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考試 -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的歷史沿革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的歷史沿革

南校區歷史 1907年清朝末期,在吉林的東局子成立了“農學堂”;1937年將農學堂改為“第壹國民高等學校”,校址遷往吉林的八百壟。國民黨占領吉林後,與白山的齋齋農林學校合並,該名為“吉林省立農科職業學校”;1948年5月8日,學校遷往吉林九站農業實驗場,校名改為“吉林省立農業學校”。

1949年冬,學校由九站遷至吉林市江南,改名為“吉林省立農業專門學校”;解放後第壹批學生分設農業、畜產獸醫、農田水利科,修業期限四年。在校243人,並有47人畢業。1950年增設了林業專修科,10月,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城市疏散人口,學校暫時遷到吉林省樺甸縣朝陽溝;1951年人民政府撥款,50億(當時貨幣),在吉林市郊區建立新校舍,年底校舍建成後遷回新校址;1951年12月,將“吉林省立農業專門學校”更名為“吉林省農業技術學校”,學校改制為中等專業學校。8月,林學專業合並到吉林省林業學校。

1953年,將“吉林省農業技術學校”改為“吉林省農業學校”;1954年水利專業合並到沈陽東北水利學校,隨遷教師17名,學生78名;1957年2月,通化農校並入吉林省農業學校,隨遷學生322人個部分教師,在校生達到2402人,教職工400人,其中教師190人;1958年,增設“獸醫專業”大專班並招收壹年制“社來社去”班500人,在校學生達3079人,教職工增加到654人;1959年學校增設了水產、農業氣象專業,由農、畜兩個專業抽出5個班學生,成立了特產系,獸醫專業大專班並到軍委獸醫大學;1961年,水產專業並入吉林省大賚水產學校;1962年特產系遷到左家特產學院;1963年,增設會統專業。成立了函授部,面向吉林省招生。

1964年,增設了農電專業,長春電力技工學校兩個農電班並入我校,招收“社來社去”班13個;1966年初,學校與吉林省九站農業科學研究所合並,實行以所辦學,改名為“吉林省九站農業勞動大學”設立農學系;6月,文革興起,學校遭到嚴重摧殘和破壞,停止招生,教學和科研活動被迫停止;1971年恢復招生,招收“社來社去”學生280人,學制壹年;1972年,撤消吉林省九站農業勞動大學,改名為“吉林省農業學校”;1975年,在“左傾”路線嚴重影響下,向“朝農”學習,面向基層,開門辦學。在校學生850人,教職工295人。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教育走向正規,恢復了統壹招生考試制度,促進了學校秩序的好轉;1981年,學校增設了農學、牧醫、農經、園藝、植保、蠶桑等六個專業;1983年,學校分別被吉林省政府和中***吉林市委命名為“吉林省先進單位”和“文明學校”;1985年,在校學生數達到946人,教職工401人;1987年,增設了土地利用與管理專業,並當年招收42名學生。3月,學校與雙療縣人民政府簽訂了關於進行橫向聯合、建立校外實習基地、進行科技扶貧,加速商品糧基地建設的協議。4月,召開了首次科研總結表彰大會,何維春同誌研制的治療火雞黑頭病“特效抗滴靈”,經省畜牧局主持的成果鑒定會鑒定,認為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1989年增設經濟植物、園林綠化、會計統計、鄉鎮企業管理、農副產品加工和動物飼養與加工6個新專業。

1990年1月,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農村工作會議,學校被省政府授予“育人興農,功績顯著”大型牌匾壹塊和獎金20萬元。被省政府評為“科教興農先進單位”稱號,獲得獎金7萬元;學校抽調23名教師、187名學生,組成了3個科技承包團和3個服務小分隊,分赴雙遼、通榆和國營雙遼種羊場、吉林郊區開展科教興農,農學專業師生在兩縣壹場承包開發水田22萬畝,平均每公頃產量萬斤以上,創造純經濟效益7000多萬元。

1991年,在農業部辦學水平評估檢查驗收工作中,被評為A級壹等學校;被國家教委、人事部、國家計委等五部委授予“全國職業技術教育先進單位”;被國家教委授予“科教興農先進學校”;被省政府授予“全省職業技術教育先進單位”。科教興農於“兩縣壹區”42個鄉鎮,146個村屯,***創造經濟效益46萬余元;1992年,國家教委開展全日制普通中專學校辦學水平評估活動,吉林省內***參評17所學校,我校被評為“合格學校”和“優秀學校”。經國家教委的統壹評估認定,學校被評為“全國重點中專學校”;1992年,從農村實際出發,開辦專門培養“以科技副村長和科技示範戶為重點的青年農民不包分配班”,***招收農學、牧醫兩個班70人,受到農民歡迎和好評;1994年12月,日本神內良壹援助項目在東京簽訂,確定神內吉林農業技術研修中心在吉林省農業學校建立。

1995年,在農業部和吉林省農業廳的支持下,由日本企業家神內良壹先生投資2.45億日元(合人民幣1960萬元)的“神內吉林農業技術研修中心”開始修建,4月9日破土動工,僅用了6個月的時間建成了包括中心主樓壹幢、現代化豬舍五棟、現代化溫室13棟,大型晾曬場壹個、農機修配中心壹座的基建任務,總建築面積14000平方米。10月2日舉行了“神內吉林農業技術研修中心落成典禮”;1996年7月7日,農業部洪紱曾副部長在農業廳李學勤副廳長、省農科院有關領導的陪同下,到我校視察“神內吉林農業技術研修中心”運行情況,並作了重要指示。1996年招收了“內地西藏班”,9月19日,專門為本班舉行了開學典禮。

1997年,日本農業事業團神內良壹先生、守屋淳先生在農業部洪紱曾副部長、吉林省政府商逢文副省長、吉林市政府戰月昌市長及省市各廳、局有關領導的陪同下,到校檢查“神內吉林農業技術研修中心”運行情況;10月28日,吉林省委書記張德江、副省長楊慶才等省市領導視察我校吉林省首屆村級班幹部培訓班辦學情況。3月,神內吉林農業技術研修中心第壹期培訓班開學。1998年,科研立項32項,主要有農業部科教司“九?五”重點課題1項、省科委科研立項4項。省農業廳立項2項、美國先鋒公司科研立項1項;1999年在校生達3197人,教職工328人。

2000年由原中專學校改制為高職院校,經教育廳批準並入北華大學,組建職業技術學院,繼續保留“吉林省農業學校”校名,人、財、物相對獨立;2001年,經教育廳批準,正式並入北華大學,定名為“北華大學農業技術學院”。7月13日正式舉行揭牌儀式。2002年,學院分別設置五年高職9個專業,三年制大專6個專業,在校生為2507名; 北校區歷史 1958年,在吉林省農業廳和省人委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吉林特產學院”於1958年初,將吉林省農業學校三年級在校學生中成績優良的369名撥給吉林特產學院,作為壹年級。校址為左家鎮,設經濟動物、藥草栽培、果樹園林四個專業,學制四年;1958年12月8日,舉行了“吉林特產學院首屆開學典禮”。

1961年春,吉林省委決定將吉林特產學院並入吉林農業大學,改為吉林農業大學特產學院;1966年初,吉林省委決定特產系從吉林農業大學分出,恢復吉林特產學院建制,與吉林特產研究所合並建黨委。剛從吉林農業大學分出,文革開始,學校被迫停辦。

1984年10月,籌備恢復吉林特產學院,定校名為“吉林農墾特產專科學校”,為省屬學校;1986年增設二年制專修班和三年制成人特產師資委托培養班,***招新生180人;4月2日,國家副主席,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王震視察學校並親筆題寫“吉林農墾特產專科學校”校名;1988年1月,在集安設立“吉林農墾特產專科學校集安分校”,開設“藥用植物”和“野生動物”兩個專業,學制兩年。

1990年增加中專辦學層次,除大專招生外,還招中專生152名;墾來墾去民師班100名;1990年10月,與中國人民解放軍81118部隊黨委簽訂軍校文明***建協議;1991年1月,原梨樹農場職業高中民師班遷移到學校;1992年3月,學校與舒蘭縣吉舒鎮人民政府簽訂科教興農意向書;1993年,經國家教委批準,吉林農墾特產專科學校更名為“吉林農墾特產高等專科學校”。

1997年3月、1998年3月,學校兩次與農業部簽訂師資班培訓協議書,分別選派三名和兩名學生分別到重點農業大學深造,為學校培養師資力量。1999年10月,學校向省委、農業廳呈請更改校名,由原來的“吉林農墾特產高等專科學校”更名為“吉林特產高等專科學校”,年末,有在校生2670人(大專1487人,中專1183人);2003年,學校被確定為“吉林左家特產生態觀光園”和“吉林市生態教育基地”。 2003年,根據吉林省人民政府吉函(2003)85號文件精神,吉林特產高等專科學校與北華大學農業技術學院實體合並升為本科院校,定名為“吉林農業科技學院”。

2004年3月27日,國家教育部專家組在四川對全國升本學校進行評估,學校以全票通過升本院校,校名為“吉林農業科技學院”。5月18日,教育部正式發函同意建立吉林農業科技學院。