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ICH)又稱腦溢血,是指原發性非外傷性腦實質出血。
病因與發病機制高血壓與動脈硬化是引起腦出血最重要的病因,其次為先天性腦動脈瘤、腦血管畸形等。本病發生可能與下列因素相關:
①長期高血壓使腦內小動脈內膜損傷,引起脂質沈著,呈玻璃樣變,最終導致管壁纖維索性壞死形成動脈瘤,當血壓驟升時,血管破裂出血;
②腦動脈重點為管中層細胞少,外膜結締組織不發達,且無彈力層,因此管壁較薄,在長期高血壓作用下,易形成微動脈瘤,當血壓驟然升高時,微動脈瘤破裂出血;
③高血壓導致血管痙攣,通透性增加,可引起點狀出血及腦水腫,繼而發生出血。
本病可發生在腦實質任何部位,以內囊和基底節出血最為常見,約占80%。
臨床表現本病好發於中年以上人群,多有高血壓病史。常在情緒激動或活動以及暴冷時發病,少數病例可在休息或睡眠中發生。
1.全身表現
(1)意識障礙:輕者躁動不安,意識模糊不清。嚴重者可在0.5h內進入昏迷狀態。
(2)頭痛與嘔吐:可有劇烈頭痛,以病竈側為重。嘔吐多見,嘔吐物為胃內容物,多為噴射性。
(3)去大腦性強直與抽搐:出血量大,破入腦室和影響腦幹上部功能時,可有陣發性去皮質性強直發作或腦強直性發作,少數病例可有全身性或部分性痙攣性癲癇發作。
(4)呼吸與血壓:呼吸壹般較快,病重者呼吸深而慢,病情惡化時轉為快而不規則,或呈潮式呼吸、嘆息樣呼吸、雙吸氣等。血壓在出血早期多突然升高,可達200/120mmHg(2
6.7/1
6.0kPa)以上。若循環中樞功能衰竭時可表現為血壓高低不穩和逐漸下降。
(5)體溫:出血後即有高熱。始終表現為低熱者為出血後的吸收熱。
(6)瞳孔與眼底:早期雙側瞳孔可時大時小,如形成小腦幕切跡疝,可表現為病竈側瞳孔散大,對光反應遲鈍或消失;如雙側小腦幕切跡全疝或深昏迷,表現為雙側瞳孔均逐漸散大,對光反應消失。腦橋出血則表現為兩側瞳孔縮小或呈針尖樣。
(7)腦膜刺激征:出現於腦出血已人腦室或蛛網膜下隙時。若表現頸項強直或強迫頭位而Kernig征不明顯時,應考慮顱內高壓引起枕骨大孔疝的可能。
2.局限性神經表現
(1)基底區出血:病竈對側出現不同程度的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和同向偏盲,病理反射陽性。雙眼球常偏向病側。主側大腦半球出血者可有失語、失用等癥狀。
(2)腦葉性出血:即大腦半球皮質下自質出血。多表現為對側單癱或輕偏癱,或局部肢體抽搐和感覺障礙。
(3)腦室出血: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臨床以繼發性多見。多數病例昏迷較深,常伴強直性抽搐。腦室出血本身無局限性神經癥狀,僅第三腦室出血影響丘腦時,可見雙眼球向下方凝視。臨床診斷困難者,主要依靠頭顱CT檢查確診。
(4)腦橋出血:占腦幹出血80%以上。常見出血側周圍性面癱和對側肢體癱瘓。若出血波及兩側可出現周圍性面癱和四肢癱,少數病例可呈去大腦性強直。
兩側瞳孔針尖樣,眼球向病側偏視。體溫升高。
(5)小腦出血:多無肢體癱瘓。表現為壹側或兩側後枕部疼痛,眩暈,視物不清,惡心嘔吐,行走不穩。無昏迷者可見眼球震顫、***濟失調、周圍性面癱、錐體束征及頸項強直等。出血量大時可出現昏迷,甚至引起枕大孔疝至死亡。
3.並發癥
(1)消化道出血:輕癥或早期患者可出現呃逆,隨後嘔吐胃內容物。重者可嘔吐大量咖啡樣液體及排柏油樣便。
(2)腦-心綜合征:可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肌缺血,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律失常等。
(3)呼吸不暢與肺炎:因昏迷、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不能順利排出,易引起呼吸道通氣不暢、缺氧甚至窒息,易並發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