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河蚌吃什麽
河蚌是雜食性動物,很多浮遊生物都是它們的食物,如單胞藻、原生動物和有機碎屑等,常食用的有輪蟲、鞭毛蟲、綠眼蟲,綠粒藻、柵藻、舟形藻、甲藻、四角藻、紡錘矽藻、桿星藻,甲殼動物的殘屑及植物葉片等。河蚌吃食時,不會追逐食物,主要依靠蚌殼的開閉,讓食物隨水進入蚌體。
二、河蚌養殖對水質的要求
河蚌適合生活在中性或弱酸性和弱堿性水中,但不同種類的要求不同。河蚌能在PH8的環境中生存,然而河蚌通常需要生活在PH7的水中。河蚌具有很強的抗旱性,埋在土壤中的河蚌可以存活半個月的時間,但是在炎熱的夏天活不了多久。
三、河蚌人工養殖常見方法
1、吊養
適合水位相對淺壹些的水域,水質相對清澈壹點,方便日常的管理和觀察。先在養殖區域準備固定點,在固定點上鏈接壹系列的繩子,長度按水域深度決定,夏季養殖深度30-40厘米,冬季在40-60厘米,每條繩子固定2-8只,繩子的間隔按長度來算,1米的繩子間隔在70厘米左右。
2、籠養
適合水位相對深壹些的水域,最佳深度控制在2-4米左右,讓河蚌能在人為的保護下最大程度的貼進自然生長。籠養主要是要在水面設置漂浮箱筏,隨後將籠子與箱筏連接固定,在投放進水裏,養殖地的淤泥不要太深。籠養的養殖密度保持在能覆蓋大部分的籠底就可以,適當留壹些空間方便河蚌長大後的生存。
四、人工養殖河蚌壹畝密度
壹般要是育珠河蚌的話,壹畝養殖池塘為800~1200只,外蕩為600~800只。養殖密度具體視體重肥度。水體流動、水體深度等理化、生物因隨蚌體大小適量增減。
河蚌養殖現在已經成為很多地區開展的致富產業,而且要是以育珠為主的池塘,還可以適當混養壹些魚,如草魚、鯿魚、鯽、鱖魚、黃顙魚等,這樣可以有效提高養殖效益,獲得更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