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會計行為過程控制會計行為過程與會計過程基本屬於同壹過程,是指會計主體在會計確認、會計計量、會計記錄和會計報告中進行相關行為的過程。在這壹過程中,會計行為壹般隨會計操作的程序呈現階段性行為特征:在會計確認階段,會計主體會根據某種需要有目的地確認會計事項是否應納入現行會計制度,體現其自主性特征;在會計計量階段,會計主體在確定計量屬性以計量相關經濟業務價值時,壹般選擇自利的、能滿足行為要求的計量方法,體現其選擇性特征;在會計記錄階段,會計主體的行為主要表現在所確認的經濟活動和經濟數據能否客觀公允地記錄,會計記錄的多與少、繁與簡、準確與否對後續會計信息匯總具有至關重要的制約作用,體現了主動性特征;在會計報告階段,會計主體會披露或報告前期已經加工處理的會計信息,對管理層把握經濟運行進而做出相關決策有重要影響,對其他信息使用者也有重要影響。比如壹些上市公司或幕後經營者提前披露真實的會計信息甚至披露虛假的會計信息,使得資本市場劇烈波動,以達到控制或操縱股價的目的,所以這壹階段會計主體的行為特征。可見,整個會計過程自始至終都受到會計主體行為的影響。從會計過程中抽象出這些行為特征,實際上就形成了會計行為過程。會計過程是整個會計活動中最復雜的階段,因此對會計行為過程的控制無疑是最關鍵也是最困難的控制。對這壹過程進行有效控制,不僅可以在壹定程度上糾正會計主體在以往政策選擇中的主觀偏差,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保證會計過程的公平與公正,為未來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實有效的決策依據。
(三)會計行為控制的目的這裏的會計行為目的是指會計主體行使各種行為的最終目的,即向誰提供什麽樣的會計信息。已知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包括會計主體(因為會計具有參與決策的職能)、內部管理者和決策者,以及各級政府、財稅部門、金融機構、股權所有者和市場投資者。雖然會計信息的廣度和深度有所不同,但通過會計信息了解行業或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發展趨勢是相同的。然而,在很多情況下,同壹會計信息提供者的需求方收到的會計信息卻大相徑庭,甚至大相徑庭。比如,壹些企業在向財稅部門呈現的會計報表中利潤往往很低,甚至將利潤報成虧損,以達到不納稅或少納稅的目的;但提供給銀行的會計報表中的利潤通常較高,甚至將虧損報為利潤,以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不難看出,影響會計行為目的的因素除了會計主體本身之外,來自不同層次的信息使用者和職能管理部門也越來越關鍵。因此,在控制會計行為目的時,應著眼於影響會計主體行為的內外因素,盡可能阻斷這些因素的傳導渠道,為會計主體創造壹個相對獨立、寬松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