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易·系辭》曰:“‘《易》之興,其於中古乎?’然則伏羲為上古, 文王為中古, 孔子為下古。”
《禮記·禮運》“始諸飲食” 唐 孔穎達 疏:“ 伏羲為上古, 神農為中古, 五帝為下古。”
元 李治 《敬齋古今黈》卷五:“前人論三古各別者,從所見者言之,故不同。然以吾身從今日觀之,則洪荒太極也,不得以古今命名。大抵自羲、農至堯、舜,為上古;三代之世,為中古;自戰國至於今日以前,皆下古也。”
歐洲
歐洲歷史書上,壹般把從最早國家的出現到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這段歷史,叫上古史。歐洲在這段時期處於奴隸社會,所以也把上古社會說成奴隸社會。如果從全世界範圍講,就不完全壹樣,比如我們中國,進入封建社會比歐洲要早得多。
目前史學界沒有“下古”的概念。至於上古和中古的分界線,有兩種說法:壹種是根據目前最高史學權威《中國通史》(白壽彜總主編,22卷本),上古和中古史的劃分是以秦皇朝為界的,即先秦史就是上古史。中古就是滿清皇朝1840年以前,直至秦皇朝。第二種說法,是采用歐洲歷史的學說,世界上古史是世界範圍內的原始社會與奴隸制社會發生、發展和衰亡的歷史。而歐洲的奴隸制衰亡是以公元476年為標誌的。故此,第二種說法是公元476年之前是上古史,之後是中古史。由於我國對上古、中古的劃分尚有很大的分歧,主要是奴隸制和封建制的劃分問題,即中國古史分期問題,到現在還沒有最後確定。所以,暫時,我們就以《中國通史》為準了。
我國古書記載的上古確切年代,只能上推到司馬遷《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的開端——西周晚期***和元年(公元前841年)。1989年白壽彜總主編的《中國通史》出版,避開了古史分期問題,代之以時間意義的“上古時代”、“中古時代”。 白壽彜在題記中說:“從歷史發展順序上看,這約略相當於壹般歷史著述中所說的奴隸制時代。但在這個時代,奴隸制並不是唯壹的社會形態。我們用‘上古時代’的提法,可能更妥當些。換言之,可以簡單歸納為:遠古時代:五帝上古時代:夏商,西周,春秋,戰國中古時代:秦漢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