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北芪是黃芪的壹種,所謂北芪指的是在北方生長的黃芪,它是黃芪眾多品種當中的壹種,也就是說二者是包含關系。
二、由於黃芪種類多,其功能範圍也較廣,而實際上北芪的功效已包含在黃芪中,兩者皆主治虛癥,具體區別如下:
黃芪
1、表虛自汗:多用於體虛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氣不固,而汗出,用黃芪配白術、防風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風散;也可配浮小麥、麻黃根等。
2、陰虛盜汗:可與生地、麥冬等滋陰藥同用。
3、急性腎炎水腫:用於陽氣不足所致的虛性水腫,並常與防已、茯苓、白術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黃芪湯。
4、慢性腎炎水腫、脾腎虛:常與黨參、白術、茯苓同用。
5、陽氣虛弱:用於瘡瘍久不潰破而內陷,有促進潰破及局限作用。癰疽久不穿頭,常與穿山甲、皂角刺、當歸、川芎同用。
6、瘡瘍潰破: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銀花、皂刺、地丁等。膿液清洗,與黨參、肉桂等同用。
7、肺氣虛證:咳喘日久,氣短神疲,痰雍於肺無力咯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溫肺定喘,健肺氣之品。脾生痰,肺儲痰,所以健太陰以祛痰,黃芪補氣所以尤善治氣虛。
8、氣虛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氣下陷、脫肛、子宮脫垂。補氣健脾,常與黨參、白術等配伍;用於益氣升陽而舉陷,常與黨參、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北芪
1、治療氣虛表衛不固所致自汗,氣虛外感諸癥。臨床上用黃芪、防風、白術制成玉屏風散,用於治療表虛自汗且易感風寒者。
原理:肺合皮毛主表。虛則腠理不密,難攝津液。黃芪入肺,補氣虛,表盛所以固攝鬼門,且能禦邪之於外也。
2、脾氣虛證,虛弱倦怠,泄瀉,中氣下陷,臟器脫垂,食少納呆諸癥。常與人參或黨參,白術,茯苓,山藥等配伍治療脾虛泄瀉。與升麻柴胡人參等配伍治療臟器脫垂,如補中益氣湯。
原理:脾主濕,脾虛則不能輸布津液於肺,所以濕困中焦,濕性趨下,所以下焦受濕而便溏。脾虛則難以助胃健運,所以食少納呆,難思飲食。本藥入手足太陰,所以肺氣盛則可以通調水道,散精至肌表。脾氣盛則可以運化陰精上輸於肺。
3、肺氣虛證。咳喘日久,氣短神疲,痰雍於肺無力咯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溫肺定喘,健肺氣之品。脾生痰,肺儲痰,所以健太陰以祛痰,本品補氣所以尤善治氣虛為佳。
/iknow-pic.cdn.bcebos.com/a6efce1b9d16fdfa86b8aa96b98f8c5495ee7bf5"target="_blank"title=""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a6efce1b9d16fdfa86b8aa96b98f8c5495ee7bf5?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a6efce1b9d16fdfa86b8aa96b98f8c5495ee7bf5"/>
擴展資料:
黃芪泡水每次使用的黃芪量最好不要超過15克,並且分為兩三次服用,避免出現過量的情況。
黃芪服用之後能夠很好的改善記憶力退減以及頭暈乏力等等情況,但是如果平時過量服用了黃芪水,那麽不僅不能夠改善頭暈眼花的情況,反而會導致病情價值,也就是頭暈更加嚴重,記憶力也沒有得到很好的恢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