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遊戲電競 - 幼兒畫畫有哪些階段?

幼兒畫畫有哪些階段?

兒童繪畫發展要經歷如下幾個階段: 壹、塗鴉期(1歲半-4歲)二、象征期(4歲-5歲)三、概念化期(5歲-8歲)四、寫實期(8歲-15歲)兒童繪畫各階段的特征如下:壹、 塗鴉期(1歲半-4歲)未分化的塗鴉(1歲半-2歲)由於動作比協調,兒童在紙上劃出壹些隨機的點和雜亂的、不規則的線條。靠整個手臂的前後擺動來決定線條的方向,常常塗抹出紙外。有控制的塗鴉期(2-3歲) 由於聯系和生理的發育,兒童的動作逐漸協調。兒童能在紙上劃出壹些重復的線條。手的腕關節活動較前期靈活,兒童的塗鴉已能控制在整張紙內。命名塗鴉期(3-3歲半)開始意識到所畫的線條與實物或自己的經驗之間的聯系,有明顯表達的意圖。在塗鴉時壹邊畫壹邊自言自語地說明了自己所畫的東西。此階段末,逐漸形成簡單的象形圖樣,邁向下壹個發展階段。二、 象征期(3歲半-5歲)造型:兒童常用所畫的圖像表達自己的意圖,但這些圖像與事物實體沒有直接的關系。僅僅是用簡單的幾何圖形和線條組合來代替實物,只具備事物的最基本部分,沒有整體感。色彩:辨別能力有所提高,對顏色開始有自己的喜好,通常表現為喜歡純度高的、鮮艷明快的原色。並用喜歡的顏色來描繪物體。開始註意按事物的固有色選擇相應的顏色塗染,染色時顯得雜亂無章,既無順序,也不均勻。構圖:用壹種隨機、偶然的方式把物體安排在畫面上。把每個物體每個人都畫成單獨的形象,不註意物體的大小比例。但已開始試圖表現物體的空間關系。三、 圖式期(5歲-7歲)造型:兒童喜歡用線條描述物體形象的輪廓,並用較為流暢的線條表現物體的整體形象,試圖將部分與部分融合為整體,還能用壹些細節來表現物體的基本特征,其結構合理,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基本正確。色彩:兒童對色彩的認識日趨精細和完善,註意按照物體的固有色來著色,用色彩來表達情感的能力有顯著提高,塗色時不僅能做到均勻地塗,而且不塗出輪廓線。構圖:開始註意物體的大小比例,但還把不住分寸。有時會誇大感知印象深的東西。形象與形象之間有壹定的聯系,基本上能反映主題。根據這樣的特點結合實際的教學實踐,對此我作了如下的探索和嘗試:壹、內容上從註重技法訓練向培養學生健全良好的藝術素質轉變。

兒童美術作品並非僅僅是純粹意義上壹幅圖畫的完成,它們稚拙,天真和浪漫是我們成年人所無法企及的。我在課堂教學中時時註重"不教而教"的隱性教育方式的使用。我認為"不教而教"中的"不教",就是妳不要過早地用技法技能來規範他。"教"就是要啟發他、引導他,培養學生良好的美術習慣。我在壹年級美術課《彩線連彩點》的教學中結合內容,在黑板上分割了數塊版面,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顏色畫上"彩線"和"彩點"。結果每個學生畫得都很美,有的乍看起來是山水;有的則像小樹林……這不但突出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對"點""線"和"色彩"的掌握能力和感受能力。同時,啟發學生畫線條和畫色塊是不同的,握筆方法,用色的良好習慣(不是壹下子把彩筆攤在桌子上,而是用壹支拿壹支,用完之後放回去),不要用直尺,最好少用橡皮等,大處著眼,小處著筆,不但對學生良好的美術習慣及健全的藝術素質的培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同時對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及行為習慣也會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方法上從註重模仿能力訓練向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及創造性思維轉變。

傳統美術教學中都是圍繞"看畫"或"臨畫"為主要內容展開的,以最終大家"都壹樣"為結果。美術教學的真正意義基本沒有得到充分地體現,學生僅有壹點靈感也逐漸在"臨摹"中泯滅。當然,臨摹能力作為美術基礎教育的壹個組成部分是必需的,但小學階段,即使臨了也要能臨出獨特的個性為佳。三、正確評價兒童畫,從註重結果向註重過程的美術教育觀轉變。

曾有壹位貴婦對法國大畫家馬蒂斯所畫的壹個女人提出質疑,認為畫中的手臂不合比例。馬蒂斯回答"夫人,妳看到的不是壹個女人,而是壹幅畫。"貴婦認為畫得真實才好,而馬蒂斯卻壹語道出了繪畫的真諦。對於孩子,教育界的壹貫態度是堅持正面引導,堅持以發展的眼光看孩子。因此,評價應是積極的,而非消極的,另壹方面,畫畫本身就是壹件有益的事情,除了本身外,還可以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和創造能力,可以發展諸多非智力因素,鍛煉手指的靈活性等等。因此,畫必有得,只是有得此與得彼的差異,有得多與得少的區別而已,從這個角度出發,評價也應是積極的。

總之,我們只有在懂得尊重兒童的個性發展,充分了解兒童的成長特征的基礎上,伴隨著新的課改之風,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使小學美術教育有更快的發展,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