所見最完好的隋唐長安城門遺址
唐朝末年,藩鎮林立,烽煙四起,長安城在連年的戰爭中幾乎化為灰燼。唐昭宗天佑元年(904)長安城遭受了毀滅性的破壞,同時也失去了國都的地位。駐守這裏的韓建放棄了破爛不堪的外郭城和宮城,重修了皇城,作為防守長安的堡壘,史稱“新城”。
到了五代時期,長安新城四周***開5道門,其中東西北面各壹道門,南邊兩道門,即偏東的安上門,偏西的含光門。到了宋代,封閉了含光門的西、中門道,僅留東門道作為過道。元明時期,對城墻進行改造,含光門被包裹在城墻內,就此消失了700余年。從此直到清朝、民國以至解放後,含光門都被完好包裹在西安城墻內。這也是含光門遺址為什麽是迄今為止所發現最為完好的隋唐長安城遺址的原因。
20世紀50年代之前,含光門遺址上西半部壹段老城墻倒塌,形成壹個豁口,成為市民來往的通道,50年代後,西安修瀝青馬路,這裏成為出入城的南北通道。含光門遺址的中、西門道之間的隔墻,及兩端門墩又被破壞了,但門址底部仍然保存了下來。
1986年3月,在含光門考古發掘中,千年之前含光門的原夯土高臺,又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含光門雖然不是隋唐皇城南邊最中間的門,但是它是現在唯壹被發掘的、保留下來的壹個城門。
2003年底開始,在西安市政府和文物部門的主持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唐城考古隊又對含光門遺址進行了清理,在城墻底部發現了壹處隋唐皇城過水涵洞遺址。同時對含光門遺址段的城墻斷面展開了考古調查。2006年底開始,在含光門遺址、城墻斷面,和過水涵洞的基礎上,西安唐皇城墻含光門遺址博物館開建了。
城墻斷面展示1400年歷史
今天,我們有幸能目睹隋唐含光門遺址的宏偉。來到西安唐皇城墻含光門遺址博物館,東大廳壹座19.6米寬、37.4米長、最高處8.2米的長方形門址映入眼簾,這就是唐含光門門道遺址。記者看到,在遺址內,文物保護工作者在夯土臺周圍搭起了鋼架,幾位身著白衣的工作人員正在對夯土臺表面進行細致的保護。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於土遺址的保護是壹世界性難題,含光門博物館與陜西師範大學、西北大學、機械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等多家學術機構進行合作,對含光門遺址保護進行全方位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成果。
西大廳展示的城墻斷面讓人驚嘆。這壹段保留完好的城墻斷面,是整個西安城墻內涵最豐富的壹段。它最早建於隋開皇年間。1400多年的歷史在“城墻斷面”上得到了全方位展示。其中,城墻斷面底部中間部分建於隋唐時期,右上狹長部分卻是唐末五代時期的翻修。在這個“斷層”上還可以看到,從宋、元、明、清到近現代每個朝代都留下了印記。
西廳最西面地下廳展示著隋唐長安城皇城過水涵洞。這處涵洞是公元581~582年間建成的,采用了當時先進的磚結構形式,保證了上部沈重城墻的壓力和夯築時的震動不至於對涵洞產生破壞。
在所有的地表工程開始之前,首先要完成城市地下的管道系統,含光門遺址西的過水涵洞,就是其中的壹部分,西安唐皇城墻含光門遺址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說,隋大興城與漢城不同,漢城是先修宮殿後建水利管道系統,而隋大興城建設時,因為是先規劃,再建設,所以首先建設了地下水利系統,很科學。
含光門博物館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保護好含光門遺址,這裏的工作人員和各方專家學者已經做了3年的努力,現在,含光門遺址的保護工作中融入了材料學、測量學、電子監控、環境學、計算機科學、生物學等各門學科,是各種科技力量合作的綜合成果。
隋唐長安城是東方文明史上的壹個奇跡,而含光門遺址是不多的幾處保存至今的,讓我們現在仍能感受隋唐長安城恢弘氣勢的存留,又是唯壹較完整保存下來的隋唐長安城門遺址,它是我們中華文明的見證和瑰寶,保護好它,是我們現代人的歷史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