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成長是壹生中的大事,尤其是智力發育,無時無刻不在牽引著家長的心。其實從寶寶出生的那壹刻起,大腦的智力發育就已經開始了。寶寶的每壹個動作和表情都代表著大腦發育的發展和成熟,同時也在提醒家長寶寶的大腦發育到了哪壹個階段。
在1歲前,寶寶的智力發育就會經過這8個階段,家長若能針對性地培養,寶寶相應的能力會更強。每抓住壹個,寶寶就能更聰明壹點。
壹、5周左右—身體感覺器官的成熟
寶寶出生5周左右,大部分時間用來睡覺,他們的身體機能在不斷發育,身體感覺器官也在走向成熟。比較明顯的變化就是流淚、哭鬧、喜歡咧嘴笑,受周圍聲音的影響還被“嚇壹跳”,這些反應都是在告訴家長,寶寶的感覺器官發育成熟啦。
家長可以在搖籃上掛小玩具。寶寶醒來就能看到搖籃上或墻上掛的色彩鮮活的小玩具,吸引目光和註意力,激勵他積極觀察周圍的事情。也可以在臥室掛壹個風鈴,在寶寶醒來輕輕撥動,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激發寶寶視力、聽力與觀察力的協調發展。
二、8周左右—感受周邊環境的變化
8周左右的寶寶已經可以感知周圍環境的變化,推寶寶出門散步、或是在家裏抱著他走動時,寶寶都能清晰地知道環境在不斷變化。這種環境的變化超出了寶寶認知理解的範圍,極易造成寶寶恐慌、緊張的心態,長久下去會讓寶寶安全感缺失。
景色雖在變化,但是只要寶寶經常看到自己熟悉的面孔,尤其是媽媽的陪伴與愛撫,能緩解這種焦慮感。
有研究表明,媽媽對寶寶做出身體接觸的愛撫能給予安全感,促進免疫力與智力的提升,同時還能讓感官觸覺更加靈敏。
因此,作為寶媽,要註意平時的小細節,抽出大量時間安撫寶寶。在帶寶寶出去散步時,也可以溫柔細語的給寶寶唱兒歌、講故事,緩解寶寶因為陌生環境帶來的負面情緒,養成良好的心態。
三、3個月左右—控制自己的行為
在寶寶3個月時,父母們可以發現這樣的現象:寶寶看見熟悉的面孔會發出咯咯笑聲,手腳也開始積極擺動。相比前兩個月,寶寶的控制能力增強了,從壹個安靜乖巧的寶寶變成了活潑可愛的寶寶,能開心地笑大聲地哭,還能手舞足蹈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寶寶的目光會追隨媽媽身影的移動,可以在此時和他玩躲貓貓的遊戲,突然消失又突然出現,但切記不要大聲驚嚇寶寶,這樣能讓寶寶在互動中咯咯大笑,能感受到不同的情緒變化。同時還能激發寶寶視力與思維度的活躍。
四、5個月左右—精細動作的發展
很多家長可能對精細動作不太了解,精細動作主要是集中在雙手小肌肉群的細微動作,也需要眼睛的配合。其實精細動作的發展對寶寶的智力發育有相當大的作用。科學研究表明,雙手在腦皮層所占的區域橫跨整個大腦,是區域最大結構最復雜的。
因此,訓練寶寶的精細動作對於大腦智力的開發有密切的關系。5個月左右寶寶,就會超乎尋常的表現出喜愛做手部動作,比如伸手眼睛看到的東西就想用手去抓,也喜歡揮動自己的小拳頭,經常喜歡把小手塞在嘴巴裏等,這些動作都是寶寶對自己精細動作的探索與練習,家長千萬不要阻止。
五、6個月左右—思維能力的發展
6個月的寶寶已經有了對基本常識的認知力,能通過大腦思維進行基本地判斷。比如當吃飯時,寶寶知道吃飯要用勺子筷子等餐具;玩玩具時,知道積木是用來拼接與搭建的,能明白杯子是用來盛水的。這些基本常識,受其學習能力和智力的影響,都會隨著寶寶的年齡增長無師自通。
六、7-8個月—運用邏輯思維
寶寶能根據自己的邏輯能力理解家長說話的意思。比如爸爸說“寶寶,今天天氣風大雨大,不能帶妳出去散步了”,寶寶會明白“天氣不好不得待在家裏,等天氣晴朗就可以走出家門玩了”。寶寶的邏輯思維可以幫助交流溝通,在以後的學習中尤其是數理化中能嶄露頭角,是壹項卓越非凡的能力。
為了提升這種能力,在與寶寶交流溝通時,家長說話要註意用詞與邏輯思維,別壹句話重復多次還表達不出意思,這樣會讓寶寶的邏輯思維也混亂。盡量想好在說出口,語句通順用詞恰當,給寶寶壹個良好的語言環境。
七、10-11個月—自我意識的出現
寶寶在11個月就有了自我意識,表現為看見喜歡的玩具會想要去抓,得不到就會哭;餓了渴了也會懂得用情緒去表達自我。這些都是寶寶自我意識的萌芽表現,家長在此階段要註意觀察寶寶的心理狀態,及時回應他的心理需求。
耐心陪伴、解決寶寶的突發情緒,當寶寶突然玩著玩著就哭鬧,肯定是有生理或心理上的需求,家長註意看看寶寶是否餓了或者不舒服,及時滿足他的心理需求,能夠給予寶寶安全感和良好心態的培養,對寶寶的性格也有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