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中,從永樂七年(1409年)營建的長陵,到清順治初年營建的思陵,時間跨度長達二百余年。建造的順序依次為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 、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其中最著名的要數長陵和定陵。此間***葬有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後、壹名貴妃和數十名殉葬宮人。
陵區內還曾建有妃子墓七座、太監墓壹座和行宮、苑囿、石牌坊、大宮門 、碑樓、神道等附屬建築。
長陵建成於明永樂十壹年(1413 年),是明朝第三帝朱棣的陵墓,也是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壹座。整個陵園由三道大院和兩組建築組成,主要建築有陵門、神廚、神庫、棱恩門、棱恩殿、欞星門、寶城、明樓、地宮等。棱恩殿最為壯觀,占地 1956 平方米,全殿由 60 根金絲楠木巨柱支承,黃瓦紅墻,垂檐廡殿頂,是我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之壹。明樓匾額上寫有“長陵”二字,碑上刻有“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字樣。高聳的明樓,是長陵的標誌。
獻陵是明仁宗朱高熾的陵墓,建於公元1426年。仁宗是明朝第四位皇帝,在位不足九個月。獻陵分為前後兩組建築,前部分建陵門,棱恩殿自成壹院落,後壹院落則由三座門起始,由二柱門、石供案、明樓、寶城等組成。
昭陵,明昭陵建於1538年(嘉靖十七年),是嘉靖帝為其父選的陵址,因朝中大臣維護封建機制,極力反對,即中斷工程棄而不用。嘉靖三子穆宗皇帝因突然崩逝未來得及營造陵墓,遣官選址天壽山陵區,經反復審視,決定依舊址建陵。
明昭陵建築規制有它獨特的建築風格,平面布局嚴謹,施工精細,依山勢建有完整的排水系統。清乾隆年間封地面積有過拆大改小的修繕,距今已有200余年,原有建築業已殘破不整。1985年經國家文物部門批準,依明代遺存基地,按照明代建築風格進行了全面復原性修建。於1990年9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陵殿內陳列有祭陵的祭品及壹帝三後的生平介紹,是明十三陵中地面建築最為完整且具有代表性的陵寢建築。
石牌坊建於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為五門六柱十壹樓,全部用漢白玉石築成,寬28.86米,高14米,6根石柱是整塊石料制成,坐落在雕有雲龍花紋的石基上,石柱頂端各雕壹小臥獸,頂部額枋上有11座帶檐的小石樓。整個牌坊勻稱大方,雕工精細,是明代石坊中的佳作,也是我國最大的壹座古石坊。
大宮門是十三陵的正門,左右各有龍、虎二山把門。門右側立有“下馬碑”,從前不論帝後、大臣等,到此必須下馬步行進入陵區,以體現皇祖們的崇高與尊嚴。
碑樓, 進大宮門不遠處,即可見壹雙重檐、四面開門的碑亭,內有壹塊 “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 ”,高3丈,碑名為明仁宗贊美其父成祖朱棣壹生功跡的頌文。背面刻有清乾隆帝的巡陵詩。
神道位於長陵前,長達七公裏,原是通向長陵的壹條大道,後為各陵所***有,也稱陵道。石牌坊是神道的起點,往北依次是大宮門、碑樓、龍鳳門,這組建築的兩側是以巨石雕琢的24座石獸和12座石人(即石像生),為神道增添了幾分威嚴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