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會的深遠意義
世博會是新思想、新理念、新文化、新創造、新產品的偉大聚會。它以人類和平與發展為主題,以參展國家各自形象的提升為基本目的。它最重要的功能,在於能夠把壹個時代的文明高度地集中起來,再生動地加以展現給人們以最大的啟示。
世博會的深遠影響,可歸納為以下六個方面:
(壹)傳播創造發明
世界上當時最新鮮、最熱門、最頂尖的科學技術,無不通過世博會展示,得以廣泛
傳播,並由此對人類生活產生壹定的、乃至巨大的影響。 例如:
1851年倫敦世博會展出了蒸汽機和農業機械。
1876年美國費城世博會首次展出了貝爾的電話、愛迪生的留聲機和復式電報、勝家的縫紉機,操作方便的自行車、打字機和織補機。還有美國工程師考立斯設計的巨大蒸汽機,它高13米、重56噸,有1 400匹馬力,通過總長23公裏的電纜向所有的機械設備提供動力。
1889年巴黎世博會上,照明設備、汽車、留聲機是最受歡迎的展品。發明家愛迪生在巴黎展示了他獲得的約4000項專利。
世博會上展出的新穎的機器設備引起了參觀者的極大興趣,並在以後得到迅速推廣和廣泛使用。
法國呂米埃兄弟和美國愛迪生的發明——電影配上同步錄音在1900年巴黎博覽會上放映時,無數觀眾被這壹神奇的發明深深吸引。正由於電影在1900年巴黎世博會上的轟動效應,1908~1914年,法國電影公司的出品占據了全世界60%~70%的市場。
1904年美國聖·路易斯世博會上,展出了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它預示著在航海時代之後,人類將進入航空時代。
1939年紐約世博會開幕式上出現了新發明——電視攝影機,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用此對開幕式進行了實況轉播。還展出了將對人類未來社會生重大影響的很多發明成果,如尼龍、塑料、錄音機、磁帶等。
總之,從大功率蒸汽機、火車頭、高速汽輪船、飛機、起重機、電梯、電話機、電報機、留聲機、電影、電視機、鎢絲白熾燈,到1000倍望遠鏡、X射線儀、機器人、航天技術……人類幾乎所有最重要的發明,都是通過了世博會,傳遍世界。
(二)推廣生活時尚
可以說,在人們隨口說出的現代生活名詞中,十之八九,起始世博會。諸如:以1855年巴黎世博會上英法“旅遊專線”的正式開通為標誌,“旅遊”,第壹次以產業的姿態登上歷史舞臺。
1904年,冰淇淋和漢堡包不約而同在聖路易斯世博會上,被現場炮制,讓人品嘗。這壹嘗,香飄壹百年。世界上第壹個快樂大轉盤“菲利斯”,它以80米的身高,在1893年的美國芝加哥世博會上,史無前例地壹舉把1440名驚叫著的遊客( 36個輪箱,每壹個輪箱可容納40人 ),旋上了高空!壹旋“快樂”到如今。
再如彩票、快餐、可樂、度假村、遊樂場,還有將許多商品匯集在壹起進行交易的百貨商店……無不始於世博。
(三)擴大文化交流
各屆世博會都有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擴大了世界各國文化的相互交流。如:首始於1873年維也納世博會中的名曲——《藍色多瑙河》,歷經百余年的流傳,早已成為奧地利的第二國歌,成為人類***同的文化瑰寶。
1878年巴黎世博會上,法國裝飾藝術展、法國1000年文化展、俄羅斯人類學展等都深受歡迎。其間法國著名作家雨果主持了作家大會,制定了保障文學產權的國際法。參加作家大會的俄國代表團領隊是享有盛名的屠格涅夫。此外,特洛卡德羅宮每晚都要舉行音樂會,可容納4500人的大廳幾乎天天爆滿。柴可夫斯基曾在此音樂會上露面。
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會的日本國家館,造型設計源自日本國花櫻花的5個花瓣,直接將世博會會標圖形建築物化。日本國家館主題是:日本與日本人——過去、現在和未來。室內展示了日本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1967年蒙特利爾世博會向觀眾介紹世界壹流的歌劇、芭蕾和室內音樂,以及交響樂團、流行歌手等。
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也是壹次涉及全球的文化盛會。豐富多彩的節目,包括展區內隨處可見的藝術品、烹飪表演及上百場音樂會、戲劇舞蹈表演魔術表演、各種兒童節
目等,不分晝夜,接連不斷。
(四)促進建築創新
無論是世博會的主辦國還是參展國,都千方百計地設計自己最新穎、最有特色的展館,從而促進了世界新穎建築設計和新穎建材的發展。有的世博會建築成為有關城市的標誌屹立至今。諸如:
1851年倫敦萬國工業博覽會的標誌性建築——“水晶宮” ,長490米,寬117米,高33米。巨大的鋼框架被81 000平方米的玻璃完全覆蓋,顯得壯麗輝煌。水晶宮在利用鑄鐵結構、全玻璃幕墻和標準預制件建造等方面是首創,開創了現代建築的先河。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成為現代建築的典範。
埃菲爾鐵塔是美麗的巴黎城市地標之壹,曾經是載入城市發展史冊的世界最高建築,大大促進了現代高層建築的發展。它的建造就緣起於1889年巴黎世博會,是該世博會的標誌性建築。埃菲爾鐵塔高達300米。當時,四部可容納100人的電梯每天把數千名遊客送到115米高空俯瞰巴黎,還可沿著1792級階梯走下來。每天隨著艾菲爾鐵塔的壹聲炮響,博覽會開始新的壹天;每晚9點鐘,鐵塔的三色探照燈和廣場噴泉相互輝映,使熱鬧的壹天達到高潮。會展期間有200多萬人參觀鐵塔,包括英國皇太子、發明家愛迪生等名人。
1933年芝加哥世博會,色彩的運用是建築的壹大亮點。主題相似的展廳采用壹種顏色以便於觀眾選擇遊覽線路。設計師對23種顏色的大膽混搭,將色彩的融合發揮得淋漓盡致,也使得1933年的芝加哥城光彩突目。
1939年-1940年紐約世博會的中心建築是壹個球體形建築物——佩裏球和壹個錐體形建築物——特賴龍,高215米。兩個建築物由橋和螺旋電動扶梯相互連接,高高刺向天空,象征著明天的世界和建設。
1958年比利時布魯塞爾世博會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其標誌性建築——原子球。無論是思想理念還是創意形式,原子球的設計都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特征和人們關註的熱點。
原子球由9個巨大內空的金屬球體組成,每個圓球代表壹個原子,各球之間由26米長、直徑3米的空心鋼管連接。圓球與連接圓球的鋼管構成壹個正方體。這正是放大1650億倍的a鐵的正方體結構。原子球中間有壹部當時歐洲最高速的電梯。僅23秒便可把22人送到92
米的頂層圓球。頂層圓球專供遊客觀賞風景,四周有六面有機玻璃的大窗,並設有多架望
遠鏡,250人可以同時從高處鳥瞰布魯塞爾的優美景色。參觀“頂層”後,人們可以改乘自
動電梯到其它圓球。
(五)指引前進方向
世博會較早提出了生態平衡、環境保護、控制人口、發展交通和通訊、開發海洋和太空等人類***同關心的未來發展問題。
從1933年美國芝加哥世博會開始,各屆世博會都有明確的主題。不少主題反映了人類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給未來發展指明方向。如:
1958年比利時布魯塞爾世博會的主題:世界人口文化
1962年美國西雅圖世博會的主題:太空時代的人類
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會的主題:人類的進步與和諧
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的主題:人類-自然-和諧
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主題是“自然的睿智”,下設3個副題:“宇宙、生命和信息”、“人生的技能與智慧”、“循環型社會”。圍繞主題,會展以“人與自然和諧***處”為目標。會場設置完全不破壞原有地形和環境。從餐具、垃圾袋到服裝、建築材料都盡可能采用可降解或可再生、無汙染的材料;設環保廁所,糞便和汙水直接由微生物和臭氧處理,成為透明的水再沖洗廁所。世博會的垃圾分九類,不多遠人們就可以看到成排的透明垃圾箱,誌願人員教人按正確的方法把垃圾扔到不同的垃圾箱裏,然後可燃垃圾焚燒發電,供世博會照明使用。不可燃垃圾作為資源回收。突出了未來循環型社會的模式。
(六)加快經濟發展
世博會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加速器”。特別是成了主辦國加快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機遇。
如英國舉辦首次世博會後,不僅為英國開拓了廣大的貿易新市場,而且大大促進了鐵路交通的發展。僅僅5年,英國鐵路線長度增加壹倍,超過6200英裏。
日本從1945年世界的戰敗國到1983年躋身世界綜合國力第二強,走過了38年的道路。而這38年中的壹個重要驛站就是1970年的大阪世博會。大阪世博會吸引了6400萬人參觀,創造了世博會歷史上參觀人數之最。
美國***舉辦過14屆世博會。
法國舉辦過11屆世博會。
1957年以來德國舉辦了7屆世博會。 2000年的漢諾威世博會***有173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加,創造了世博會歷史上參展國家和國際組織數量之最。
世界工業七強,在各自發展的關鍵時刻、無不通過壹次乃至十多次世博會的舉辦來加快經濟和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