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內城的九個城門是:
1、正陽門:
正陽門,俗稱前門,原名麗正門,原由甕城墻連為壹體,後因修路分割成了兩個部分。但壹般人們也把大柵欄那個地方叫做前門,所以說嚴格意義上來說,前門的概念是壹個區域,範圍是正陽門和它前面的珠寶市、大柵欄等區域,而正陽門是指正陽門城樓和箭樓的統稱。
2、崇文門:
崇文門,元稱文明門,俗稱“哈德門”,“海岱門”。崇文門以甕城左首鎮海寺內鎮海鐵龜著名。此外崇文門稅關之苛也使外埠客商望門生畏。
3、宣武門:
宣武門建於明代,初稱順城門,正統四年改稱宣武。為內城南門之壹。宣武門的命名上遵循了古代“左文右武”的禮制,兩門壹文壹武對應,取“文治武安,江山永固”之意。
4、東直門:
東直門城樓形制同朝陽門,但規制略小,面闊五間通寬1.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5.3米;樓連臺通高34米;甕同西直門,四角皆為直角;東西為62米,南北為68米;南側甕墻辟券門,門上建閘樓。
5、西直門:
西直門是北京內城的九大古城門之壹,自元朝開始就是京畿的重要通行關口.西直門可以算得上是壹個古今聞名的地方。元代為大都城和義門所在地,明清時為京師內城九門之壹,是除正陽門外規模最大的壹個城門。
6、朝陽門:
朝陽門, 元稱齊化門,門內九倉之糧皆從此門運至,故甕城門洞內刻有谷穗壹束,逢京都填倉之節日,往來糧車“朝陽 谷穗“為南糧北運的第壹位喜迎神。朝陽門形制與崇文門略同,面闊五間,通寬31.3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9.2米。
7、阜成門:
阜成門位於西城區中部。元代為大都城平則門所在地,明、清為京師內城九門之壹。元至元四年元世祖忽必烈在金中都城東北修築新城,至元二十二年完工,***設11座城門,西、東、南城垣各3座,城北垣2座,西城垣中間1座為平則門。
8、安定門:
安定門,元稱安貞門。始建於明洪武元年,正統四年修建城樓。清鹹豐十年,通州八裏橋失守後,英法聯軍首先攻打安定門,並於10月13日攻陷進而控制北京城。甕城及閘樓於1915年修環城鐵路時拆除。1956年拆除箭樓。1969年拆除城樓。
9、德勝門:
北京德勝門,始建於明正統二年,明清北京城內城九門之壹,是由城樓、箭樓、閘樓和甕城等組成的群體軍事防禦建築。元為健德門,為出兵征戰之門,寄語於“德勝”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