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在官廳會計的核算中,較以往更多地吸收了民間會計中的壹些較好的做法,這使明代官廳會計方法有了較大的改善。在我國民間會計中,以商業會計為代表所運用的傳統記賬方法是收付(收支)記賬法。它的會計記錄較為整齊劃壹,對於同類賬目的匯總簡便易行,其會計報告的編制也壹目了然,這些壹直為官廳會計所不及。明代官辦企業在會計核算中開始吸收民間記賬方法中的長處,使官廳與民間所用記賬方法逐漸結合在壹起。自此我國民間會計所運用的收付(收支)記賬法便逐步滲透到官廳會計之中。
明代官廳日常的會計記錄,大都以“收、支(付)”作為記賬符號,而在月結,季結、年結和會計報告編報方面則多以“入、出”作為集合賬目的標誌。這種做法,源於宋代,普及於明代,直到中華民國時期,仍然壹脈相承,相沿不改。在明代的官方文書中,凡涉及日常會計事項的處理,大體以“收,支(付)”作為記賬符號,而涉及到對總括數額的引用,或引用會計報告中的數據,則通常選用“入、出”作為記賬符號。在戶部所下達的命令中,壹般多用“照數收貯”和“照數支給”的書寫方法,在計臣們的奏疏中則多用“收過數目”和“支過數目”等寫法。那時候,“收受”、“收過”、“查收”和“動支”、“支給”、“支用”,以及“借支”等類詞句,已成為官方經濟文件中的通用術語。《明會典》中“收鈔銀七千四百五十九兩五錢四分四厘零”、“收魚課銀六十八兩五錢五分”;《明史·食貨誌》中“神宗萬歷六年(太倉)歲入凡四百五十余萬兩”、“歲入太倉鹽課銀三萬五千余兩”等類似記錄舉不勝舉,這種措辭法與會計記錄中的記賬符號運用相壹致。
經過壹千五百余年的發展變化,到明代,單式會計記錄已經形成了壹種具有科學記錄素質的格式。這種記錄既簡明扼要,又能夠較為完整地、正確地反映會計的對象。會計記錄格式的劃壹,導致賬簿格式的劃壹。明代所通用的各種賬簿,已為每筆單式會計記錄在賬簿中的書寫布局作了合理的安排,是什麽樣的會計記錄,便有什麽樣的賬簿格式,賬簿記錄者與賬簿印刷者的思想方法已在這方面得到統壹。明代官廳所使用的會計文簿的格式大體有兩種,壹種是無格文簿,另壹種是印格文簿。無格文簿在書寫時依然有壹定規格,通常凡收入事項在賬中偏高書寫,支出事項則偏低書寫,其會計記錄符號在賬中所處位置高低壹致,查閱十分方便。月結時,壹般按照四柱的格式分列收、支合計數和本期結余之數。印格文簿則按照賬目記錄要求印有固定的格式,這種格式以雙軌紅線橫貫中間,作為上下賬目記錄的分界,垂直又以單線將每筆賬目分別開來。每筆賬目各占壹行,彼此不相連接。月結、年結數據亦采用四柱格式,居中擺平,並與前後賬目留有壹定距離,以便突出總數的地位,方便查核。印格文簿壹般用於登記流水賬目和分類記錄的總清賬目。
明代官廳所作的會計記錄,吸收了當時民間會計記錄簡明扼要的優點,而克服了以往賬目連頭連尾記載的缺點,使單式會計記錄達到比較完善的地步。明代官廳從中央到地方對會計記錄的處理,基本上達到了規範化。當時對會計事項內容記錄的處理,壹般前列時間和會計記錄符號,次列會計事項內容的簡明摘要,說明經濟事項發生的原因;最後依次擺列數量、單價和金額。在會計記錄中註意突出會計事項的主體部分,基本上達到了性質明確,責任分明的要求。當時對賬面會計記錄收受、支付、轉記和結清處理的方法已基本實現規範化。明代官廳對正規會計記錄的處理,壹般都采用加蓋朱色戳記的辦法明確其結果。如收受清楚便加蓋“收訖”字樣,支付完畢加蓋“付訖”字樣,過賬加蓋“過入”二字,賬目對應結清則加蓋“結清”或“清”字戳記。凡屬於需要保管的賬目,不僅單獨設置會計文簿記錄,而且還編有壹種特殊的號碼,以便財計部門內部掌握。明代的官廳會計記錄對每壹賬目的來龍去脈交代比較清楚,基本上達到了前後照應,協調壹致的要求。凡收入事項,突出說明該筆收入的來源;凡支出事項,首先突出說明其去向,然後附帶說明該筆支出之來源。中國的單式會計記錄正是采用這種方法彌補其不足之處,通過清楚明了地交待經濟事項的來龍去脈,達到清楚明了地反映會計對象的目的。二、單式記賬法向復式記賬法的過渡——三腳賬
自明中葉以後,社會經濟發生了壹系列變化,新的生產方式、經營方式的產生,客觀上要求改變舊有的經營管理方式和會計核算方法,建立新的經營管理制度和新式會計核算方法與其相適應,“三腳賬”應運而生。
(壹)三腳賬的基本原理
“三腳賬”,又名“跛行賬”,用“三腳賬”作為這種賬法的名稱,是壹種形象的比喻。這種記賬方法,對於非現金交易的轉賬事項記錄兩筆,是復式會計記錄,人們形象地把這種會計記錄比作“兩腳”;對於現金收付事項,則只記現金對方壹筆,是單式會計記錄,人們形象地將其比作“壹腳”,合稱“三腳”,反映出這種賬法的基本特征。“三腳賬”是壹種不完全的復式賬法,是我國簿記由單式轉變為復式的壹種處於過渡階段的賬法。
“三腳賬”是在我國單式簿記的基礎上派生出來的壹種不完整的復式賬法。它的賬簿設置與單式簿記大體相同,通常采用“三賬”的體系,“三腳賬”把會計記錄的重點放在“流水賬(也稱日清簿)方面。後來,有些商家又把這種“流水賬”進壹步細分為“貨清簿”、“銀清簿”和“往來簿”。“貨清簿”用於記錄商品的購進與銷售事項;“銀清簿”用於記錄現金收付事項,而“往來簿”則專門用於登記往來轉賬事項。這些“賬簿”和“三腳賬”所采用的總清賬,格式與單式簿記相同。賬簿豎式登記,每張賬頁均劃分為上下兩個記賬地位,上方稱之為收方或來方,用於登記壹切來賬(也稱收賬),下方則稱之為付方或去方,用於登記壹切去賬(也稱付賬),簡稱“上來(收)下去(付)”或“來高去矮”。此外,由草流向日流的平行轉記和由日流向總清賬中的歸類轉記,其基本做法與傳統單式簿記完全相同。
“三腳賬”與傳統單式簿記的根本不同點在於對不同會計事項的處理方面。非現金交易的轉賬事項記錄,需同時記入來賬(即收賬)與去賬(即付賬)兩方,其余現銀(也稱現金)出納及貨物買賣賬項,則僅記其壹方。顯然,其前壹部分為復式會計記錄,而後壹部分則為單式會計記錄,對於往來賬項的處理大體遵循“有來必有去,來去必相等”的記賬規則,其原理與今天的借貸復式簿記相似。記賬符號有的用“收付”,有的用“來去”,也有的用“出入”。例如賒銷給張三商品壹千元,這筆業務壹方面需在兌貨總簿的收方記錄“銷售收入來賬銀”壹千元,另壹方面需同時在“往來總簿”中的付方記錄“張三去貨欠款去賬銀壹千元”。對於現金收付事項的處理,則只記錄現金的對方,而現金方面則略去不記。例如:銷售商品二千元,現金收訖無誤,銀已存入本店錢櫃。這壹賬項只在兌貨總簿中作壹筆“收銷售收入來賬銀二千元”就夠了,對現金的去向便不再記錄。這裏又保留了傳統單式簿記對賬目的處理辦法。需要強調說明的是,“三腳賬”雖然十分重視非現金交易的轉賬事項的處理,但並非不註意現金收付事項的記錄。為了彌補現金收付事項僅記錄現金的對方,而現金方面則省略不記這壹不足之處,它采用了“流水結存”的方法。即每隔五日,或壹旬、半月,通過“四柱結算法”的基本公式,在“流水賬”上求計本期庫存現金的結存數額,然後與實存數額相核對,凡賬實相符,則加蓋“結清”戳記,凡賬實不相符,則立即追查原因,以明確其經濟責任。每當“結賬”和計算盈虧時,需將“流水結存”的數額,由“流水賬”的收方,過入“總清賬”的付方,以考核企業經營的成果。
(二)三腳賬的盈虧計算
采用三腳賬的行業,有半年結算壹次盈虧的,有壹年結算壹次的,少數也有按月結算的。盈虧結算壹般是在“謄清簿(即總清賬)”上進行的。“謄清簿”的上方(即來賬方面),包括業主投資(即資本)和本期外欠賬項(俗稱“除項”或“該項”,即負債);下方(即去賬方面),包括企業的各項財產(俗稱“存項”,即資產),如庫存商品、庫存現金,以及其他資產等。這上下兩方所記內容是根據“流水賬”歸類轉記的,壹般賬項只需在“日清簿”與“謄清簿”之間進行平行轉記,即來方轉記於來方,去方轉記於去方,但庫存現金壹項卻必須反方向過賬。因為通過“流水結存”法求得的本期現金賬面結存之數在“流水賬”的收方,而庫存現金屬於企業資產的壹個組成部分,因此在過賬時應記入“謄清簿”的付方。
企業的盈虧,在壹定程度上體現在現金的結余方面。本期各項余額結算出來之後,便可以通過下列公式計算出本期盈虧數額;
盈(虧)=存項合計數(即資產合計數)-該項合計數(即負債+資本合計數)
存該相抵,如存項大於該項,表現為盈利,俗稱“凈彩”或“純益”,反之,如該項大於存項,則表現為虧損,俗稱“凈損”或“純損”。由於“三腳賬”這種計算盈虧的辦法,對於收入與費用、升溢與損失、損耗等盈虧計算要素未加區分,籠統地采用存該相抵的辦法求計盈虧,故過去有人把它叫作“撈鍋底賬”。
(三)三腳賬的歷史地位
“三腳賬”為中國簿記方法的發展發揮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壹則它在對往來賬項的處理方面采用了復式記錄,從而加強了對非現金交易轉賬事項的管理;二則它部分地采用復式記錄方法的實踐經驗,直接給後來“龍門賬”和“四腳賬”的創立以重要啟示。“三腳賬”采用雙重會計記錄符號,實行“收──來”、“付──去”,以前呼後應。這樣做,不僅對於明確經濟事項的性質,提高匯總核算和清查賬目效率有著明顯的作用,而且對於復式簿記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三腳賬”對於資產與負債、資本三者之間關系的正確認識與處理,也為中國固有復式簿記平衡原理的建設奠定了思想基礎。
當然,“三腳賬”所表現出來的進步是十分有限的,壹方面它受到發展不充分的商品貨幣經濟的束縛,使其在賬項處理上有著很大的片面性;另壹方面,它畢竟是剛剛從單式簿記脫胎而來的壹種賬法,在很多方面免不了殘存著舊式方法的痕跡,與科學的復式簿記原理相比,“三腳賬”的差距還相當大,缺點也相當突出。“三腳賬”缺乏科學的復式簿記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它既無科學的賬簿組織建設和會計核算項目的分類,也無較為科學的盈虧計算方法與會計報告方法。只要非現金交易的轉賬事項不發生問題,其他方面可以不必計較,這是“三腳賬”記錄者的基本指導思想,這種思想存在著極大的片面性。“三腳賬”把單式會計記錄與復式會計記錄交織在壹起處理,在賬目登記時容易發生差錯事故。不僅發生差錯事故後難以查找,而且要想清查明白,還得費時費事。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三腳賬”的缺點日漸顯現,人們的認識也隨之得到提高。經濟的發展對人們探索、創建新式賬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中國固有的復式簿記──“龍門賬”開始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