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遊戲電競 - 古代女子頭飾文化,什麽是步搖發飾、發簪輕搖、鳳冠?

古代女子頭飾文化,什麽是步搖發飾、發簪輕搖、鳳冠?

愛美自古以來都是女人的天性,現今的妹子有美顏濾鏡化妝品,以及各種衣服、飾品跟包包,而在古代的女人則比較?簡單?,主要的打扮都是花在發飾上面。我們經常看古裝劇的時候,會發現很多的古代女子戴著許多發釵或頭飾,那麽歷史上的古代女人真的如劇中壹樣,喜歡戴那麽多頭飾嗎?

首先我們得了解古代女子的頭飾文化,據說古時候的女子除了較為註重身材樣貌之外,還會特別重視頭發上的飾品,如文獻《戰國策》描述過壹句話:?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此話已深度刻畫出古代女人愛美之心。

還有這麽壹些故事,相傳漢朝的漢武帝初次會見美女衛子夫的時候,瞬間被她那柔順烏黑的長發給深深吸引住,於是就情不自禁的把衛子夫納為妃子收入後宮,可見那時的女人憑借頭發能被封成妃。

另外陳朝的皇帝陳叔寶的妃子張麗華也是因為擁有壹頭美麗的秀發加以飾品點綴後深得了皇上欣賞,從而集萬千寵愛於壹身。據說東漢皇帝劉莊的馬皇後,當年也是以壹頭靚絕後宮三千佳麗的秀發使得她壹枝獨秀,深得劉莊歡喜,而其他妃子都顯得自愧不如。看來古代女子都十分註重自己的秀發,甚至以發為美對其呵護有加。

既然古代女子很重視秀發,那麽在發型跟發飾搭配上自然會十分在意。比如今天出門上香拜佛、郊遊或逛市集,她們都會考慮帶什麽發飾,這裏面的款式又比較多種多樣,剛梳理好的發髻壹般會用寶鈿花釵搭配鮮花來修飾,其中的寶鈿花釵又有分為:發鈿、華盛、發簪、步搖以及發釵等飾件。

壹般百姓家的女子只佩戴荊釵,而結了婚的古代女子所戴發釵被男子稱為之?拙荊?這是謙虛的意思。相比普通的古代女子,貴族千金跟皇宮的妃子則顯得高檔許多,這階級的女子大多會采用壹些珍貴的金銀玉釵當發飾,該做法除了可以顯得自身高貴,另壹面也讓自己看起來更加的炫麗奪眼,且容易吸引男方的眼光。無論是皇妃價格昂貴的金釵銀釵,還是農姑頭上系的紅頭繩,這些古代女子們都喜歡在頭發上按插發飾。下面我們再仔細講講,有關古代發飾的壹些具體細節。

步搖發飾:所謂步搖生姿,楚楚動人,此發飾乃古代女人最看重的主要首飾品之壹。

其形狀是在原來的發簪上增加飾品設計得來,主要制造方式是采用了金銀絲線編織成花枝狀,再從上面點綴壹些珠寶花紋飾品,以五彩珍珠為吊垂主飾品,佩戴時插入發際之間便可。當女子佩戴步搖走路的時候,上面的五彩珍珠就會搖搖晃晃的拽動,使得場面既活潑又具朝氣,故而被叫作?步搖?。

發簪輕搖:古代的已婚女人通常會把秀發紮成髻鬟,並插入發簪起到穩固的作用。

發簪的簪字在秦朝跟漢朝時期叫做?笄?,之後才改叫成簪。這種發簪經過各個朝代的衍化發展,變得種類繁多花樣各異,其主要的變化在於簪頭,壹般我們看到的簪有圓頂款,其簪是圓枝形狀,簪發則為半球狀或球狀,部分發簪還會雕刻有紋理,以顯得更加美麗。另外還有壹種叫?花頂形?,簪身由於是插入秀發當中,所以大部分都采用圓形設計以免損傷發質,而簪頭就會雕刻成各種花朵,如蘭花、梅花、菊花、蓮花等。還有壹種發釵叫?耳挖簪?,其主要用玉石或金銀鑄造,簪體略顯扁平,簪端較寬,簪頭則形成耳挖狀。除此外,還有貴氣的龍鳳款、麒麟、鴛鴦、燕子、錦鯉款等等,這些發簪都被女主人因喜好而佩戴在秀發之上。

鳳冠:說起古代發飾不得不提及鳳冠,這也是我們最常見的古裝女子發飾之壹。

鳳冠時常在古代婚禮中擔任主要角色,是新娘子主戴的喜慶冠飾,其冠帽上點綴有鳳凰,象征吉祥如意,以及壹股尊貴的氣質。該冠飾起源於漢朝,自漢代之後壹直沿襲,到了宋朝之後被逐漸提升為禮冠,納入了冠服的制度當中。

發釵顧盼:這種發釵跟發簪均屬同壹用途,只不過該發釵是分為兩股發叉,形成左右顧盼的意思。

其特點更在於釵頭雕紋有各樣飛禽走獸,蟠龍釵是以龍形龍紋為主,鸞鳥發釵則是以鸞鳥紋理為主,其具有吉祥高尚之意。因此發釵的插發分很多種,有斜插、豎插、後腦插、側面插等,其即可同時安插數支發釵,左壹支右壹支,更甚者更是滿頭插,左右兩鬢各安插6支,成形十二金釵,其奢華美麗程度可見壹斑,跟現代的女子比似乎還有點過之而不及。所以說,古代的女子也很愛美,會給自己的頭部按插各種發飾,以顯得自己與眾不同。

古代女子佩戴發飾的情況多數在電視劇中出現。特別是近幾年來較為熱門的清宮劇,裏面的娘娘妃子們都佩戴著各種美麗的發釵、發簪,似乎只要壹天不戴就會在別的妃子面前輸掉了自己的氣場。比如咱們較為喜歡的《甄嬛傳》,起初甄嬛妹子還是壹個剛入宮不久的新人,她頭戴的發飾較為簡單簡樸,然而到了她人生巔峰,翻身做主成為皇帝寵妃之後,其佩戴的發飾也跟著飛越上壹個高的層次,特別是甄嬛在後來當上太後之後,她的身份跟發飾又有了壹個新的轉變。

而每壹次宮中有宴會或公眾場合,我們就看到眾妃子的發飾層次各有不同,其主要原因是皇宮妃子的頭飾還有另壹種作用,就是代表著她們的身份,以發飾排尊卑,像皇後的發飾則顯得十分炫麗奪目,其次到貴妃的發飾,再到妃子、嬪妃等,各級的發飾華麗程度不同,壹般 妃子就算收藏有更亮眼的發飾,也不敢在這種場合佩戴,否則壹不小心奪去了貴妃或皇後的顏面,那麽日後必定遭殃。另外皇宮的宮女們也喜歡戴發飾,但都比較簡約跟低調,她們跟自己主子的發飾是沒得比的。為此說古代女子戴發飾屬於是壹種身份的象征,正是這些原因使得她們不得不戴。

在明朝時期,壹些男子都會佩戴壹些發飾,發展到清朝之後,發釵、發簪等飾品幾乎就成為女子的專屬。清朝上下眾女子皆是每人必備,有條件的女人可以擁有各種簪釵數不勝數,錢多的女人會在簪釵上鑲些寶珠玉石,以顯貴氣。

另外,每壹個節日跟場合都會搭配不同款式的發簪,壹年之中也因四季而佩戴不同的發飾,諸如夏季秋季就佩戴玉簪釵,冬季春季就戴些金銀簪等。特別是清朝皇宮的妃嬪們十分註重頭飾文化,她們的頭飾冠帽上面鑲入的珠寶越多,則表示這個女子的身份地位就越尊貴越是高,如慈禧太後下葬時戴的珍珠鳳冠,其奢華程度,足可令任何妃子黯然失色。

終上所述,古代的女人不僅鐘愛佩戴各種發釵發簪,其中之壹是為了使得自己更加美麗,而且還代表著各個階層的貴賤身份,其所戴的發飾越昂貴越華麗則表示她們有錢有權,地位尊貴,壹般的百姓家女子戴的都比較簡約,主要是以搭配自身秀發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