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稱為:
1、不滿周歲——繈褓; 2~3歲——孩提?; 男孩8歲——齠年;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15歲——誌學之年 ;20歲——弱冠; 30歲——而立之年; 壯年時期——春秋鼎盛; 40歲——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2、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還歷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從心之年、懸車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又可稱為“人瑞”。
擴展資料:
1、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壹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垂髫(tiáo)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壹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2、在所有的年齡稱謂中,“九十”的稱謂可謂最多最有趣。或叫“鮐背”,鮐是壹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皮膚。又人到暮年,皮膚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又稱“凍梨”。
3、我國還有幹支紀年的傳統,六十年為壹輪,故又有六十歲為“花甲之年”的說法。杜甫有詩句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於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別稱。
百度百科-年齡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