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遊戲電競 - 儀征的著名景點

儀征的著名景點

鼓樓

位於儀征市政府所在地真州鎮中心,由時儀真百姓集資建於明代成化23年(公元1487年)。歷經清代及建國後多次維修風格異變,2000年又對其進行了大修,保存了原有風貌。坐北朝南,臺基面闊26.8米,進深20.9米,

高6.75米。樓體建在有拱門的通道的高臺基之上,面闊三間8.2米,進深5米,兩層,層面鋪簡瓦,為帶回廊的重檐九脊歇山頂式結構建築。該樓通高28.6米,占地面積518.86平方米,為江蘇省現存三大鼓樓之壹,也是最為端莊典雅的壹座。

有碑記兩方,壹方為嘉靖甲申年間(公元1542年)記載鼓樓被辟為關王祀祠的情況;壹方為嘉靖44年間(公元1565年)記載倭寇侵犯我東南沿海的史實。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的故宅就在鼓樓以南的崔家巷。

天寧塔

坐落在城河南岸,與鼓樓隔河相望,與鼓樓並稱為真州“雙壁”。它始建於唐代景龍年間(公元709年),毀於五代十國,宋代重建,又毀於宋元戰火,歷代屢建屢毀,現存為明代初年建築。原天寧寺其特點是: 殿大、佛大、鐘大、鼓大、寶鼎大。殿內三尊主佛身高5米。大雄殿二側墻上嵌有石刻羅漢五百幅, 其藝術水平之高更為罕見。寺內主要殿宇有八殿、 二十五堂、二十四樓和其他建築。塔身外部為正八面形仿樓閣形狀,外部層層有徊廊,磚木結構建築;塔體內部為正方形,層層收宿,交錯上升,總體氣勢十分壯觀,現僅存塔身,高47.2米。

奎光樓古與鼓樓天寧塔合稱“真州三璧”,其中奎光樓文革時期遭遇浩劫毀壞嚴重終至廢棄消失。

又名文昌閣,初建於明萬歷四十年(公元1612年),古為“真州三璧”之壹,是歐陽修的裔孫、當時的儀征知縣歐陽照主持建造的。“磚木砌築,糯汁灌縫,上下二十四只風鈴於風中搖曳飛響。樓尖狀如葫蘆,乃古風火銅所鑄。樓臺下有圓拱通道,與市中心之鼓樓下拱道同。樓有三層,前人描述登臨時的情景是,“淩雲空際出樓臺,奔赴江山眼底來。蓋代文人因地勝,雄州圖畫自天開”,還在樓上豎起扁額,說是“秀挹江山”。”康乾年間,多次由徽商許承遠家族修繕重葺,土著化的許家完全將儀征視為家鄉,四世以維修文廟為己任,並捐資儀征縣學膏火,成為儀征紳士表率,故而縣令戴仁行說許氏“誠大有造於儀邑也”。

都會橋文革時期被人為毀壞。

相傳始於唐代,都會橋與東京汴梁虹橋相似橋拱高大,兩邊有諸多商鋪,不同於木制虹橋的是都會橋是溝通南門迎江河兩岸的單拱石橋。

舊時進出儀征的船只必經橋下。蒼雄、厚重,巨大的青色板圈成橋內拱,古銅色的花崗石構築橋身,上下***50節臺階,每階長6米,寬70公分,高15公分;橋頂有寬2米多的休息平臺。橋身上方北側建有清壹色小瓦門市房多間,設有7家店鋪,橋上有屋更增加了橋的高大、渾厚的視覺感受,其建築風格在江浙眾多石拱橋中是不多見的。  登上橋頂,向南眺望,遠處巍巍南山,濤濤長江,無際蘆蕩,萬頃綠洲。近處河港密布,百舸爭流,炊煙四起,牧歌陣陣。壹切似無言的詩,立體的畫。在這裏妳可領略小橋流水的靜謐,然而妳回眸東西,又使妳感到鬧市的喧嚷。都會橋將城南商會、都會、河西三條街貫通,形成遠近聞名的大碼頭,為水陸要沖。這裏商賈雲集,老字號的店鋪、茶館、浴池、戲院,比比皆是。所謂“上海十六鋪,儀征大碼頭”。

濯錦園

全園始建於1987年,占地面積約有5300平米。由院落式、山庭式、水院式、山水式、庭園式等五組庭園構成,用圍培、山石、水池分劃,每個院落各具特色,集江南園林的造園精華與白沙公園的功能要求構築而成,內有“飛天醉月”,“把秀籠翠之軒”、“晴光日”、“沈流激石”,“聽音事”五個廳。每個院落各具特色, 形成禪房花木,曲徑通幽,小中見大,移步異景,咫尺山林的江南園林格局。

儀征歷古有著東園、寤園、白沙翠竹江村、樸園等許多文人園林。明代吳江人計成的《園冶》更是在構築儀征寤園時,在寤園扈冶堂寫成,是第壹部總結江南園林構築手法的不朽名著,後傳入日本名為《奪天工》深刻影響著後來日式園林的營造法式。命途多舛的是,儀征諸多園林與古城壹樣大多都隨著近代戰爭而毀滅了,如今的“濯錦園”被修葺壹新,因完全依照中國傳統的建造手法構築,故得此名。在新的世代裏延續著儀征文人園林的古樸與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