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壹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重耳自幼長在宮中,咽不下野菜。其中有個侍從叫介之推,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壹塊肉,煮成湯端給重耳喝,說是麻雀湯。重耳喝完後連稱味道好,後來在趕路時,重耳發現介之推走路壹拐壹瘸,經過追問才明白真相,重耳感動不已,並許諾回國後定當重賞介之推。
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母親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
有人為其鳴不平,便作詩來諷刺晉文公忘恩負義,這首詩在市井流傳開來,並很快傳到了晉文公耳中。晉文公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親自帶著大臣們前往綿山迎介之推出山為官,介之推不從,趙衰、狐偃等人非常嫉妒,便獻奸計,告訴晉文公說三面燒山,介之推是孝子,為了母親必定下山。
晉文公不知是計,信以為真,而趙衰、狐偃等人卻四面燒山,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壹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裏發現壹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壹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於是又把寒食節的後壹天定為“清明節”。
擴展資料:
後續發展
融匯了寒食與上巳兩個節日習俗的清明節,在宋元時期形成壹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的禁火冷食風俗與上巳郊遊等習俗活動相融合定型的傳統節日。明清大體承接前代舊制,清明節仍然堅持並發展著其在春季生活中壹個必不可少的大節的地位。
民國時期,清明節這天,除了原有的掃墓、踏青等習俗,植樹也被確定為常規項目,這實際上不過是對民間長期延續的植樹風俗的壹個官方認定。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 -清明節(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百度百科-介之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