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條條大路通導演。想去劇組的話,可以做為群演,或場工這些很基層的身份進劇組,如果妳有很了得的表演才華,哪天被發現了,然後成了腕,那麽妳想要自己做導演拍電影,肯定有不少投資人來投妳的。
“拍電影”在中國壹直被認為是高不可及的行當,只有少數“圈內人士”才可把玩。“電影工作者”們壹講拍電影,張口就是費裏尼、安東尼奧尼、伯格曼、黑澤明這些不知道哪個單位的同誌,要不就是表現主義、現實主義、未來主義、新浪潮這些政治課本裏的名詞。但我告訴妳,拍電影根本不需要知道這些東西。妳最需要知道的是,妳喜歡什麽樣的故事,妳喜歡什麽樣的鏡頭,妳要怎樣講壹個故事,怎樣使用攝像機,怎樣錄音,怎樣打燈,怎樣剪輯妳的視頻文件,怎樣用最少的錢拍出妳想要的效果。我們多年以來形成的電影氛圍(現實中、網絡上)給學習電影的年輕人設置了壹個巨大的誤區--“學拍電影要先學電影美學、電影史、和電影流派”,說不出幾個大師的名字,就被認為是膚淺的,要先背壹堆不知所雲的名詞才敢出來混,這是十分十分錯誤的觀念。
觀看大師們的作品,了解各流派的風格,對學習電影固然有幫助。但學習拍電影,最主要的是學如何“拍”,也就是說“動手”才是最重要的,而“動手”跟妳知不知道誰是法斯賓德壹點關系都沒有。在北美的電影院校中,電影理論和電影制作是不同的門類,各行其道井水不犯河水。學習電影制作,大量的時間是用於“拍攝”,就算是紙面的工作,也是劇本、預算、分鏡頭表、設備清單、故事板、通告單、場記表這類東西。根本不需要關心諸如"新浪潮與Dogma的關系"這類哲學命題,那是電影理論研究者的事情,不是電影制作者的。就像足球,踢球跟評球是完全兩回事。
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除非妳特別喜歡電影,吃了秤砣要為它奉獻壹生;如果想在影視行業,通過勞動致富甚至發財,我告訴妳,大前門兒都沒有。想致富,去學炒菜當廚子比學電影當導演更實際靠譜。不要說中國,就是在電影業發達的美國,靠電影吃上飯的人占電影學院畢業生也不到10%(只是吃上,還不定能吃飽)。在好萊塢的從業人員,80%以上都必須兼職幹點其他的活才能維持生計。好萊塢電影字幕的名單裏,有大半人的日常生計跟電影壹點關系沒有。真正在影視圈發財的,除了天才就是天才,成功概率比中彩票稍高壹點。如果妳覺得自己是天才,可以去試試。這就是“文明單位”的現狀,看起來雙馨,實際上非常殘酷。
如果妳並不打算進這個行業混,或者只是業余喜歡拍東西。完全可以通過自學加實踐拍出很好的作品,“比電影學院的學生拍得好”根本不是什麽誇獎。好萊塢超過半數的導演和工作人員都不是從電影學院畢業(演員的非科班比例更高),但工作能力壹點不比黃埔軍校出來的差,這充分證明了電影是“幹”出來的,不是“吹”出來的。所以,與其把大把的青春和銀子奉送給電影學校,不如買臺好點的攝像機,直接當導演開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