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持有中國平安很多年了,從2014年的不到20元到現在的50元左右(之前已經復職)。七年多來,無論是16年跌回20元,還是去年超越90元,我都是只增不減,是忠實粉絲。以下是我個人從平安基本面和估值兩個方面對這匹大白馬的看法(此時評論平安似乎有風險:):
壹.基本原則:
從歷史上看,中國平安無疑是壹匹基本面非常穩健的白馬,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5%,內含價值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0%,凈資產收益率超過20%,領先行業。
近期,以平安為首的保險公司正處於行業轉型期,將由代理人規模效應驅動的粗放式發展向線上線下結合的多渠道高效發展轉變。在轉型期,業績受損的概率很大,未來三年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可以保守預計2-3年業績不會增長甚至下降。2019年凈利潤增長20%以上其實有點虛,利潤所得稅減少。實際上稅前凈利潤只增長了5%,跟停滯差不多。個人認為,2020年業績下滑是轉型期的正常反映,2021年大概率表現不佳。
但是,從長遠來看,我還是樂觀的。目前我還是選擇堅持。有五個原因:
1.中國保險業的滲透率遠低於西方國家。中國的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分別只有4.3%和430美元,分別排在世界第38位和第46位。這不僅遠低於發達國家保險市場的水平,也低於全球保險業的平均水平。目前我國人均壽險保單數量不足1張,僅為0.8張,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甚遠。說明行業空還是比較大的;
2.高峰人口,主要是70後,即將老齡化,這將帶來保險業的需求。從歷史經驗來看,高峰人群是所有行業興衰的始作俑者(如:房地產行業、汽車行業、教育行業);
3.在中國平安轉型的過程中,雖然代理人規模減少了40%以上,但業績並沒有大幅崩盤。反而人均銷量增加了,這至少不能證明轉型的失敗;
4.近期平安連續操作的公司回購,以及以馬明哲為首的高管增持,都顯示了公司及管理層對公司發展的信心;
5.中國平安的股息率逐年提高,既是回饋股東的良好姿態,也是公司穩健發展的證明;
6.互聯網公司,潛在的競爭對手,最近處境不好,保險業作為金融支柱,輸不起。個人認為安全性還是比較樂觀的。
二。估價:
我們從市盈率的角度回顧壹下近期的高點和近期的低點,看看中國平安的估值處於壹個什麽樣的趨勢。
如下圖(請註意,這裏沒有還原)。中國平安最近壹次低點出現在2015年8月,市盈率8倍,此後開始上漲。但從a股市場的情況來看,這個位置只是第壹個低點,後面還有三個低點,這也說明了中國平安在股災中的韌性;2018年1月股價創新高,市盈率升至13倍的較高位置;2019年1月回調至7倍市盈率;2019年9月,股價創新高,市盈率重回11倍;2020年3月,由於轉型的不確定性,市盈率降至8倍。2020年12月,股價再次創新高,市盈率達到12倍。現在股價將近腰斬,市盈率低至7倍(如果靜態市盈率5倍的話)。
理解市盈率要從兩個方面來看:壹是企業本身的成長帶來的每股收益的變化,這是股價上漲的源頭;二、市場群體意識給企業定價,既預測了企業的未來,也有各種情況造成的偏見。正因為如此,市盈率才有波動。從中國平安的情況來看,增長的歷史表現壹直很好,凈利潤和內含價值的年復合增長都超過20%。所以我們看到中國平安目前的靜態市盈率和2015年8月低點的市盈率是8倍,但是復權後股價從當時的25元漲到了現在的49.47元,這是企業自身成長帶來的價值。那麽中國平安未來的增長會有大的變化嗎?我不這麽認為。首先,中國的保險業遠未達到高普及率(與美國相比,很明顯,保險業的普及率是隨著國家經濟的增長而增長的)。其次,我們這壹代人口紅利高峰已經進入並將繼續進入對保險的需求窗口期。最後,中國保險龍頭平安雖然在積極轉型,但這是面向未來的主動轉型。企業基本面沒有實質性改變,近期盈利空(疫情,Luckin咖啡賠償)等原因都是短期影響。所以至少目前來看,中國平安未來的增長還是比較確定的。
那麽問題來了。既然長期增長沒有問題,而市場組定價又到了歷史低點,現在該怎麽辦?我們可以預測:即使短期內受疫情影響,今年的每股收益也可能受到影響。考慮到去年第四季度的內含利潤,極端情況下,我假設2021年凈利潤下降15%,2022年逐步回升,假設增長0%。那麽2021年和2022年的預測每股收益為6.885元。假設大家的群體偏見逐漸消失,市盈率保守估計是歷史中位數的10倍。平安2021年和2022年的預測股價將達到68.85元!現在49.47元,我願意放心持有,期待成功轉型,恢復增長。
百萬購車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