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雨》口碑和票房為何會倒掛?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檔期,《山楂樹之戀》、《精武風雲:陳真》、《狄仁傑》以及《劍雨》四部國產大片混戰國慶檔,最後《狄仁傑》票房超過2億,成為此次國慶檔混戰的最大贏家。而在四部混戰國慶檔期的電影中,《劍雨》雖然口碑最好,但卻票房成績最差,成為壹個讓很多人感到困惑的問題。 《劍雨》在故事結構上很嚴密,人物也很豐滿,加上導演的控制也能做到揚長避短,影片整體水準獲得業內人士以及影評人的認可是理所應當的。就我個人來說,《劍雨》這部影片在敘事技巧和影片制作上都做到了壹個相當高的水準,說它是《臥虎藏龍》之後最好的華語武俠片,並不為過。但是,壹部電影的制作水準並不是決定影片票房的唯壹元素,《臥虎藏龍》當年在國內的票房成績也很壹般,完全是因為它最後獲得了奧斯卡獎後才墻外開花墻內香。可以說,影片的整體營銷策略才是決定了它最終市場結果的關鍵所在。 從市場賣點的角度來看,導演蘇照彬對於內地電影市場來說,是壹個陌生的導演。因此本片宣傳發行方之前壹直在宣傳中主打本片監制吳宇森,估計也是壹種無奈的選擇。但這種宣傳方法很快遭到了業內人士的質疑,對於目前的國內觀眾來說,導演能夠直接決定觀眾消費,《劍雨》的這種混亂無疑對觀眾的觀影選擇產生了困擾。 而從《劍雨》的演員陣容來看,雖然本片號稱有12個明星出演,但真正能夠讓內地觀眾產生興趣的演員也就只有楊紫瓊和鄭雨盛二人,而楊紫瓊已經多年未在內地市場上有票房成功作品,鄭雨盛作為壹個韓國演員在國內的知名度及市場號召力也很可疑。至於王學圻及大S(徐熙媛)、余文樂等人,以他們的戲份和名氣,只能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 雖然同檔期公映的大片中,在藝術質量上並沒有超越《劍雨》的影片,但對於當下正在爆炸式發展的電影市場來說,包括導演人選、演員陣容和故事類型等因素在內的商業元素則是決定影院排片的關鍵因素,因為影院作為銷售終端,它們自然會力推最暢銷的商品,以此為自己謀求利益最大化。 我個人認為,《劍雨》從故事類型和市場容量來看,如果能夠將成本控制到中等成本(三千萬人民幣左右),那麽本片所面臨的市場回收壓力就不會這麽大,它的市場訴求點也會完全不同。但現在《劍雨》以壹部大片的姿態出現在市場上,並選擇和同檔期的《狄仁傑》、《精武風雲:陳真》壹起公映,那麽它在影院環節就面臨著直接的壓力。我曾經在某家電影院看到,《劍雨》壹天只排了壹場,還是夜裏23:45的場次。雖然可能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但對於影院來說,我們也不必過於苛求影院這種銷售端太過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