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的兵器譜裏,的確找不到鞭的位置。那為什麽《隋唐演義》、《水滸傳》中鞭、錘等武器就多起來了呢?腦洞史話,來分三點分析。
首先,是鞭的屬性決定的。刀槍劍戟,十八般兵器中,鞭進不了前四。 鞭分軟鞭和硬鞭。軟鞭很少出現在戰場上, 大多是刑訊現場,由於不具備致命性,但能制造強烈的疼痛感和音響效果,軟鞭成為了影視劇中反派人物居家旅行的必備神兵。(關於皮鞭的各種應用場景客官們隨意聯想)硬鞭屬於短兵器,在正式戰場上出現更少,想象壹下,當妳手持短鞭,面對沖鋒騎兵的恐懼。
其次,是戰鬥屬性決定的。《三國》裏描寫的是軍閥國家之間的大規模戰鬥,《水滸傳》中描寫的是草莽英雄的小規模搏鬥。大規模的集團化作戰,面對舉盾推進的集團步兵,或者沖鋒劈刺的騎兵,短兵器是起不到太大作用的,但短兵相接的武術搏鬥,鞭有壹定的用武之地。
最後,是戰爭發展決定的。
中國歷朝歷代,很少禁止民間使用兵器的,但絕對禁止民間打造或者私藏盔甲。
盔甲對與戰鬥能力的提升是巨大的,防護力,就是強大的戰鬥力,朝廷不得不防。
從三國到唐宋,鎧甲的技術也逐漸進步,三國時期主要是魚鱗愷和皮鎧,防禦力壹般,強力的刀砍槍刺依然能致命。到了宋朝,北方的遼金蒙古,發展出了很多鎧甲重騎兵,連馬都武裝了起來,刀槍不好使了。戰鬥中對能破甲的武器,或者能把敵人從馬背上擊落的武器就多了起來,掄大錘的,揮起鞭的,就多了起來。
鞭和鐧都屬於短兵器,而且是鈍器,主要作用是對敵方身披的鐵甲造成巨大破壞,還能砸斷敵人的兵刃,威力巨大,需要使用者有著超群的膂力,又因為是短兵器,壹寸短、壹寸險,還必須有很強的操作技巧。所以可以知道,黃忠、文鴦和傅僉的力氣都很大,屬於力量和技術兼備型的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