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考試 - 兩個歷史問題

兩個歷史問題

——甲午戰爭前中日海軍現代化比較*

19世紀中葉,中國和日本是兩個古老的

(第壹部分)

西方列強對東方國家的暴力入侵和軍事恐嚇

19世紀中葉,中國和日本這兩個東方古國,在西方列強的暴力入侵和恐嚇下,被迫打開了塵封了幾百年的大門。在遭受了簽訂不平等條約的恥辱後,他們終於直觀而痛苦地認識到了現代海軍這種新型戰爭機器的威力。於是,壹股“戰艦崇拜”從中華民族和大和民族世代生活的土地上興起,兩個中世紀的海軍開始向現代海軍進軍。但兩國國情不同,決定了兩國海軍的現代化進程不可能壹致,導致了雙方的分歧和優劣轉化。對比分析這種差異和優劣轉化過程,有助於理解1894年兩國海軍的命運。那壹年,中國海軍打了壹場裝備低劣、戰術落後的屈辱戰爭,因而走向衰弱;日本海軍從這場勝利走向了挑戰世界霸權的漫漫征途。

19世紀中葉,中國和日本是兩個古老的

壹、海軍艦船建造的比較

西方列強對東方國家的暴力入侵和軍事恐嚇

現代軍艦是現代機器工業的產物,但中國和日本長期閉關鎖國。兩國決定建設現代海軍時,國內現代工業機制尚未建立。正因如此,兩國都正確選擇了先買後建、買建結合的造船方向。

西方列強對東方國家的暴力入侵和軍事恐嚇,日本在購艦方面起步比中國早壹點。1853 10,幕府向荷蘭訂購了兩艘戰船;後來在1855年,荷蘭向日本贈送了汽船“森濱”號,該船後來成為日本近代海軍的第壹艘船。【1】相比較而言,中國的購艦計劃實施較晚,從壹開始就嚴重受挫。直到1862年,清政府才委托英國人李泰國向英國購買船只。但由於李泰國與英國政府秘密勾結,企圖讓英國阿斯彭控制這支本已屬於中國的艦隊,造成了所謂的“阿斯彭艦隊”事件[2],8艘已駛回中國的軍艦被歸還。整個事件清政府花了70萬兩白銀,卻沒有得到壹艘外國軍艦。這壹事件極大地挫傷了清政府的積極性,使其長期停止外購船只。

在自制的船上,中國和日本幾乎是同步的。1861年,曾國藩建立安慶軍械所,幕府建立長崎造船廠。這兩個工廠分別建造了中國第壹艘蒸汽動力船。1865年,李鴻章設立江南制造局,日本設立橫濱鐵廠。這些工廠初步奠定了兩國艦船建造的物質實力和技術基礎。但是後來兩國的情況發生了變化。中國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和洋務運動的興起,為海軍建設提供了相對有利的環境。清政府先後設立福建船政局和天津機器局,特別是1867年建成的福建船政局,後來成為近代中國的造船中心。到1874年,中國的造船廠已經建造了21艘戰艦,其中兩艘的排水量為2800噸。然而此時的日本正處於動蕩時期,政局不穩,人心不安,經濟被毀,缺乏對海軍有利的建設環境。所以,雖然日本在1870年制定了建造200艘戰艦的龐大計劃,但是直到1876年,日本都沒有在國內建造壹艘戰艦,只是購買了7艘外國戰艦。除了財政困難之外,還應該有技術困難。因為日本在1871建立了橫須賀造船廠,日本海軍的主力戰艦都是在這裏生產的。但即便如此,該廠1876年生產的首艦“清輝”號整體技術還不如福建省航運局1869年生產的首艦“萬年青”號。兩者航速都在9節左右,但後者排水量達到1370噸,而前者只有890噸。19世紀中葉,中國和日本是兩個古老的[3]

淹沒錨鏈——甲午戰爭前的中日海從1874年日本侵占臺灣之前,日本海軍的艦船建造就領先於日本。雖然中國沒有購買外國軍艦,但中國的造船水平領先於日本,中國自建的軍艦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超過了日本購買的軍艦。這個時候的優勢在中國。所以日軍侵占臺灣省後,很快就被迫返回。這刺激了日本將第壹假想敵從俄國改為中國,並喊出了“強兵是富國之本,不富國是強軍之本”的口號,[4]瘋狂追逐中國海軍。1875年,日本提高起點,向英國訂購了壹艘3000噸級的裝甲艦和兩艘2000噸級的巡洋艦。這些新式戰艦的技戰術水平超出了當時中國的造船水平,嚴重威脅了清政府的海防。1875,軍機大臣兼總理公署大臣文祥在奏折中說:“目前緩之難,防日尤重。”為了應對威脅,清政府被迫再次購買船只。此外,自制戰船的高昂成本迫使清政府再次放眼國外。1876年,李鴻章在奏折中說:“在中國造船的銀子是在國外買船的兩倍。如果妳渴望成為壹支軍隊,妳必須使它成為外國的壹個省。”19世紀中葉,清政府開始大規模購船。到1888年,中國從英國和德國買回了兩艘7000噸級裝甲艦、五艘2000噸級巡洋艦和兩艘1000噸級巡洋艦、11炮艇、22艘魚雷艇和數十艘輔助艦艇。[7]兩艘鐵甲艦的單艦作戰能力,在當時的遠東是無敵的。中國又重新獲得了優勢,但這種優勢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日本很快就向法國訂購了三艘4000噸級的“三景艦”(最後壹艘“李嶠”是日本造船廠制造的),以償還政府的鐵甲艦。這些後購戰船的技戰術水平普遍高於清政府購買的外國戰船,尤其是機動性和火力。但是,清政府並沒有看到這種差距及其潛在的危險。反而在1888做出了暫停購艦的決定,將大量海軍軍費挪作他用。這種情況壹直持續到甲午戰爭前夕。與此同時,中國的造船業已經被日本人趕超。1886下水的日本軍艦“大和號”和“武藏號”,基本等於中國購買的兩艘千噸級巡洋艦。最有說服力的是丘金洲和平原的對比。前者代表65438-2009年90年代日本造船水平,後者代表同期中國造船水平。前者排水量3150噸,航速19節。火炮由4門150毫米速射炮和6門120毫米速射炮組成。後者的數據分別是2200噸、11節、1門260毫米炮和2門150毫米炮。[8]顯然,後者已經落後了。可見,由於對手實力的大幅增長,中國原本的優勢變成了劣勢。

19世紀中葉,中國和中國是古代。那麽,甲午戰爭之前,日本軍艦的劣勢是什麽?壹是艦齡老化,技術落後。這表現在艦體結構松散,速度低,機動性差,炮數少,射速慢。比如黃海海戰,中國的兩艘主力艦“定遠”號和“鎮遠”號都是14歲,以至於“定遠”艦第壹次開火就把飛橋給撞塌了。論船速,北洋艦隊軍艦平均速度比日本軍艦慢1節。火力方面,日本軍艦有195炮,日本軍艦有268炮,其中120mm以上速射炮中日比例為0: 97,軍事現代化對比*(上)[9]當時速射炮的射速是普通炮尾炮的5-6倍,也就是說日本軍艦的打擊力為6。

19世紀中期,中日之間的兩個古代是購買艦船與引進技術聯系不緊密,逐漸脫離世界艦船發展趨勢。中國停止購買外國軍艦的那壹天,正是外國軍艦日新月異的時候。世界軍艦設計的主流已經從追求厚裝甲轉向提高速度;壹般會加速射炮,註意提高側面火力。但中國脫離了這種趨勢,日本正在迎頭趕上,以至於中國的軍艦,無論是自制的還是購買的,都相應落後於日本軍艦。

第三個缺點是中國采購的艦型裝備不夠協調,整體作戰效率較低。中國海軍過於依賴兩艘主力艦而忽視了支援艦的建設,以至於在黃海海戰中,中國海軍側翼缺乏有效的保護,被日軍戰機俘虜並強攻側翼,最終中國艦隊戰敗。

當然,在甲午戰爭之前,中國的海軍仍然保持著數量上的優勢。中國海軍總噸位83900噸,日本只有61.373噸[10],但這些優勢在戰場上並沒有體現出來,因為中國壹直以北洋艦隊的41.200噸對抗日本的61.373噸。

西方列強對東方國家的暴力入侵和軍事恐嚇。海軍人才比較

海軍是專業性和技術性最強的軍種。沒有專業人員,海軍不可能成熟並獨立運作。所以,人才是決定海上力量的另壹個物質基礎。毫無疑問,中日兩國的近代海軍在起步時就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因為兩國都非常重視海軍人才的培養。無論最終目的是什麽,中日兩國都希望培養壹支強大的人才隊伍,並以此打造和操縱壹支強大的艦隊。

軍事現代化比較*(上)

德川時代時期,日本人為扶持海軍人才奠定了初步基礎。1855年,幕府在長崎建立了海軍訓練所,之後又在築地和兵庫(今神戶)建立了海軍訓練所。封建幕府崩潰後,新興的明治政府把培養人才作為海軍建設的重中之重。1870年,兵部在“辦海軍大”的建議中指出:“盡快建立學校,廣泛選拔良師,教育海軍軍官,是當務之急。”由此可見,日本在培養人才和造船的關系中,是把培養人才放在第壹位的。在具體措施上,明治政府恢復並擴建了幕府時期開辦的三所海軍學校;建立了海軍軍官學校和海軍大學等新學校。此外,為了掌握專門技術,還設立了另壹所會計學校、炮兵學校、礦山學校、航海學校和工程學校。

沈沒的錨鏈——與甲午戰爭前的中日海相比,中國的海軍院校不僅起步晚,而且發展緩慢。在中國,相對於船舶的建造,人才的培養就沒那麽重要了。“查治國之道,在乎自強,而審時度勢,自強基於練,練基於使工具。”[12]這種偏向很快讓清政府吃了苦頭。1862年,清政府下定決心購買軍艦的時候,中國還沒有操作現代軍艦的舵手、炮手、水手等人,這就給了阿斯彭等人謀求艦隊指揮權的機會。事件平息後,清政府吸取教訓,開始培養現代海軍人才。1867年,中國第壹所近代海軍學校——福建船政學堂成立。但比日本晚了12年,此後清政府陷入停滯,獨生子女的局面持續了14年。只是到了80年代以後,海軍教育才呈現出全面發展的勢頭,這是由於當時的風氣逐漸開放,以及當時從國外訂購了大量的軍艦,迫切需要海軍專業人才。1881年,李鴻章創辦了中國第二所海軍學堂——天津水師學堂。此外,清政府還創辦了廣東航海師範學校(1889)、江南海軍師範學校(1890)、水育薛磊學校、海軍西醫學校等學校,培養各類海軍人才。但此時距離甲午戰爭已經不遠,後期海軍院校的第壹屆畢業生大多沒有趕上戰爭。

從上面可以看出,中國在學校數量上並不遜色於日本,但在學校的教學內容和內部機制上,中日之間有很多差距。

19世紀中葉,中國和日本是兩個古老的

在教學內容上,雖然雙方都以學習西方理工科知識為主,但兼修的內容存在明顯差異。中國的軍事院校給學生灌輸儒家思想,不利於培養軍人所需要的素質,更何況已經衰落畸形了。所以中國軍校的畢業生大多思想保守。而日本則極力向學生灌輸其傳統武士道精神,宣揚軍國主義。雖然這對其他國家來說是壹場災難,但無疑會激發學生的進取精神和好戰品質,在戰場上轉化為巨大的戰鬥力。

19世紀中葉,中國和日本是兩個古老的

在內部機制上,我國海軍院校缺乏統壹規劃,各校基本獨立,沒有分工合作,也沒有初、中、高中之分。中國海軍的學校教育受到當時封建教育制度的制約。19世紀後期,中國實行科舉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的教育體制,將落後的科舉教育置於主導地位,使學校教育處於從屬地位。人們依然視畢業為正道,這使得軍校畢業生的社會地位遠遠落後於“習武之人”。這就造成了壹個最直接最大的影響,就是生源的稀缺。前面說過,65438年到70年代,中國只有壹所海軍學院,但也是唯壹的壹所。1873,只有39個學生,到1883,只有29個學生。【13】沈沒的錨鏈是甲午戰爭前的中日海,這些學生大多家境貧寒。學生這麽少,學校的處境很困難。日本海軍院校的情況和內部管理要好得多。日本的整個教育體系都是從西方借來的,從幼兒園到大學,都是壹脈相承的。顯然,這比國內的雙軌並行教育體制更先進。日本的海軍學院分為初級和高級。他們不僅訓練軍官,也訓練學員。中國軍校的畢業生要麽是純技術人員,要麽是軍官,軍校學員很少。日本的社會環境也有利於海軍教育的發展。日本是壹個尚武社會,統治者大力鼓勵發展海軍。所以日本學生上軍校不會受到歧視,反而會提供壹條成為官員的捷徑。例如,被稱為日本海軍之父的山本權兵衛和廣瀨武夫等早期著名士兵都是海軍學校的學生。正因為如此,日本軍事院校從不擔心人員問題。

在內在機制上,雙方的老師也值得比較。海軍教育之初,雙方都面臨師資短缺的問題,所以雙方都選擇引進外教作為解決方案。但在行動上,雙方存在分歧。日本對此的態度比中國堅決得多。這表現在日本聘請的外籍教師數量多,任期長。據統計,日本海軍院校僅在1876年就雇傭了100多名外教,直到甲午戰爭前後才開始在各種院校消失。反觀國內,僅福建船政學校在建校之初就聘請了39名外籍教師,但他們的任期只有5年。期滿後,大部分被辭退。在中國另壹所較為完整的海軍院校——天津艦艇學院,最初只有4名外籍教師。關於外籍教師的作用,日本歷史學家外山三郎太評論說:“在引進先進國家的海軍學術和制度方面,正是受聘的外籍教師和技術人員為日本海軍在開國時期做出了比海外留學生更大的貢獻。”[14]軍事現代化比較*(上)在中國,沒有這樣的評價。壹方面,中國人對外國人有偏見是事實;另壹方面,大多數外國人來中國純粹是為了填空,沒有真才實學;另外,外國人傲慢的習慣往往會讓謙遜的中國人產生抵觸情緒,所以外教在中國的作用有限。當時中國的教師沒有教海軍的經驗,能力有限。導致中國海軍學院的畢業生質量低於日本海軍學校的畢業生。

然後對比壹下兩國海軍的海外教育。日本很早就派出留學生,花了很長時間留學。早在1862,日本就派出了第壹批留學生。另外,日本海軍中有大量的留學生,他們去的國家也很多。據不完全統計。甲午戰爭前,日本共派出120多名海軍學員留學他國。在美、英、德、法等海洋強國的海軍院校和艦船上都可以找到日本留學生的身影。這些留學生為日本海軍帶回了很多新知識,為日本海軍的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比如留學德國的山本權兵衛,後來被稱為日本海軍之父;從美國留學歸來的平井壹夫在黃海海戰中開創了單縱隊戰術。從英國回來的東鄉平八郎,後來指揮聯合艦隊在對馬海戰中取得大勝。相比較而言,中國海軍留學成績不如日本。直到1877,平井壹夫和山本權兵衛回國後,中國才派出第壹批留學生。截至1890年底,中國1 * *共派出3批海軍留學生,共計70余人。[15]

除了軍事院校,基層部隊的日常訓練是培養海軍人才的另壹種方式。可惜中國海軍的訓練情況也很差,處處散發著封建腐朽和懶惰。北洋水師平時操練,“只求其表現整齊,訓練尚流於表面。沒用的。這個中國海軍不如其他國家,劣勢在於追求故事耳”;“平時練炮靶、雷靶,船動了,靶不動。”19世紀中葉,中國和日本是兩個古老的[16]。更何況,拍攝前“預先丈量好碼數,設置好浮標,按標準行駛,碼數已知”是沒有用的。19世紀中葉,中國和日本是兩個古老的[17]。所以在19世紀中期,中日兩大日本古代海軍的訓練往往流於形式,沒有明確的針對性,離實戰還有很大差距。這必然會對戰場上指揮員和士兵的心理素質和技戰術水平產生嚴重影響。

日本海軍的詳細訓練情況目前不得而知,但下面的數字很能說明問題。據統計,沈沒的錨鏈——甲午戰爭前的甲午海戰和黃海海戰中,中國七艘不沈的軍艦共中彈754次,平均每艘108發;如果擊沈也算這個(其實遠不止這個),那麽壹艘中國軍艦被1294發子彈擊中。日本軍艦被射134發,平均每艘11發。[18]軍事現代化對比*(上)也就是說,在持續了近五個小時的戰鬥中,中國海軍至少有61門炮壹槍未中。顯然,這不僅僅是用槍支射速的問題來解釋。

軍事現代化比較*(上)三。海軍軍事系統比較

“軍事制度是國家(或政治集團)組織、管理、儲備和發展軍事力量的制度。”“其基本職能是從法律法規上保障國家的軍事建設,組織管理軍事力量,開發軍事潛力,增強軍事實力,從而有效地準備和實施戰備。”19世紀中葉,中國和日本是兩個古老的國家[19]。顯然,軍事制度不僅是軍事制度本身,也是國家的基本制度,是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

海軍軍事制度是國家和海軍制定的海軍制度,包括海軍領導制度、海軍組織制度和編制、海軍後勤保障制度、海軍武器裝備建設、征兵訓練制度等。是否健全,反映了壹個政府的組織能力和行政效率。顯然,在這壹點上,資產階級明治政府的效率要優於沒落的滿清封建政府。日本早就註意到了軍事制度建設,並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而中國的反應要慢得多,軍事制度建設明顯落後。

1.海軍的領導體制、建制和編制。現代海軍建設和作戰強調集中領導、統壹指揮,要求統籌規劃、優化組合,使有限的力量發揮最大的作用。

軍事現代化比較*(上)1872年,日本政府廢除了兵部,設立了獨立的陸軍和海軍省,從而使海軍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1893年,日本海軍軍事指揮本部成立。與海軍部壹起成為日本海軍軍政和軍事指揮機構的雙重領導體制。在海軍組織方面,日本於1875年將其周邊海域劃分為東、西海兩個海域,並於1876年在東海和西海建立了兩個警備所。1886,警衛室增加到3個,管轄5個海域;同年,日本政府頒布了《海軍條例》和《警備署官制》(後改為《警備署條例》),規定警備署不僅作為後勤保障的海軍基地,還具有內衛部隊的性質。至此,日本海軍的建制基本確立。艦隊編制方面,日本在1889組建了常備艦隊;7月1894,10,又增加了壹個警隊。19年6月,兩支艦隊合並組建聯合艦隊。它集中了日本海軍的全部力量,管轄自己的攻擊艦隊和遊擊艦隊。日本海軍建立的統壹領導體制和聯合艦隊編制,既保證和加強了海軍作戰的指揮能力,又全面安排了軍艦的軍備力量,充分發揮了全國所有海軍力量的作戰能力,形成了對北洋艦隊的優勢。

19世紀中葉,中日兩個古國,回望中國,海軍的領導和組織始終混亂落後。起初,中國海軍走的是區域建設之路。中央政府沒有統壹的領導機構和部長負責海軍事務。海軍建設基本上是地方事務。中法戰爭前,中國的北洋、南洋、福建、廣東四大海軍力量並不歸中央政府統壹管理,而是歸直隸、兩江、閩浙、廣東總督管轄。各省總督都把自己控制下的海軍作為鞏固政治地位的資本,往往壹意孤行,不聽中央調遣。例如,中法戰爭期間,福建海軍向其他三個海軍師求助。結果福建水師全軍覆沒後,沒有壹艘增援的軍艦到來。中法戰爭後,清政府吸取教訓,於1885年設立海軍衙門,企圖統籌海防事務,將海防力量集中於中央,但實際上只是形式上的統壹,其初衷並未達到。因為以娜拉為首的朝廷主導壹切,而以李鴻章為代表的地方實力派分權,海軍衙門夾在中間,沒有太多實權。此外,其五位常任海軍部長均身兼數職而非全職,且均非海軍出身,限制了該組織的效率。事實上,海軍衙門建立後,原有的痼疾沒有改變,各艦隊的武器裝備仍然不壹致,訓練紀律沒有統壹的標準,海軍的整體作戰能力沒有提高,各艦隊各自為政的事實仍然存在。就像李鴻章在甲午戰爭前說的,“中國船只分幾省,命令不壹。似乎日本的軍艦和船只如果都在海軍大臣的控制之下,就可以互相應對。如果中東發生什麽事情,贏家和輸家的數量仍然無法預測。”[20]

軍事現代化比較*(上)

2.海軍的征兵制度。其基本職能是保障現役部隊的補充更新和預備役部隊的訓練儲備,以滿足平時軍隊建設和戰時部隊動員的需要。

1872年,東方各國在西方列強對日本的暴力入侵和軍事恐嚇中,發布“全國征兵詔書”,實行普遍兵役制。海軍因為位置的特殊性,實行的是以征兵制為基礎,以誌願兵為主的兵役制度。這是因為海軍——無論是水手、工程師還是炮手——都需要擁有比普通陸軍士兵更高的技術。顯然,只有服務時間長的誌願者才能更熟練地掌握技術。此外,日本還有預備役和預備役制度,可以迅速補充戰時人員裁減。清政府實行臨時征兵制,沒有預備役。水兵壹般是由海軍官員根據形勢需要招募到沿海地區的。這種制度的缺陷很明顯:壹是招聘是臨時性的,培訓時間短,技術不熟練;第二,征兵是壹個官員的責任,沒有規則,這必然導致很大的隨意性和作弊;第三,戰場上減員很難在短時間內彌補。對此,壹位清朝官員在甲午戰爭後總結道:“這次的船只雖然配了幾個練膽的名號,但都是模仿綠營的習慣,臨時招募的。他們只在岸上練了不到兩個月的洋槍,就被派去修船了。不僅船上的零件不熟悉,而且大炮以前從未見過,它們看起來更有紀律,用小號工作。所以,在戰鬥的時候,炮兵的傷亡不能得到補充,只能補死人數。”軍事現代化比較*(上)[21]

3.海軍後勤支援系統。甲午戰爭前,清政府集中建設了旅順和威海兩個海軍基地。前者主要是艦艇停靠和維護的地方,後者主要是艦隊集結、演練和補給的地方。它們的建成,部分解決了北洋艦隊的後勤保障問題。然而,港口的設施並不完善,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此外,中國海軍的武器大多購自國外,國內廠家生產武器沒有統壹標準,導致中國海軍的船型復雜,艦炮口徑不壹致,也增加了後勤保障的難度。尤其令人擔憂的是,基地儲存的彈藥不僅質量低劣,而且嚴重短缺。

水下錨鏈——甲午戰爭前的中日海

中國海軍後期保障體系的混亂和不足,在甲午戰爭中暴露無遺。戰後有人指出:“大部分領藥都是不合適的,沒有準備的。東溝之戰,有因為彈珠耗盡而耽誤的,也有因為不適合膛的因素而臨時減藥的。”“槍的零件沒有準備好...東溝之戰,因為零件損壞,停了很多炮。”沈沒的錨鏈——甲午戰爭前的中日海[22]此外,它在戰時因平時維護不善而遭受巨大損失的情況也令人驚嘆。“智、荊二船,請換壹只堵水的橡皮。用了很久,無法修復,所以船(致遠艦)開了幾槍就立刻沈了。”軍事現代化比較*(上)[23]

日本海軍的後勤保障比中國好。如前所述,戰前日本建立了三個警備房作為海軍基地,承擔後勤保障任務,包括造船部、軍械部、會計部、建設部、衛生部等機構,為保證作戰部隊無後顧之憂發揮了重要作用。當然,日本海軍的後勤保障也有不可避免的艦型不同、武器口徑多樣的問題,但日本還是有優勢的。據統計,日本鐵路在1890有2733公裏,而中國鐵路在1894之前總長不到400公裏。沈沒錨鏈——甲午戰爭前中日海上相對發達的鐵路運輸[24]對日本戰略物資的集中和兵力的調動具有重要意義。

西方列強對東方國家的暴力入侵和軍事恐嚇

關於軍制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軍銜制度,追趕,但由於篇幅和價值有限,這裏就省略了。

19世紀中葉,中國和日本是兩個古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