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刺頭深草裏,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淩雲木,直待淩雲始道高。
在浩如煙海的唐詩中,詠物喻理的詩篇是屢見不鮮的。晚唐詩人杜荀鶴所作的《小松》壹詩,是比較著名的壹篇。
這首詩***四句。開頭壹句:“自小刺頭深草裏”,寫小松剛出土時,路邊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沒在“深草裏”。它雖小但並不弱,在“深草”的包圍中,非但不低頭,而且“刺頭”──那長滿松針的頭,又直又硬,壹個勁地向上沖刺,銳不可當。那些弱不禁風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敵的。這裏“刺頭”的“刺”,壹字千鈞,不但準確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點,而且把小松堅強不屈的性格、勇敢戰鬥的精神,活脫脫地勾畫出來了。
“而今漸覺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類中長得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腳底下,可現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當然更不在話下。這裏的“出”字用得精當,不僅顯示了小松由小轉大、發展變化的情景,而且在結構上也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結果,也可以說是未來“淩雲”的先兆。事物發展總是循序漸進的,不可能壹步登天,故小松從“刺頭深草裏”到“出蓬蒿”,只能“漸覺”。
“時人不識淩雲木,直待淩雲始道高。”這裏連說兩個“淩雲”,其含意是不同的。前壹個指的是小松,後壹個指的是大松。大松“淩雲”已成事實時,再來稱贊它們高大,並不說明有眼光,而在小松幼小和小草壹樣貌不驚人時,如能識別,預見到它必將淩雲的發展前途和趨勢,而倍加培養和愛護,為它的成長創造條件,那才是有見識、有意義的。讀這兩句詩,再聯系詩人的遭遇,我們不難品出詩人個中的的苦衷,杜荀鶴出身寒微,雖然年青時就才華橫溢,但由於“帝裏無相識”(《辭九江李郎中入關》),以至屢試不中,報國無門,壹生潦倒。有如埋沒深草裏的“小松”。這裏,詩人以“松”自喻,委婉地表達了對目光短淺的人的批評,對當時社會扼殺人才的痛惜和憤恨之情。同時也點明自己屢試不中,懷才不遇的感慨,抒發“帝”裏無相識的哀嘆。
全詩中對小松的描寫,精煉傳神;描寫和議論,詩情和哲理,幽默和嚴肅,在這首詩中得到有機的統壹,字裏行間,充滿理趣,耐人尋味,是壹首不可多得的詠物喻理的小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