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級從高到低: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
1、科舉考試以名列第壹者為“元”,鄉試第壹稱解元,會試第壹稱會元。殿試第壹稱狀元。制度唐制,舉人赴京應禮部試者皆須投狀,因稱居首者為狀頭,故有狀元之稱。
2、“榜眼”是中國科舉制度中在殿試中,取得進士第二名的名稱,與第壹名狀元,第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
3、“探花”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中對位列第三的舉子的稱謂。與第壹名狀元,第二名榜眼合稱“三鼎甲”。
4、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壹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
5、“舉人”是指被薦舉之人。漢代取士,無考試之法,朝廷令郡國守相薦舉賢才,因以“舉人”稱所舉之人。
6、秀才”別稱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見於《管子·小匡》。漢以來成薦舉人才的科目之壹。亦曾作為學校生員的專稱,現代也比喻知識量豐富的人。
擴展資料
科舉考試內容:
1、科舉考試的內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測試的內容是經義,《詩》《書》《禮》《易》《春秋》,五經裏選擇壹定的題目來進行寫作。
2、題目和寫作的方式都是有壹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個段落,每個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後來又叫八股。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它關系到壹個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舉考試中進士升官。
3、所以在小說中說:“當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須講漢唐。”“漢”是指漢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詩,漢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詩歌也好,都不如當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當時的人們都壹門心思地撲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開科舉考試的大門。
其他考試方式:
1、墨義
墨義,就是圍繞經義及註釋所出的簡單問答題。在壹張卷子中,這類題目往往多達30至50道。口試則是口頭回答與墨義同類的問題。
2、帖經
帖經,有如現代試卷的填空與默寫。考官從經書中選取壹頁,摘其中壹行印在試卷上。根據這壹行文字,考生要填寫出與之相聯系的上下文。
3、策問
策問,即議論。依據考官提出的有關經義或政事問題,考生發表見解,提出對策。策問所及範圍較廣,有政治、教育、生產、管理等,比起帖經、墨義來難度更大,有的也還有壹些實用價值。
4、詩賦
詩賦,唐高宗永隆二年有人認為明經多抄義條,議論只談舊策還是表現不出真才實學,建議加試雜文兩篇(壹詩壹賦),於是開始了詩賦考試。
5、經義
經義,是圍繞書義理展開的議論。如果說策問還有考生發揮的余地,經義便已經無所謂個人的思想,考生惟朝廷指定的“聖賢書”是遵。自宋朝開始,經義取代帖經、墨義,而明朝就幹脆專考經義。
6、武舉
唐代武則天始創選拔武將的武舉考試。至清朝時改稱武科。歷史上武舉壹***進行過約五百次。相對於文科舉,武科舉較為不受重視。歷朝的武舉時而被廢,時而恢復。而武舉出身的地位亦低於文科出身的進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