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老阿姨答壹波。我也是有青春的。
想當年,我上大學的時候,大概08、09年的時候,我瘋狂迷戀金希澈。對,就是super junior的那個,希天才。
至今我的電腦裏還留著他的大量老照片。畢竟那是我的青春啊哈哈~
那時候的日常是什麽?就是每天刷啊,天天守著電腦,這個論壇刷完去那個論壇繼續刷。群裏聊完,又去舔視頻。各種節目綜藝,電視劇電影、廣告、出席活動!通通看個飽,特別好看的,要刷好多遍。
各種細節各種討論。為他應援,現在叫打call。要評比啦,就去刷票,小號輪流上。
演唱會啦,買門票,買周邊!明信片啦,名片啦,燈牌啦,還有圍巾!還有同人小說!
還要去刷評論,壹天到晚眼裏冒泡,說我愛豆多麽多麽帥多麽多麽好。
還要去跟diss我愛豆的人吵架,當然文明用語啦。說好聽點,就是維護愛豆。註意,如果妳不是壹個人追,加入組織後,這些都是組織壹起,群起而動的。
追星(fans或中文譯為"粉絲")拼音:zhu xng ,意為:狂熱地、喜歡明星,追求明星,這壹詞來源於紅極壹時的小虎隊。
1989年小虎隊開始巡回演出,當他們從臺北巡演到高雄時,瘋狂的粉絲們成群結隊的騎著自行車壹路追蹤,大呼其名,這種跟在明星後面追明星的現象被當時的報紙稱為"追星"也正是從那時起人們開始用追星壹詞來形容粉絲對明星的崇拜行為。
不盲目追星。要把大部分時間和心思放在學習上。當然,妳所崇拜的應該是真正值得妳崇拜的,該不是徒有其表,更應該有高尚的人品和超凡的氣度;該不僅僅吸引妳的目光,更應該能震撼妳的心靈。
不瘋狂追星。不要花太多的時間追星上。因為,學習是最主要的。想想看:壹個沒有文化的人,明星會喜歡妳嗎?
善於從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獲取積極的人生經驗。
在追星的同時,.也要關心身邊的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因為他們為妳付出了那麽多。
擺正自己與明星的關系,明星有他的工作,需要有人支持,但支持並不是妳的工作,妳還有妳的生活。
總之,不要在追星中失去妳自己,因為妳最終只能成為妳自己。
內容簡介
追星:關於天文、歷史、藝術與宗教的傳奇。
講述太陽早已落山,大地壹片寂靜。這是壹個無月的晴夜,遠處,近處,沒有壹絲燈光--那時根本就沒有燈,沒有任何種類、任何形式的燈。在漆黑的天幕上,群星璀璨。星星為什麽如此明亮,為什麽高懸天際,為什麽不熄滅,為什麽不會落下……星星必定從壹開始就強烈地吸引了早期人類的註意力,引起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天長日久,鬥轉星移,這種好奇心和求知欲,漸漸發展成了壹門科學,它就是研究天體運動、探索宇宙奧秘的天文學。
獲獎信息
據新華社上海1月14日電(記者張建松)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的科普原創作品《追星》自2007年問世以來,引起社會廣泛關註並多次獲獎,在14日召開的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頒獎大會上,這本書又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作為壹部科學與人文聯姻的作品,《追星》還有壹個副題"關於天文、歷史、藝術與宗教的傳奇",恰當地體現了這本書的特色。
推薦理由
追星:關於天文、歷史、藝術與宗教的傳奇
"追星族"從來不會滿足於只是遠遠地朝明星徹看上壹眼。他們總想走到明星跟前,同他(她)說話,向他(她)致意。其實,科學家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他們想讓人類親自到其他星球上去考察就像踏上壹塊遙遠的新大陸。1969年,人類終於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如今,人類的兩個機器人使者正在火星大地上勤勉地工作著……本書的第五篇,講的就是人類"追星"如何從地球故鄉壹直追到了火星上的曠野。所有這些,都很有趣;可是,這究竟又有什麽意義呢?請放心,只要妳讀下去,很快就會明白的。
作者簡介
卞毓麟,著名科普作家。中國天文學會理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任,上海天文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翻譯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和科學哲學系兼職教授。從事科普創作30年,參與編著、翻譯科普圖書百余種,發表科普文章約500篇。代表作品有《星星離我們多遠》、《挑戰火星》、《宇宙風采》、《群星燦爛》、《夢天集》等。短文《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還是女兒?》、《數字雜說》等入選中學語文課本。曾被中國科普作協表彰為"建國以來,特別是科普作協成立以來成績突出的科普作家",被國家科委和中國科協表彰為"全國先進科普工作者",並榮獲第四屆上海市大眾科學獎。
當然啦,隨著年紀見長,我的熱情漸漸消退。雖然對金希澈依然有愛,也早已深埋心底。
追星其實沒什麽,還挺好玩的,我因此認識了些好朋友,開拓了些眼界,增加了生活閱歷,挺開心的。
小妹妹們如今追星,只要別忘了自己的生活就好。別盲目追星,壹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