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遊戲電競 - 敦化有什麽著名的地方?

敦化有什麽著名的地方?

/view/6787.html?wtp=tt

敦化市位於吉林省東部山區,長白山腹地,東經127°28′-129°13′,北緯42°42′-44°30′。總面積11957平方千米。總人口48209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65619人;少數民族人口數34815人,朝鮮族占全市人口的4.87%。郵編:133700 代碼:222403 區號:0433

編輯本段名稱由來

敦化市的歷史較為悠久,原名敖東城(亦稱阿克敦)保留了清代古城池的名字。“敖東”系滿語“鄂多哩” (又稱額多力)的轉音,其語意不詳。縣名敦化,取自四書《中庸》“大德敦化”壹語。含有“以德治理”之意.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敦化市位於東經127°28′至129°13′、北緯42°42′至44°30′之間;居吉林省東部,屬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縣級市,居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西部。距吉林省首府長春市直線距離211公裏;距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駐地延吉市直線距離116公裏。屬長白山脈的東部山區。

敦化市東部、東南部以哈爾巴嶺為界與汪清縣、龍井市、安圖縣相鄰;東部、東北部以小溝嶺為界與黑龍江省相接;南部隔二道松花江與撫松縣毗鄰;西部以張廣才嶺為界與樺甸市、蛟河市相連;西北部以張廣才嶺為界與黑龍江省接壤。國家公路鶴大線—302國道(鶴崗至大連)由黑龍江省鶴崗市、寧安市經由敦化市雁明湖鎮的小溝嶺及官地、江南等鄉鎮進入敦化市,再經江源鎮、大蒲柴河鎮至冬青嶺進入吉林省安圖縣,途徑敦化市境內140多公裏。國家公路圖烏線—210國道(圖們至烏蘭浩特)由安圖縣經由大石頭鎮的哈爾巴嶺、大石頭鎮區、大橋鄉進入敦化市,再經江南鎮、秋梨溝鎮至黃泥河鎮進入吉林省蛟河市,途徑敦化市80多公裏。

鐵路長圖線(長春至圖們)由蛟河市進入敦化,經由威虎嶺、大川、黃泥河、秋梨溝、太平嶺、敦化、大橋、大石頭、哈爾巴嶺等9個站點計程99.5公裏,然後進入安圖縣。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轄渤海、勝利、民主、丹江 4 個街道辦事處,以及大石頭、黃泥河、官地、沙河沿、秋梨溝、額穆、賢儒、大蒲柴河、雁鳴湖、江源、江南 11 個鎮和黑石、青溝子、翰章、紅石、大橋 5 個鄉,另外還有 1 個省級經濟開發區。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公元1677年(康熙十五年),清政府頒布《寧古塔等處禁止流民例》,正式宣布寧古塔管轄壹帶為封禁區,敦化為清皇室發源地,屬封禁之例,但北部驛路沿線卻不在封禁之內。當時由於種種條件所限,雖然明令封了,但卻阻止不了外來漢民私自開墾荒地。壹傳十,十傳百,大多來自山東、河北等地的人流不斷湧入這號稱東大荒的敖東城(亦名鄂多裏,又名阿克敦),來開墾這無人管理的土地。加之土匪橫行,社會治安狀況也很糟糕。公元1878年(光緒四年),吉林將軍派員前來視察,並於當年成立了阿克敦荒務局,從此打開了二百年的封禁。趙敦諴調來負責向民眾放荒事宜,次年就放出 熟地2774坰,以後逐年都有發放。到公元1882年,***放出熟地近萬坰。隨之人口也不斷增加。公元1880年(光緒六年)吉林將軍銘安奏請建縣,公元1881年1月25日清政府批準。當時清廷歷法沿用農歷,是為光緒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經過壹年籌備,包括建城池,搭班子,修縣衙,於公元1882年(光緒八年)敦化縣正式建成。

編輯本段建制沿革

1945年9月,成立敦化縣民主政府。10月,劃歸吉合區行政委員會延邊地區行署管轄。11月10日,敦化縣劃歸吉林省永吉地區管轄。

1946年1月,成立敦化縣政府。劃歸吉遼省吉東分省管轄。

1946年7月,吉東分省撤銷,劃歸吉東專區管轄。將敦化縣北部的黃泥河、黑石、額穆、官地、沙河站等地域劃出,另置額穆縣。

1947年2月15日,將吉東專區劃出琿春等4個縣,另立延邊專區。將吉東專區駐地移敦化,因名吉敦專區。敦化縣隸屬吉敦專區。

1947年9月25日,撤銷吉敦、延邊兩個專區,再次組成吉東專區。敦化縣隸屬於吉東專區,下轄6個區。

1948年3月,吉林省政府撤銷額穆縣,其所轄地域仍舊劃歸敦化縣建制。3月27日.吉東專區改為延邊專區。敦化縣下轄12個區,86個村。

1948年6月22日,吉林省政府奉東北行政委員會命令,撤銷吉南、吉北兩個專區,敦化縣從延邊專區劃出,歸省直轄。1949年,成立敦化縣人民政府。1958年10月,敦化縣由省直轄劃歸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管轄。1968年,撤銷敦化縣人民委員會,成立敦化縣革命委員會。1980年,撤銷敦化縣革命委員會。成立敦化縣人民政府。

1985年2月28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發[1985]36號)文件通知,國務院2月11日國函字[1985]24號文件批準,撤銷敦化縣,設立敦化市(縣級)。新設立的敦化市,仍由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管轄。

編輯本段鄉鎮區劃沿革

1954年8月,敦化縣轄12個區,85個村。

1956年9月,敦化縣轄3個鎮、27個鄉、16個街道。敦化縣人民政府更名為敦化縣人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更名為鄉、鎮人民委員會。

1958年,成立18個人民公社,95個管理區。1962年5月,敦化縣轄3個鎮、18個公社:計95個生產大隊。

1980年初,敦化縣轄17個公社、3個鎮:計327個生產大隊,999個生產小隊。

1985年12月,敦化市轄5個鎮、8個鄉,計213個生產大隊。

1988年9月,敦化市轄4個街道辦事處、9個鎮、11個鄉;計1 82個居民委員會、380個村民委員會。

1993年10月12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銷敦化市馬號鄉,設立江源鎮。

1995年12月,敦化市轄4個街道辦事處、10個鎮、10個鄉;計186個居民委員會、393個村民委員會:民主街道、渤海街道、勝利街道、丹江街道、大石頭鎮、黃泥河鎮、官地鎮、沙河沿鎮、秋梨溝鎮、額穆鎮、賢儒鎮、大蒲柴河鎮、大山嘴子鎮、江源鎮、江東鄉、江南鄉、大橋鄉、沙河橋鄉、林勝鄉、太平嶺鄉、黑石鄉、青溝子鄉、翰章鄉、紅石鄉。

1999年12月13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銷敦化市林勝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官地鎮管轄;撤銷沙河橋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沙河沿鎮管轄;撤銷太平嶺鄉、江東鄉、江南鄉、設立江南鎮,將原太平嶺鄉、江東鄉、江南鄉管轄的行政區域劃歸江南鎮管轄.鎮人民政府駐江東。

2003年11月19日,州人民政府《關於敦化市紅石鄉政府駐地遷址及大山嘴子鎮更名為雁鳴湖鎮的批復》(延州政函[2003]283號):根據省民政廳《關於敦化市紅石鄉政府駐地遷址的批復》(吉民行批[2003]9號)和《關於敦化市大山嘴子鎮更名為雁鳴湖鎮的批復》(吉民行批[2003]10號)精神,州人民政府同意敦化市將紅石鄉政府駐地遷移到紅石鄉臨江村,並將大山嘴子鎮更名為雁鳴湖鎮。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敦化市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是國家重點林區之壹。主要樹種有紅松、白松、落葉松、水曲柳、紫椴等 30 多種,林產工業是工業生產的基礎,有纖維板、膠合板、木制家具等骨幹工廠。敦化市野生動物品種占延邊地區總數的 69% ,主要珍稀動物有東北虎、梅花鹿、紫貂、黑熊、水獺等。野生植物中珍貴藥用、食用植物主要有山參、黨參、五味子、木耳、靈芝等行銷國內外市場,其中鹿茸產量居全國之首。礦產有金、銅、大理石、泥炭等。其中:泥炭最豐富,儲量約 3 億立方米,石墨儲量約 1.4 噸,可開發優質礦泉水資源 10 余處。敦化有壹江十七河,牡丹江就發源於此,水域總面積 1 萬多公頃,可開發水電站 40 多處。

編輯本段經濟建設

敦化是省級經濟開發區,享受充分的優惠政策,被國務院批準為對外開放城市。已列為國家星火密集區、電氣化試點市、綜合改革試點市、商品糧基地、煙葉基地、黃牛繁育和加工基地,獲全國衛生城、國家科技工作先進市、省級精神文明先進城市。

敦化市工業生產基本上形成了以木材加工、中成藥、建材、造紙等為主的綜合加工體系。科技、教育、文化、體育也有新的發展。同時,這裏還是吉林省實行開邊通海戰略的重要交通接匯處河客貨集散地。近幾年來,這裏正形成前所未有的投資熱潮,現已確立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第三產業迅速發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基礎設施日趨完備。

編輯本段旅遊資源

敦化市是壹座風景秀麗的古城,文物古跡甚多。主要有六頂山渤海古墓群、貞惠公主墓、敖東遺址、城山子山城遺址、二十四塊石、依克唐阿碑、抗日烈士陳翰章之墓,這些燦爛的古代文明,吸引了眾多的考古專家和遊人紛紛來此考察、觀光。另外敦化還有亞洲最大的佛教女眾道場正覺寺,它建造出全國乃至世界的景觀之最,屬佛教建築中所罕見,在中國乃至在世界上都是富有特色的佛教旅遊勝地。在敦化城東 72 公裏處,有壹座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雁鳴湖度假村。其四周湖區,峰巒疊障,山水相連,風景如畫。著名作家張笑天的《雁鳴湖》就是以此為背景所寫的。這些獨特的景觀都令人心馳神往,留連往返。

編輯本段歷史名人

趙大老爺,名敦諴,山東省萊陽縣四家樓人。進士出身,是敦化縣的首任縣知事,當時人們都把七品縣官稱為大老爺,是敦化縣建治的奠基者,為敦化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勛。

孫玉勝中央電視臺分黨組成員、副臺長、高級編輯。兼中央數字電視傳媒有限公司總裁。

1960年6月出生於 吉林省敦化市,1980年-1984年就讀於吉林大學。1984年7月畢業分配到中央電視臺,曾任新聞采訪部副主任、 主任、新聞評論部主任、新聞中心副主任,1998年2月任新聞節目中心主任,2000年任中央電視臺副總編,2005年5月任現職。

1987年采制的新聞《壹條馬路隔斷了兩個企業的產需聯系》獲全國新聞評比特等獎,同年編輯制作了全國第壹部 全面介紹中國改革開放的6集系列片《時代的大潮》;

1993年獲中國新聞界編輯最高獎--首屆"韜奮新聞獎";199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傑出青年"; 1997年被選為中國***產黨第15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93年、1994年和1996年分別參與策劃並創辦了"東方時空"、"焦點訪談"、 "新聞調查"和"實話實說"。1997年參與策劃實施了72小時大型直播"香港回歸特別報道", 期間為駐香港總部節目負責人。1999年參與策劃實施了"國慶50年慶典"、"澳門回歸"、 "相逢2000"等特別節目。同年參與組織創辦新聞欄目"現在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