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經濟持續增長促進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增長
1、經濟持續增長。改革開放以來,全省經濟保持了較快的增長。1979―2007年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3%。特別是2004年以來連續4年保持在11%以上。2007年,全省生產總值突破9000億元,達到9145億元,比上年增長14.4%,為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最高增幅。其中,第壹產業增加值1611.45億元,增長 4.6%;第二產業增加值3901.16億元,增長18.6%;第三產業增加值3632.39億元,增長14.4%。按常住人口計算,全省人均生產總值14405元,比2000年增長109%,翻了壹番。全省財政總收入1119.31億元,比上年增長25.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03.18億元,增長26.2%。企業效益明顯提高。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459.56億元,比上年增長70.1%,加快26個百分點.
2、就業形勢較好。近年來,湖南堅持把擴大就業作為發展的重要目標,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統籌做好高校畢業生、復員轉業軍人安置、城鎮新增勞動力和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工作。2003-2006年,全省城鎮累計新增就業226.64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19.61萬人,年均分別增長11.1%和2.0%。2006年,全省職工工資總額715.23億元,比2002年增長56.0%。2007年末全省就業勞動力3883.41萬人,增長2.1%。全年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達1480.89萬人,增長2.5%;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65.01萬人,比上年增長3.9%; 3.09萬戶城鎮零就業家庭每戶至少實現了壹人就業。
3、居民收入增長較快。2007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3.54元,比1978年的323.9元增長5.1倍,平均每年增長6.5%。其中2001―2007年,年均增長達到9.3%。
從1978年到2007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42.6元增加到3904.3元,增長了27倍多,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4.6倍,實際年均增長速度達到6.1%。特別是2004年以來,中央連續發布四個“壹號文件”,增加了對農業、農村及農民的支持扶植力度,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民不僅因發展生產、外出務工增加了收入,政策性補貼也直接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加上農產品價格在這壹階段大幅提升,使得農民收入增長較快。2004年到2007年4年平均增長速度達到7.8%。
(二)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結構出現新的變化
1、消費水平逐年提高。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改革的不斷深化,湖南省城鄉居民消費支出水平壹年比壹年提高。2007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8990.72元和3377.38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1%和12.1%。與1978年相比,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加了8701.16元和3237.31元,分別增長30倍和23.1倍,扣除價格因素,平均每年實際增長5.5%和4.8%。
2、消費結構逐步升級。2007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8990.72元,比上年增長10.1%。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衣著和食品支出分別增長17.4%、17.2%和13.8%。城鎮居民消費已從生存型的溫飽消費逐步向享受型的消費發展,恩格爾系數迅速下降,服務性消費支出的比重正在逐步增加。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總支出3377.38元,比上年增加364.33元,增長12.1%。其中,食品、衣著和居住分別增長14.5%、17.5%和20.8%。受豬肉等主要食品價格上漲的影響,全省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有所上升。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6.1%,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49.6%,分別比上年提高1.2個和1.0個百分點。
3、居住條件繼續改善。1998年房改以後,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取消了延續幾十年的實物性、福利性分房制度,住房分配貨幣化制度全面實施,給城鎮居民住房消費帶來了重大轉變,購房和居住支出已成為居民家庭主要的壹次性大筆支出。住房消費成了家庭的重大消費之壹。調查表明,2007年在商品房價格持續上漲的情況下,湖南省城鎮居民家庭住房自有率進壹步提高,達90.7%,比上年提高了3.98 個百分點。其中人均商品房的比重由上年的21.4%上升到了25.8%。城鎮居民住房消費增加,居住環境逐步得到改善。到2007年底,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居住建築面積達到 34.71 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49平方米,增長18.8%;人均居住面積28.4平方米,比上年增長3.3%。居民住房從滿足基本的生存需要逐步向寬敞舒適轉變。許多家庭做到了戶均壹套房、人均壹間房。隨著居住面積的增加,住房條件的改善,居住舒適度越來越高。許多家庭空調、水電、供氣等設施齊全,交通便利,環境更加優雅、舒適。2007年全省城鎮居民飲用水的情況進壹步改善,飲水以礦泉水和純凈水為主的居民比重由上年的15.2%提高到了18.3%;擁有獨用自來水的居民家庭普及率已達99.5%。從居民家庭的衛生、取暖設備來看,有廁所浴室的家庭比重達到了85.1%,比上年提高了16.5個百分點;有41.3%的居民家庭用暖氣和空調取暖。從炊用燃料使用情況來看,有69 %的家庭用上了管道煤氣和液化石油氣,使用煤和其它燃料的居戶比重比上年明顯減少。居民水、電、燃氣的開支也逐年增長。2007年湖南省城鎮居民人均水、電、燃料及其他支出573.24元,比上年增長2%。
2007年湖南農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費支出508.33元,比上年增加40.39元,增長20.8%。居住支出增長,主要是由於購、建住房和裝飾裝修生活用房以及生活用水用電支出增加較多。其中,購買建築生活用房材料支出人均154.92元,增加23.49元,增長17.9%;購買裝修生活用房材料支出人均49.19元,增加13.5元,增長38.9%;購買生活用水用電支出人均53.11元,增加9.07元,增長20.6%。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40.18平方米,增長2.3%。農民在居住面積得到滿足以後,主要是轉而改善住房質量,裝修住房的多了,改善和增加住房設施的多了。有5%的農民家庭有了冷暖空調,有40%的家庭安裝了有線電視網,農村居民年末平均每百戶家庭擁有電話機61.4部,移動電話機75.6部。
4、家庭耐用消費品升級換代。數字表明,城鎮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費品逐步飽和,居民家庭中用品消費特別是購買耐用消費品支出增長勢頭逐年減緩。在傳統電器降溫的同時,隨著人們越來越註重生活質量,新興家用耐用品如移動電話、電腦、空調、平板電視等,正在取代傳統電器的位置成為現階段“消費”熱點。但農村居民的耐用品消費總是落在城鎮居民之後。如39.44%的城鎮居民家庭有電腦,農村居民僅為0.96%;城鎮居民家壹戶有3-4臺空調較普遍,農村僅3.3%的農家有空調;在農民家裏換上了大彩電的同時,許多城鎮居民家庭換上了高清晰的液晶電視機、等離子電視機。城鎮居民幾乎家家有洗衣機、電冰箱,農村每百戶僅有洗衣機29.76臺、電冰箱16.54臺。城鎮26.27%家庭用上了家庭網絡,農村鄉鎮才開始起步。城鎮不少中小學生都有手機,農村電話機和移動電話從無到有,分別達到60.32部和64.73部。城鎮居民盼汽車,每百戶城鎮居民家庭擁有2.1臺家用汽車;農村居民則買摩托,每百戶農戶擁有摩托車33.05輛,比1996年增長10.9倍。
(三)城鄉教育條件逐步改善,義務教育取得實質性突破
1、高等教育發展迅速,具有大專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快速增長。據2006年人口抽樣調查,在全省總人口中,具有大專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占5.1%,比2000年提高1.8個百分點;平均每十萬人中,擁有大學以上教育程度的由2000年的2926人增加到4732人,增長61.7%。
2、高中階段教育規模顯著擴大。全省具有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口占14.5%,比2000年提高1.8個百分點;平均每十萬人中,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口由2000年的11177人增加到12982人,增長16.2 %。
3、義務教育發展取得歷史性突破。全省已全面完成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歷史任務,所有縣級行政區均通過“普九”驗收,人口覆蓋率達100%。全省具有初中教育程度的人口占42.6%,比2000年提升2.1個百分點。
(四)“病有所醫”的目標正逐步實現
1、城鎮職工醫療基本能得到保障。2007年末,全省城鎮職工參加醫療保險人數達620.50萬人,比增長10.7%。其中,在職職工438.62萬人,退休人員181.95萬人。
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從點到面逐步鋪開。從2003年開始,湖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長沙縣、華容縣、桂陽縣、漣源市、花垣縣等5個縣(市)進行試點,2004年、2006年、2007年分別增加了3個、29個和56個試點縣(市)。據統計,2007年,全省***籌集到位資金19.92億元,比2006年增長133.3%,其中各級財政補助15.98億元(中央8.1億元、省級5.02億元、市縣級2.86億元),參合農民個人繳費3.94億元。2007年,全省總***補助902.21萬人次,補助支出16.91億元,人均住院補助719.79元,較2006年增加34.54元。通過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有效地解決了農民就醫難問題。85.8%的參合農民選擇在縣、鄉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就醫;73.75%的參合農民住院補助資金流向縣、鄉兩級定點醫療機構,有效地拉動了農村衛生服務需求,形成了農村衛生醫療體系長期、穩定的投入機制。
3、開展了城鎮非從業人員醫療保險試點工作。到2008年1月份,長沙、常德、湘潭三市的非從業人員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就已經達到了120萬人。
(五)社會保障水平逐年有所提高
1、城鎮社會保障水平逐步提高。2007年全省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556.61萬人,比上年增長2.7%;企業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離退休人員180.30萬人,增長9.2%;參加失業保險人數388.00萬人,增長0.4%;參加醫療保險人數620.50萬人,增長10.7%;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17.61萬人,下降23.1%。全年發放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156.20億元,增長18.9%;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5.61億元,增長13.0%。
2、農民工工資支付基本得到保障。為維護農民工利益,自2004年以來,湖南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建築行業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金制度。截至2008年初,全省已經建立保障金專戶3000余戶,累計存入保障金近18億元,已支付農民工工資近15億元,解決了大規模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3、開展了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1996年湖南省就開始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試點,當時只停留在對農村特困戶的定額救助上。2000年以來,有條件的地方開始探索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2007年,全省122個縣(市、區)和16個非行政區全部建立了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據財政廳數據顯示,2007年,全省***籌集城鄉低保和五保供養資金23.4億元,比上年增加4.17億元,增長22%;五保戶集中供養率達到15%,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保障了城鄉低保家庭和農村五保戶的基本生活需要。全省城市低保月平均保障134萬人,月人均補差96元,農村低保月平均保障110萬人,月人均補差30元。
4、社會福利水平有所提高。2007年,省財政投入5740萬元,其中預算安排500萬元、福彩公益金安排5240萬元,支持全省285所敬老院的改擴建工作。
5、慈善事業和商業保險事業發展加快。慈善事業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湖南省慈善組織逐漸壯大,到2006年底,全省在民政部門登記註冊的各類民間組織已發展到11973家,其中基金會66家,慈善會81家,紅十字組織3761個,社會救助接受站(點)1600個,“慈善超市”、“愛心超市”285家,初步形成了社會捐助服務網絡,慈善組織的自身建設不斷增強,服務領域不斷拓展,為全省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有益的貢獻。
商業保險發展較快。2007年,湖南省保險保費收入首次突破200億元大關,達201.31億元,比上年增長36.2%,為近五年最高增幅。其中,財產險保險保費收入47.82億元,增長42.8%;壽險保險保費收入135.73億元,增長37.8%;健康險保險保費收入10.61億元,增長10.4%;意外險保險保費收入7.14億元,增長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