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財政部發布了新的會計準則體系,其中第20號準則為企業合並會計準則。企業合並會計準則的發布改變了我國沒有專門的企業合並會計準則的局面。實務中主要參照財政部發布的《企業合並會計處理暫行規定》、《合並會計報表暫行規定》以及《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中的相應準則。新企業合並準則在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的同時,根據我國企業合並的實際情況,增加了符合我國國情的內容,但同時也為企業提供了新的利潤操縱機會。
壹、購買法和權益結合法企業合並
在實踐中,企業合並有兩種會計處理方法:購買法和權益結合法。
根據購買法,企業合並是企業主體通過購買取得其他參與企業凈資產的交易。合並後,被購買企業喪失法人資格,不再繼續經營,被購買企業資產的風險和收益轉移給購買方。購買法下,收到的資產和承擔的負債以與其交換的資產或權利的公允價值計量,購買成本低於被購買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確認為商譽。被合並企業的收入包括購買企業本身當年實現的收入和購買後被購買企業實現的收入。
根據權益結合法,企業合並是權益結合而不是購買。其實質是參與合並的企業全體股東聯合起來控制其全部凈資產,從而繼續分享被合並企業的風險和收益,是原企業所有者風險和收益的結合。權益結合法下,資產和負債都是以賬面成本核算,不存在商譽確認的問題。由於被合並企業被視為從開始就已經存在,因此無論合並發生在何時,被合並企業全年的損益都應當計入被合並企業的損益。
在購買法下,重估資產的公允價值通常高於其賬面價值,這些增值資產將在未來年度以折舊或攤銷的形式轉化為成本或費用,導致購買法下的成本和費用高於權益結合法下的成本和費用。另壹方面,購買法下被合並企業當年利潤只包括購買被合並企業後實現的利潤,而權益結合法下被合並企業當年利潤包括被合並企業全年利潤,不考慮合並日。因此,權益結合法下的利潤高於購買法下的利潤。因為合並權益法還是以資產的原賬面價值為基礎,而購買法是以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所以購買法下的資產賬面價值比權益法下的高,但利潤比權益法下的低,所以權益法下的凈資產收益率也比購買法下的高。
購買法采用公允價值計量購買的資產和負債,能夠更好地反映合並的經濟實質,便於投資者預測被合並企業的未來現金流量。而權益結合法雖然核算簡單,但缺乏合理的概念基礎,容易導致利潤操縱。因此,國際慣例是逐步取消權益結合法,將購買法作為企業合並的唯壹會計處理方法。
二、企業合並的國際會計處理
美國是最早采用權益結合方式的國家。1970發布的APB 16號,既允許購買法,也允許權益結合法,在參與合並的企業性質、所有者權益結合方式、是否存在計劃交易等方面,對權益結合法的使用提出了12限制性條件。,而且規定只有這個65438+才能完全滿足。雖然權益結合在壹定程度上推動了美國的並購浪潮,但由於它通常可以報告更高的回報,因此在實踐中經常被濫用。而它與購買方式的結合也造成了很多問題。類似的並購可以通過壹系列規劃選擇有利於並購方的會計處理方法。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出現了第五次並購浪潮,並購涉及的金額也在不斷增加。通過權益結合法操縱被並購企業經營業績的經濟影響與日俱增。因此,FASB在2001發布了141號《企業合並》會計準則,以取代APB 16號,並予以取消。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在其會計準則第22號《企業合並》中提出,當被合並企業的股東共同分擔被合並主體的風險和利益時,應當將企業合並視為權益聯合核算,采用權益合並法。但後來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認為,雖然權益工具交換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存在,但這些權益在合並後會發生變化,權益合並法沒有反映所有者權益的變化,這種方法忽視了交換在企業合並中的價值。鑒於權益結合法不能反映管理層對該項投資及其後續業績的受托責任,2004年3月31日新發布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3號——企業合並》取消了權益結合法。
第三,我國企業合並準則中的處理方法
國際會計準則和美國會計準則都將同壹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排除在準則範圍之外。然而,中國的許多企業合並屬於同壹控制之下,如中央和地方SASAC控制的企業之間的合並,或同壹企業集團中兩個或兩個以上子公司的合並。如果將同壹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排除在準則的適用範圍之外,並不能真正解決我國企業合並的問題。因此,企業合並準則在綜合考慮相關情況的基礎上,根據參與合並的企業是否受同壹方控制,將企業合並分為同壹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和不同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並對兩類企業合並的會計處理進行不同的規範。
同壹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是指參與合並的企業在合並前後最終受同壹方或多方控制,且該控制不是暫時性的。同壹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不壹定是合並雙方完全自願的交易,合並對價也不是雙方討價還價的結果,不能代表公允價值。因此以賬面價值作為會計處理的基礎,采用權益結合法。企業合並中被合並方取得的資產和負債,應當按照合並日被合並方的賬面價值計量,並對被合並方取得的凈資產的賬面價值與支付的合並對價的賬面價值(或已發行股份的面值總額)之間的差額調整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在編制合並報表時,視同被合並企業在前期壹直在合並範圍內,即合並後形成的實體在前期壹直存在。合並資產負債表包括被合並方相關資產和負債的賬面價值,合並利潤表包括被合並方在合並前後的收入、費用和利潤,這意味著合並利潤表不僅要包括被合並企業合並後的利潤,還要包括被合並企業合並前實現的利潤。
非同壹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是指參與合並的各方在合並前後最終不受同壹方或多方控制。非同壹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可以由雙方議價,是雙方自願交易的結果,因此具有雙方認可的公允價值,采用購買法處理。購買方在購買日對作為企業合並對價而發生或承擔的資產、負債以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合並成本與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被購買方確認為商譽。合並成本經復核後仍小於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在合並報表的編制中,企業合並取得的被購買方的可辨認資產、負債和或有負債以公允價值列示,母公司合並成本與取得的子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以商譽列示。
第四,企業合並中的利潤操縱
無論是采用權益結合法還是購買法,在實際操作中都存在壹定的利潤操縱空間,值得相關部門和投資者關註。
在權益結合法下,由於被合並企業被視為從開始就存在,因此無論合並發生在哪壹天,被合並企業全年的損益都應計入被合並企業的損益。企業在年末有可能為了考核或美化業績而進行突擊合並,將當年經營業績較好的企業的利潤拉入企業報表。另外,權益結合法是以賬面價值為基礎的。
在數量的基礎上,沒有必要對購買的資產進行重估。在重估資產高於賬面價值的情況下,企業可以處置合並後實際增值但賬面上未反映的資產,取得營業收入或營業外收入。
購買法下,支付對價的資產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購買企業可以通過調整資產的公允價值來調整利潤。利用公允價值,購買企業還可以壓低購買資產的重估價值,比如低估被購買企業的資產,高估其負債,然後在合並後通過處置這些資產和負債來獲利。此外,合並差價被記錄為商譽。根據新的資產減值會計準則,商譽不需要攤銷,只需要定期進行減值測試,這樣企業合並後就不會面臨商譽攤銷的壓力。利用合並前合並利潤表不包括被購買企業的損益,被購買企業可以通過在合並前提取巨額存貨跌價準備或壞賬準備來報巨虧,合並後再轉回,或者提前確認費用,延期確認收入,從而提高被合並企業的業績。
記得給我加分。哦,我真的需要壹些緊急的東西。謝謝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