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木制品公司是壹家外資企業。1999至2004年,年出口創匯位居全市第三,年銷售額約4300萬元。2005年後,公司業績逐漸下滑,虧損嚴重,2007年破產。這樣的中型企業,從巔峰走向衰落,探究其原因,不排除市場同類產品價格下降、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客觀變化。但是,內部管理混亂是根本原因。稅務部門檢查中發現,該企業產品成本費用核算不準確,浪費現象嚴重,存貨的采購、驗收、入庫、領用、保管不規範。歸根結底,問題是缺乏壹個良好的內部控制系統。這裏我們主要介紹庫存的管理:
1.董事長常年在外,物資采購由董事長親自把關。材料到達倉庫後,庫管員根據實際收到的材料數量和品種進行入庫,但實際采購數量和品種庫管員無法掌握,也沒有合同等相關資料。財務賬目沒有及時入賬,會計自行估價。幾個月的發票,有的甚至壹年多才回來。發票數量與實際入庫數量不符,且未進行核對,導致材料成本不準確,有高有低。
2.期末,倉庫保管員自己盤點。如果盤點的結果和財務核對不壹致,他不會去找原因,也不會去處理,讓盤點流於形式。
3.沒有標準化的材料收集系統,車間將在生產中使用它們時接收它們。沒有計劃,多領人不辦理退庫手續。生產中的廢料隨處可見,帶走就帶走,浪費嚴重。
個案分析
從企業失敗的原因來看:
第壹,企業基本沒有內控制度,更談不上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的合理性。在內部控制中,非常有必要規範單位法定代表人和高級管理人員對實物資產處置的授權和審批制度。對重大資產處置事項,必須經集體決策批準,不能為單位負責人試圖說了算設置制度障礙。
二是企業沒有對入庫存貨的質量和數量進行驗收,不了解采購存貨的要求。沒有建立庫存保管制度,倉儲部門會隨意調整庫存結果。
采購人員應及時向倉儲部門提供所采購物資的基本信息,倉儲部門收到物資後,根據實際收到的數量填寫物資入庫單。登記庫存臺帳,隨時註意材料發票的到貨情況。
三是沒有規範的物資收集統計制度,沒有定額管理制度。材料的消耗完全取決於生產工人的意識。我們應該細化控制過程,改進控制方法。我們知道,公司實物資產的取得和使用是多個部門* * *同采購部負責,驗收部負責驗收,會計部負責核算,使用部門負責運營和日常維護。可以說實物資產的進、出、存涉及多個部門,為什麽還會出現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要麽是控制過程不完整,要麽是控制方法不起作用。如果壹個人或者幾個人想為所欲為,在制度面前根本行不通,除非他買通所有的人。
第四,存貨的確認和計量沒有標準,完全憑會計人員的經驗,直接導致企業成本不真實。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壹個有前途的企業最終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