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位著名的金融編輯曾經問卡尼曼,為什麽他的理論被稱為“前景理論”。卡尼曼說,“我們只想到壹個響亮的名字讓大家記住。”
有學者將“前景理論”翻譯為“期待理論”或“前景理論”。在不同的風險預期條件下,人們的行為傾向是可以預測的。
卡勒曼完善了原有的傳統經濟理論——預期效用理論,並解釋了其無法解釋的現象。
在《賭徒信條》壹書中,作者孫維維將前景理論總結為五句話:
1,“雙鳥在林不如壹鳥在手”,在某些利益和“賭博”之間,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某些利益。俗話說“當妳好的時候,妳就會安全。”它被稱為“確定性效應”。
2.要在壹定的損失和“賭”之間做出選擇,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賭”。這就是所謂的“反射效應”。
3.100元白拿帶來的快樂,很難抵消100元損失帶來的痛苦。它被稱為“避免損失”。
4.很多人買過彩票,這叫“迷戀小概率事件”。
5.大多數人對得失的判斷,往往是基於參考點。比如在“別人年薪6萬,妳年收入7萬”和“別人年薪9萬,妳年收入8萬”的選擇題中,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前者。這就是所謂的“引用依賴”。所謂確定性效應,就是在某些收益(收益)和“賭博”之間做出選擇,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某些收益。用壹個詞來形容就是“見好就收”,用壹個比喻來說就是“雙鳥在林不如壹鳥在手”,也就是所謂的安全袋。
我們來做這樣壹個實驗。
A.妳肯定能掙到30000元。
b:妳有80%的機會賺到4萬元,有20%的機會壹無所獲。
妳會選擇哪壹個?
實驗的結果是大多數人選擇a。
傳統經濟學中的“理性人”這時候就會跳出來批判:選A是錯的,因為40000×80%=32000,期望值大於30000。
這個實驗的結果是對“1原則”的印證:當大多數人處於盈利狀態時,他們傾向於謹慎,厭惡風險,喜歡拿好的東西,害怕失去現有的利潤。Kahneman和Veschi稱之為“確定性效應”,即大多數人在收益狀態下都是風險厭惡的。
“確定性效應”在投資中表現為投資者有強烈的獲利回吐傾向,喜歡賣出正在賺錢的股票。
投資的時候,大多數人的表現是“輸了就拖,贏了就走。”在股票市場中,普遍存在“賣出效應”,即投資者賣出盈利股票的意圖遠大於賣出虧損股票的意圖。這與“堅持正確,糾正錯誤”的核心投資理念背道而馳。面對兩種傷害,妳會選擇逃避還是勇往直前?
當壹個人面臨兩個兩敗俱傷的選擇時,會激發他的冒險精神。要在確定劣勢(損失)和“賭博”之間做出選擇,大多數人會選擇“賭博”,這就是所謂的“反射效應”。可以用壹句話概括為“兩害相權取其輕”。
我們來做這樣壹個實驗。
a .妳肯定會損失30000元。
b .妳們80%可能虧4萬,20%可能不虧。
妳會選擇哪壹個?投票的結果是只有少數人願意“花錢消災”選擇A,而大多數人願意與命運抗爭選擇b。
傳統經濟學中的“理性人”會跳出來說兩害最少,所以選B是錯的,因為(-40000)×80%=-32000,風險大於-30000元。
現實情況是,當大多數人處於虧損狀態時,他們會極其不願意,寧願冒更大的風險去賭博。換句話說,大多數人在預期會遭受損失時,會變得願意冒險。卡尼曼和韋斯基稱之為“反射效應”。
“反射效應”是非理性的,表現在股市上,就是喜歡繼續持有虧損的股票。統計數據證實,投資者持有虧損股票的時間要比持有盈利股票的時間長得多。投資者長期持有的股票,大部分都是不願意“割肉”的“套牢”股票。如何理解「避免損失」?用壹句話來說,比如就是“白撿的100元帶來的快樂難以抵消失去100元帶來的痛苦”。
前景理論最重要也是最有用的發現之壹是,當我們做出關於收益和損失的決策時是不對稱的。對此,即使是傳統經濟學的堅定捍衛者保羅·薩繆爾森也不得不承認:“增加100元的收入所帶來的效用小於損失100元所帶來的效用。”
這其實就是前景理論的第三個原則,即“損失回避”:大多數人對損失和收益的敏感度是不對稱的,他們面對損失的痛苦感遠大於面對收益的幸福感。
行為經濟學家通過壹個賭博遊戲驗證了這壹論斷。
假設有這樣壹個賭博遊戲,扔壹個統壹的硬幣,正面表示贏,反面表示輸。贏了可以拿5萬,輸了就賠5萬。妳想要賭博嗎?請做出妳的選擇。
A.心甘情願的
B.不願意的
總的來說,這場比賽的勝負幾率是壹樣的,也就是說,這場比賽結果的期望值是零,這是壹場絕對公平的賭博。妳會選擇參與這場賭博嗎?
但大量類似實驗的結果證明,大多數人都不願意玩這個遊戲。人為什麽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這種現象也可以用損失回避效應來解釋。雖然雙方概率相同,但人對“失”的敏感程度要高於“得”。壹想到輸了5萬,比贏了5萬的幸福感還要難受。
因為人們對虧損的敏感程度遠高於對等量收益的敏感程度,所以即使股票賬戶漲跌,人們也會更頻繁地遭受每日虧損,最終拋掉股票。
因為這種“避免損失”,壹般人會放棄原本可以獲利的投資。買彩票就是賭自己會走運,買保險就是賭自己會倒黴。這是兩個罕見的事件,但人們對它們非常熱情。前景理論還揭示了壹個奇怪的現象,就是人類有強調小概率事件的傾向。什麽是小概率事件?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比如天上掉餡餅,這是小概率事件。
掉餡餅是好事,但如果不是餡餅而是陷阱呢?當然也是小概率事件。
面對小概率的盈利,大多數人都是風險愛好者。
面對小概率的損失,大多數人都是規避風險的。
其實很多人都買過彩票。雖然贏的錢可能很少,妳99.99%的錢可能都支持福利和體育,但還是有人僥幸對抗小概率事件。
同時,很多人都買了保險。雖然運氣不好的概率很小,但他們還是想規避這個風險。人的這種傾向是保險公司經營的心理基礎。
面對小概率事件,人類對待風險的態度是矛盾的。壹個人可以同時是風險愛好者和風險厭惡者。傳統經濟學無法解釋這壹現象。
小概率事件的另壹個名字是運氣。運氣就是求好運,請天道的運氣。孔子對這種事情很反感。他說,“小人物冒險才能走運。”莊子認為孔子是壹個“燈下黑”,他用偷腳來評價孔子:“他是壹個孝順的哥哥,卻有幸成為壹個財主。”即使是聖人也不能對小概率事件的迷戀免疫。
前景理論指出,在風險和收益面前,人的“心是偏的”當談到收益時,我們是風險厭惡者,但當談到損失時,我們是風險愛好者。
但是到了小概率事件,風險偏好會發生奇怪的變化。因此,人們並不厭惡風險,他們非常願意賭壹把,如果他們認為合適的話。
歸根結底,人們真正討厭的是虧損,而不是風險。
這種厭惡損失而非厭惡風險的行為在股市中經常見到。比如我們持有壹只股票,沒有在高點賣出,然後壹路下跌進入壹個完整的下跌通道,那麽賣出這只股票是明智的,交易成本和預期損失相比可以忽略不計。
捫心自問,如果妳持有現金,妳還會買這只股票嗎?妳很可能不會再買了,那麽為什麽不賣掉它,買其他更好的股票呢?或許,賣了之後,虧損就成了“事實”。假設妳面臨壹個選擇:在商品和服務價格相同的情況下,妳有兩個選擇:
A.當其他同事年薪6萬的時候,妳的年收入是7萬。
B.當其他同事年薪九萬的時候,妳年薪八萬。
卡尼曼的調查結果出人意料:大多數人選擇了前者。
其實我們拼命賺錢的動力來自於同行之間的嫉妒和攀比。
我們對得失的判斷來源於比較。
嫉妒總是來自於自己和別人的比較。培根曾經說過:壹個皇帝通常不會被人羨慕,除非對方也是皇帝。對此,美國作家門肯早就有壹套絕妙的理論:“只要妳壹年比妳嫂子的丈夫(姐夫)多賺1000元,妳就富了。”
傳統經濟學認為貨幣的效用是絕對的,而行為經濟學告訴我們貨幣的效用是相對的。這就是財富和幸福之間的悖論。
到底什麽是“得”和“失”?
妳的收入是20萬。妳應該高興還是失落?如果妳的目標是654.38+萬元,妳可能會覺得幸福;如果目標是654.38+0萬元,會不會有點失落?
所謂的得失,壹定是相對於參考點的。卡尼曼稱之為“參照依賴”。
老張最開心的時候,是上世紀80年代成為“萬元戶”的時候。雖然他所在的村子已經被改造成了城市,拆遷補貼也讓他成為了“萬元戶”,但他並沒有當時那麽激動,因為他的鄰居都是“萬元戶”。
講這個故事的目的也不難理解,就不再做復雜的論證了。得失是比較的結果。
傳統經濟學的偏好理論假設人們的選擇與參照點無關。行為經濟學證實,人的偏好會受到個體評價、聯合評價、交替比較、語義效應等因素的影響。
參考依賴理論:大多數人對得失的判斷往往是根據參考點來決定的。
壹般人對壹個決策結果的評價是通過計算結果相對於某個參考點的變化來完成的。人們看到的不是最終結果,而是最終結果與參考點的差異。
壹件事可以說是“得”也可以說是“失”,取決於參照點的不同。非理性的得失感受會對我們的決策產生影響。1,大多數人在面對盈利時都是規避風險的;
2.大多數人在面臨損失時都是厭惡風險的;
3,大多數人對得失的判斷往往是根據參考點來決定的。
簡而言之,人們在面對利潤時不願意冒險;面對虧損,每個人都成了冒險家。損失和收益是相對於參考點的。評價事物時改變參照點,會改變對風險的態度。雖然前景理論比原來的經典模型期望效用函數理論能解釋更多的現象,但它仍然不能解釋隨機優勢等現象。後來,為了改進前景理論,人們分別提出了累積前景理論和秩相關效用理論來解決隨機優勢現象。秩相關的效用理論也適用於解釋連續和無窮的結果(例如結果是任意實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