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青梅(臺灣版)
200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德國女作家米勒,更像是文學圈的局外人。
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最終得主,既不是外界預測的最“炙手可熱”的以色列作家阿莫斯·奧茲,也不是國內學術界青睞的西班牙作家路易斯·戈伊蒂索洛,更不是獲獎無數的美國作家菲利普·羅斯,也不是呼聲很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而是德國女作家赫塔·穆勒。
這個結果絕對屬於冷門的那種。只有臺灣省推出了繁體中文版的《風中青梅》,簡體中文版壹個都沒有推出。不僅公眾相當陌生,國內德國文學研究領域的專家也知之甚少。德國文學界也面面相覷,就連米勒本人在得知結果後也表示對獲獎“非常驚訝”。
赫塔·米勒:
1953年8月出生於羅馬尼亞,1987年8月移居德國,現居柏林。她的大部分作品描繪了羅馬尼亞下層社會的悲慘生活。她的第壹部小說《1982》在羅馬尼亞用德語出版,成為禁書,壹時引起廣泛爭議。代表作有《我所有的》、《光年之外》、《行走的邊界》、《奔流的河流》、《抑郁》、《狐貍當時是獵人》等。他曾獲得多個文學獎,如德國克萊斯特文學獎和弗朗茲卡夫卡獎。
文學界的“業余作家”
國內公眾聞所未聞,甚至德國人自己都不熟悉的諾貝爾文學獎歷史上第12位女性得主赫塔·穆勒是誰?
據悉,赫塔·穆勒(herta mueller)出生於1953壹個講德語的羅馬尼亞少數民族家庭。資料顯示,她父親二戰時在德國黨衛軍服役,母親二戰後被關進勞改營。這種特殊的家庭背景無疑對她以後的創作有著深遠的影響。
赫塔·穆勒,會兩種語言,畢業後翻譯。羅馬尼亞國家安全部想邀請她合作,但她拒絕了,隨後她被公司開除。後來,她只能靠在幼兒園教書和輔導德語為生,嫁給了另壹位小說家理查德·瓦格納。她在翻譯期間寫了短篇小說集《低地》,本可以在羅馬尼亞出版,但手稿在德國出版後引起了反響。她多次批評羅馬尼亞政府。65438年至0987年,失去工作的赫塔·穆勒(herta mueller)隨丈夫移民德國。
赫塔·穆勒的作品關註政治現實和社會底層的現狀。北京大學德語系教授李長科在接受采訪時總結了赫塔·穆勒的寫作特點,他說:“她的作品是壹種懺悔文學,主要側重於回憶過去,反思歷史,描繪失去家園的被壓迫者的命運。”在他看來,隱喻、轉喻、象征和暗示使她的作品與眾不同。不過,李長科也指出,赫塔·穆勒在德國文學中更像壹個“局外人”,而不是十年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德國著名作家格拉斯。他在歐洲文壇只能算是壹個“業余作家”,平時需要工作。
中國社科院《世界文學》德國文學編輯杜新華在2003年第5期《世界文學》上發表了赫塔·穆勒的短篇小說《壹只蒼蠅飛過半個森林》。這部小說描述了羅馬尼亞壹個底層工人的生活經歷。"米勒的作品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充滿詩意的語言."但她也表示赫塔·穆勒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是壹個不可思議的結果。”
赫塔·米勒:被放逐和受傷的人
王佩
福利彩票和諾貝爾文學獎有什麽區別?抽簽方式不壹樣,抽簽搖號,諾獎搖頭。
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了德國出生的羅馬尼亞作家赫塔·穆勒(herta mueller),令全世界文學愛好者困惑不已。即使在西方,米勒也不是壹個有影響力的作家。她的書只有四本被翻譯成英文,其中兩本是散文。在華人世界,大家對她更是陌生。但是,諾貝爾文學獎還是喜歡她。她在獲獎感言中寫道:“以詩歌的洗滌和散文的流暢,呈現了被掠奪者的處境。”
赫塔·穆勒(herta mueller)1953出生於德語區的羅馬尼亞,這為她日後的寫作和融入德國創造了條件。米勒的父親是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黨衛軍,因為這段不光彩的歷史,她的母親受到牽連。米勒在大學裏學習德國文學和羅馬尼亞文學。1976,開始在工廠做翻譯。據她回憶,因為拒絕與羅馬尼亞國家安全部門合作,她被工廠解雇了。從那以後,她以當幼兒園老師為生,並決心成為壹名作家。為了躲避羅馬尼亞當局的審查,她的作品在德國出版,引起了當時文學界的註意。
1987年,米勒和丈夫搬到了德國,在隨後的日子裏,她得到了德國和海外很多項目的支持。米勒於1995年被授予德國寫作與詩歌學會會員等榮譽。1997因為德國筆會吸收了壹些歷史不幹凈的東德成員,她憤然退出。
赫塔·穆勒的作品描繪了羅馬尼亞被侮辱和傷害的悲慘畫面。第壹部小說1982在羅馬尼亞用德語出版,成為禁書。代表作有《我所有的》、《光年之外》、《行走的邊界》、《奔流的河流》、《抑郁》、《狐貍當時是獵人》等。
雖然米勒20多年前就離開了羅馬尼亞,但她在羅馬尼亞的生活是她創作的不竭源泉。她的作品多是關於社會底層的現狀。約會是關於壹個在服裝廠工作的女工。她在西裝裏放了壹張意大利男人的小紙條,上面寫著“嫁給我”。她的另壹本工作護照講述了壹個移民到德國的鄉下人在羅馬尼亞壹個講德語的小村莊的故事。米勒的新作將視角轉移到壹個17歲的男孩,他去了烏克蘭的壹個建築工地。米勒說:“對我來說最有意義的生活是在羅馬尼亞中央集權統治下的經歷。德國的生活很簡單,就幾百公裏,這是我過去的經歷。”不可否認,米勒獲得諾貝爾獎與她的政治立場有關。
但是,米勒的文筆靈動而富有詩意。這壹點可以從《黑色的大軸》中看出,它的開頭是:“井既不是窗戶,也不是鏡子。往井裏看久了,經常往裏面看。那時候爺爺的臉會從井底升起來,停在我的旁邊。他的嘴唇之間有水。”因為文學功底,直接用德語寫作,諾獎評委看起來並不累,她獲獎也就順理成章了。
值得壹提的是,中國詩人北島也獲得了本次諾獎的提名,博彩公司為他提供的中獎幾率與米勒不相上下。
李敖曾經說過,諾貝爾文學獎喜歡頒給背離祖國的人。不管這種說法是否正確,有壹點是肯定的。羅馬尼亞人看到她獲獎的消息會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