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遊戲電競 - 史學家是如何評價明惠宗朱允炆的?他是否是個賢明的君主?

史學家是如何評價明惠宗朱允炆的?他是否是個賢明的君主?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將嫡長子朱標冊立為太子,並對太子朱標寄予厚望。朱標也確實沒有辜負期望,具備成為優秀帝王的潛質。沒想到1392年,太子朱標在奉旨巡視西北地區歸來後染病去世。在太子朱標去世後,朱元璋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重新冊立儲君。傳統的繼承禮法,“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深入中國人的思維中去,雖然這壹繼承禮法有壹定缺陷,但在實際中卻可以最大程度地明確繼承順序,避免家族內部紛爭。所以,自周代以來,這壹繼承制度得以較好地執行貫徹。因此,朱元璋為體現復興漢家禮儀,也為了避免諸子紛爭不休,最終不出意料地選擇了由長房壹系(朱標)繼承皇位,冊立皇長孫朱允炆為皇太孫,而將其余健在的諸位成年皇子排除在外。

總體來看,朱允炆為人仁厚,講究以仁治天下,這也符合“大破大立”的原則,在經歷了洪武皇帝苛政之後,反向而行之,壹張壹弛,可以更好地使帝國發展。正如《明史》所做的評價:

惠帝天資仁厚。踐阼之初,親賢好學,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銳意復古。嘗因病晏朝,尹昌隆進諫,即深自引咎,宣其疏於中外。又除軍衛單丁,減蘇、松重賦,皆惠民之大者。乃革命而後,紀年復稱洪武,嗣是子孫臣庶以紀載為嫌,草野傳疑,不無訛謬。

但是,作為壹個合格的帝王,光講究仁義是幼稚蒼白無力的,朱允炆為人仁厚的另壹面就是性格優柔寡斷,缺乏殺伐決斷的銳氣,講究仁義使得建文帝怕擔上殺叔的罵名,不敢果斷處理。不但被燕王裝瘋賣傻騙過,還把作為人質留在南京的燕王兒子放回北京,使得燕王沒有後顧之憂,並有時間整備軍力,建文帝錯失良機。

此外,建文帝識人不明,用人不當,對不堪大用的文臣武將不能堅決處理。雖然老將耿炳文在山東戰場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功,但也遏制了燕王攻勢,時間拖延下去對朝廷有利,但此時建文帝屢出昏招,由草包李景隆代替出戰,此人葬送了朝廷五十萬大軍,逃回南京後,建文帝並沒有嚴厲處理李景隆,李景隆在朱棣兵臨南京城下時,反而偷開城門獻降,把建文帝推向萬劫不復之地。

朱允炆不是壹個好的統治者,他做事心慈手軟,沒有統治者該有的狠辣;他的軍事智囊團欠缺,敵我實力分析不透徹,處事不穩;他輕松登基稱帝,沒有政治手腕,也不懂人心,更不善於抓住時機。這些都成為他失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