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遊戲電競 - 碉樓群的瑞石樓

碉樓群的瑞石樓

號稱“開平第壹樓”的瑞石樓,坐落在開平市蜆岡鎮錦江裏村後左側。樓高九層,占地92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牢固非常。人們坐車從公路經過,老遠就可以看到它在竹叢樹林背景的襯托下高高聳立的雄姿。

說它是“開平第壹”,不僅是高度上第壹,外觀上也是別的碉樓難以相比的。樓的頂部有3層亭閣,凸現西方建築獨特風格,其中以四周用承重墻接托的羅馬穹窿頂和以支柱支承的拜占廷穹窿頂造型最為顯著,給人以異於常態的美感。該樓首層至五層樓體每層都有不同的線腳和柱飾,增加了建築立面的效果。各層的窗裙、窗楣和窗花的造型和構圖也各有不同,顯得靈活多變。五層頂部的仿羅馬拱券和四角別致的托柱有別於其他碉樓中常見的卷草托腳,循序漸進,向上部自然過渡,很有美學上的視覺效果。六層有愛奧尼克風格的列柱與拱券組成的柱廊。七層是平臺,四角建有穹窿頂的角亭,南北兩面可見到巴洛克風格的山花圖案。八層平臺中,有壹座西式的塔亭。九層小涼亭的穹窿頂,羅馬風格濃重。樓名匾額放在七層上部正中的位置,上寫“瑞石樓”三個剛勁雋秀的大字。從外觀上的整體結構看,瑞石樓比例勻稱,宏偉端莊,墻體的法國藍塗色給它平添了幾分浪漫的氣息。 瑞石樓的始建人黃璧秀,號瑞石。他和兒子黃暢蘭(長子)、黃賜蘭(次子)壹起在香港經營藥材鋪和錢莊,事業成功。20世紀初,社會治安不好,盜賊橫行,群從備受苦難。當時59歲的黃璧秀因父母和妻子在家鄉居住,為了家人的安全,所以他不惜投入三萬多元港幣的巨資,於民國十年(1923年)籌建家居碉樓,民國十二年(1925年)竣工,歷時3年。樓建成後,他以自己的號取名,叫瑞石樓。因為他與當時廣東省有名的大書法家、廣州六榕寺主持鐵禪大師有舊,鐵禪大師便題寫了“瑞石樓”三個大字贈給他。鐵禪大師蒼勁渾雄的書法給該樓提高了知名度和文化品位。為了防匪,樓內配備了槍械、銅鐘、探照燈。

該樓的設計者是樓主黃璧秀之侄黃滋南。負責木工的是恩平縣的黃棟師傅。竣工時恰好是黃璧秀的父親貽桂和母親司徒氏80歲雙壽之慶,村裏鄉親皆來賀喜,他大擺“流水席”,壹連五天,宴請全村父老鄉親,連過路客人都可入席。慶典活動用去約壹萬元港幣,可見其鄉情之重。黃璧秀的後人曾壹度在瑞石樓居住,後來因出國謀生或到城市工作,才陸續搬出。黃暢蘭之子黃子祥老師,今年80歲,現仍神清體健。 自力村隸屬開平市塘口鎮,東距開平市區12公裏,是由安和裏(俗稱犁頭咀)、合安裏(俗稱新村)和永安裏(俗稱黃泥嶺)三條方姓自然村組成。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犁頭咀首先立村。該村民居格局與周圍自然環境協調壹致,村落布局為零星狀。

立村之初,該村只有兩間民居,周圍均是農田,後購田者漸多,又陸續興建了壹些民居。鴉片戰爭後,人民生活困苦,加上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生產需要大批的勞力,來華招募勞工,開邑地區很多人離鄉別井,到國外謀生,自力村人也是這個時期開始旅居海外。以後壹個帶壹個,旅外者眾。他們賺了錢,便紛紛回來購田置業,爾後又返回國外,如此循環往復。20世紀20年代間,因土匪猖獗、洪澇頻繁等原因,壹些華僑、港澳同胞便拿出部分積蓄興建碉樓和居廬。這些碉樓和居廬壹般以始建人的名字或其意願而命名。 該村現存15座碉樓,依建築年代先後為:龍勝樓(1917年)、養閑別墅(1919年)、球安居廬(1920年)、雲幻樓(1921年)、居安樓(1922年)、耀光別墅(1923年)、竹林樓(1924年)、振安樓(1924年)、銘石樓(1925年)、安廬(1926年)、逸農樓(1929年)、葉生居廬(1930年)、官生居廬(1934年)、瀾生居廬(1935年)、湛廬(1948年)。最精美的碉樓是銘石樓。該樓高6層,首層為廳房,2~4層為居室,第5層為祭祖場所和柱廊、四角懸挑塔樓,第6層平臺正中有壹中西合璧的六角形瞭望亭。樓內保存著完整的家具、生活設施、生產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

自力村碉樓建築精美,保存完好,布局和諧,錯落有致,四周良田萬頃,稻香陣陣,踏著田間小道,穿過綠樹修竹直入村內,頓生世外桃源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