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會計主體假設
企業正常經營當中,企業的會計主體是企業本身,而在破產會計當中,清算組成為了會計主體,它 們控制破產財產,並僅向相關的法院負責。這對傳統財務會計主體的沖擊很大,同時有效的預防了企業 利用財務手段造假私吞變賣自己的財產。
(2)持續經營假設和終止經營假設
在傳統的財務會計當中,企業持續經營指企業能夠將主營業務壹直進行下去,是壹直存在的。在這 個假設的前提下,企業才能壹直持續正常的反應出經營的會計信息,企業的財務報表才能保證真實可 靠。如果這壹假設前提不存在了,壹些在這個前提下使用的會計方法便不再適用。企業進入破產程序, 持續經營假設不再存在,應該將此假設終止。
(3)會計期間假設
在傳統的財務會計當中,會計期間指將會計主體持續經營的期間劃分為開來,以此來作為會計結算 的時間標準,但企業進入破產程序,持續經營假設不再存在,會計期間也就沒有劃分的必要,失去了意 義。
2、對壹系列的會計處理方法的差異
企業進入破產之後,企業持續經營的假設停止,之前在持續經營假設前提下進行的會計核算方法就 不再適用,需要采用不同的會計核算方法,對破產資產進行評估。
3、會計計量
在持續經營當中,企業主要采用歷史成本作為賬面價值計量的基礎,財務報表主要反映的是企業的 資產負債以及所有者權益的賬面價值。而進入破產之後,企業會計的目的發生了根本上的改變,以將企 業破產資源最大化的變現為目的,因此,資產的可變現凈值比賬面價值更重要。同時,對於企業資產負 債的壹些計量基礎和方法也發生很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