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季之初,這支被譽為“球星黑洞”的球隊幾乎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近半數球員曾入選過全明星陣容的開拓者隊,總找不出壹個真正的領軍人物。名氣相似,上場時間成問題;水平相似,上場以後由誰出手又成問題。就在這些大小問題的困擾中,開拓者險些無緣季後賽。開拓者的主教練奇克斯曾謙虛地說到:“我希望所有人在查比賽日程時會說,‘我們某天要跟開拓者比賽了’。他們是不是害怕我們無所謂,可我希望至少所有人都能意識到我們的存在。”現在恐怕已經沒有哪支球隊敢忽視開拓者的強大了!
西雅圖超音速隊的頭號球星“手套”佩頓,為了球隊利益選擇了“犧牲”自己的進攻機會,多給年輕隊員們傳球。在這樣經驗老道,技術壹流的全明星球員帶領下,劉易斯、梅森等年輕球員的潛力也被全面挖掘出來,開局不利的超音速正向季後賽展開最後的沖擊。
足球
有網友貼壹則《魔鬼辭典》,將“轉會國際米蘭後仍保持良好狀態”列為“不可完成的任務”,與“博格坎普坐飛機”同類。我感到國際米蘭在很多人眼裏已經被定格為“球星墳墓”,認定其已經毀了很多球星的前程,是人見人怕的“黑洞”。我從不覺得國際米蘭在“毀人”方面做得很出格,非得冠以“黑洞”的頂子。
“毀了20余名年輕人”
這句話容易讓人認為理所當然,無暇細想是否屬實。什麽叫“毀”?《傷仲永》的故事人人熟知。如果很多球員的才華被國際米蘭埋葬了不再重現,這句話或許有道理,但“20余人”包括了哪些人?如果讓我列舉,只有幾年前的加蘭特和弗雷西,他們曾被稱為巴雷西的接班人。如今前者落魄乙級,後者在弱旅也沒有位置。
如果追溯到博格坎普、斯福紮、R-卡洛斯、德爾維奇奧和卡努,也許可以拿這些人的事來取笑國際,但說實話,誰也不能說他們被毀了。卡洛斯在國際表現不差,和皇馬交換薩莫拉諾是因為當時缺乏前鋒;德爾維奇奧和卡努沒法和羅納爾多競爭,得不到表現機會;博格坎普並沒有證實他能適應意大利。
斯皮內西被放棄也怪罪國際毫無道理,他在巴裏這種多年來鋒線無人的球隊都沒有主力位置。
C-紮內蒂、文托拉和穆圖這種不成熟的球員本就配不上國際米蘭,總是以為“老子天下第壹”,競爭失敗只會開口罵娘,壹是沒有職業道德,二是缺乏修養。如果他們有塔奇納蒂那樣的心態,難道沒有崛起於替補席之日?
至於皮爾洛,“毀”之說尚難定論。如果他是主力,那麽雷科巴可能上不了場,國際壹樣得落個毀人的名聲。國際並沒有將皮爾洛捆在替補席,而是租出去磨練,這樣做也錯了嗎?
如果以上的人不在這“20余人”的範圍,那麽可能是目前隊內當替補的西多夫、法裏諾斯和費拉裏等年輕人了。試問那個強隊沒有壹批天才球員坐在替補席?何況國際米蘭處於過渡時期,裏皮提前下臺早已表明國際米蘭本賽季只能算是走著瞧,而塔爾代利也試用試用。這些年輕人斷不能說前途無光。
說天才球員表現失常即可對球隊冠以“黑洞”,看看克魯伊維特和維埃拉在AC米蘭,亨利在尤文圖斯,是否要兩隊加入“黑洞”?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煉”,關鍵還是球員自身,看看羅納爾多和維埃裏,他們除了傷病原因,何曾差勁?
“人見人怕的黑洞”
就算認定國際米蘭是黑洞,也不見得“人見人怕”。國際每年都能招募眾多球星就是硬道理。皮爾洛抱住不願離開,布羅基被維羅那賣給了帕爾馬,但他固執地加盟國際。有壹個慷慨的主席,他從不為難球員,莫拉蒂是足壇罕見的人物,經紀人和球員都願意親近他,這壹點足以使很多球員趨之若騖。也許莫拉蒂的慷慨就是形成“黑洞論”的罪魁禍首。
國際米蘭這幾年成績糟糕,擁護者沒有足夠的底氣駁斥“黑洞論”,但成績差不是 “黑洞”導致的必然結果。至少有壹個外部原因極大影響國米的成績:功利足球盛行。國際米蘭多年來倡導技術打法,處於眾多力量型球隊的圍剿之中,主教練們無所適從,導致皮爾洛、巴喬、雷科巴和西多夫等技術出眾的球員沒有持續的上場機會。當然其他球隊也有精於技術的球員,在我看來只有齊達內和托蒂這樣力量也出眾的選手表現穩定。幸好尤文圖斯有齊達內,如果只靠皮耶羅,肯定玩不轉。AC米蘭就慘了,博班和萊昂那多老化以後,那些“粗糙”家夥的成績可想而知。
國際米蘭不必為將來擔心。崇尚技術的西甲蒸蒸日上,歐錦賽上技術型球隊全面開花,意大利拖不想落後,只能順應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