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要把鄉村少年宮建在學校?鄉村少年宮的師資從哪兒來?山裏孩子喜歡這些鄉村少年宮嗎?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實地走訪了其中的兩處。
從密雲縣城出發,向東南行駛40分鐘左右,記者來到了東邵渠鎮中心小學。校長王萬霞說:“別看我們只是壹所鄉鎮小學,目前學校已經開出了36個興趣學習項目。”
走進教學樓,正是學生們參加社團活動的時間,古箏社團裏,老師領著孩子們正在練習古曲;戲劇教室裏,老師正在教三、四年級的學生演唱《紅燈記》選段。而最讓王萬霞自豪的書法社團,數十名學生端坐在書桌前,壹筆壹畫地寫字。
王萬霞介紹,學校2008年9月正式成為密雲縣鄉村少年宮校外教育活動站;2011年10月,學校又成為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項目的北京市首批鄉村學校少年宮。從周壹到周四的下午3點半到5點都是少年宮的活動時間。師資來源除本校教師外,學校還外聘了7位專家,目前不僅在校學生實現了參與率100%,還面向區域內其他學校開放。
檀營滿族蒙古族小學位於北京5個少數民族鄉之壹——檀營,目前在校生815人,其中近三成是少數民族學生。校長郭永勤說:“學校2012年成為北京市鄉村校外教育活動站,我們堅持立足本校、面向全體、常年開放。設施和課程不僅面向區域所有本地戶籍孩子開放,也面向區域內的非京籍孩子開放。”
在學校的操場上,身著民族服裝的學生向記者演示了蒙古族和滿族的刀術、拳術;走進音樂教室,馬頭琴樂隊的孩子們正在排練蒙古族名曲。郭永勤說,學校裏很多非京籍的孩子從來沒有學過藝術課,聽說學校在課後免費讓孩子學習都特別高興。就在去年,學校還有兩個學生考上了北京國際藝術學校,連戶口問題都解決了。
密雲縣教工委書記張文亮說,密雲全縣83%的面積是山區,全縣73%的中小學分布在鄉鎮,農村教育是密雲基礎教育的主體。密雲縣教委系統校外教育機構只有青少年宮壹家,遠不能滿足全縣學生參加校外活動的需求。然而,在國家基礎教育布局調整後,密雲縣已經實現每個鄉鎮都有壹所中心小學和壹所完全中學。
“2007年,我們開始探索山區校外教育活動模式,在距離縣城35公裏的太師屯鎮中心小學進行試點,建立了第壹個校外活動站——密雲青少年宮太師屯小學少年之家,開設了書法、繪畫、合唱、舞蹈4個興趣小組,由青少年宮選派優秀師資,每周三下午到校輔導,此舉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熱烈歡迎。”張文亮說,目前全縣已經建成11個市級校外活動站,其中東邵渠鎮中心小學、穆家峪鎮中心小學和太師屯鎮中心小學先後被北京市教委和首都文明辦命名為“鄉村學校少年宮”。
為了激勵教師投身學生素質教育,密雲縣教委制定了專門的政策,教師在鄉村少年宮的工作記入教師工作績效考核,並優先評先評優,很好地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
張文亮說,農村的教育資源少,山裏的孩子跟城裏的孩子比,最缺的是信心,參加校外教育活動後,“山裏孩子長本領了,有榮譽了,見到客人都挺著胸,更有信心了。我們爭取到2015年全縣每壹個鄉鎮都有壹個鄉村學校少年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