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征戰皆造成國庫空虛
為何唐太宗能接連發動
滅國之戰?
的確,戰爭對於歷朝歷代而言,都是壹件勞民傷財的事,壹旦大規模的戰爭爆發,便會造成王朝的衰落,君不見漢朝六十余年的積累,文景之治攢下的不可計數的錢糧,在漢武帝的漢匈戰爭發動後迅速消耗,自此漢朝也開始由盛轉衰。漢朝是壹個典型的例子,很多王朝都與漢朝相似。
然而,唐朝卻是壹個大的例外。
唐太宗時期,唐朝方立國不久,國力卻能支撐起無數的滅國戰爭;在戰爭之後,唐朝不僅沒有陷入衰落,反而國力蒸蒸日上,造就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盛世“貞觀之治”,這不得不令人感到驚異。唐朝,究竟是如何做到這壹壯舉的?
通過觀察唐朝發動的諸多滅國戰爭,可以發現,唐朝軍隊總能夠速戰速決,幾乎很少讓戰爭成為壹個消耗國力的無底洞。之所以如此,很重要的壹個原因,便是:隋亡唐興時期,周邊的少數民族正處於壹個“更新換代期”,固有的少數民族帝國已經開始衰落,而新興的少數民族帝國正在興起,但實力並沒有完全達到巔峰。
唐朝面臨的第壹個強敵,是已經稱霸草原壹百五十余年的突厥。突厥在唐朝建立之後實際上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且前朝隋朝時期,隋文帝就多次擊敗過突厥。因此,唐軍對上的突厥,並不是鼎盛時期的突厥。
另外,唐朝對吐谷渾,以及高昌王朝的戰爭,都是建立在這些老的帝國已經走下坡路的情況之下的。至於黨項等民族,當時正處於“幼年時期”,唐軍收拾起來,自是不費力。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對手都是老弱病殘,比如強大的薛延陀汗國,就是壹個強大的草原帝國,唐軍照樣打出過幾萬騎兵擊敗二十萬薛延陀大軍的傳奇式戰績,這說明,打鐵還需自身硬,唐朝的成功,並不是完全的僥幸,在運氣的背後,也是有強大實力支撐的。
唐朝軍隊的強大,來源於其優良馬匹儲量巨大,以及南北朝以來北方第壹代少數民族(鮮卑等)為中原王朝再次註入了好戰的精神以及騎兵作戰的經驗。
更重要的是,隋朝雖然是壹個短暫的過度時代,但是它為唐朝積攢下了不少的資本,隋末雖然動蕩,但整體經濟水平並沒有遭到破壞,這使得唐朝直接接手了壹個六成新的帝國而不是壹個百廢待興的爛攤子,這為唐朝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提供了物質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